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的分离焦虑,不能单从孩子入手,家长请设置“分离缓冲期”

2019-12-10 13:26:04孕产
本文涉及:分离焦虑,共生心理,分离缓冲幼儿园开学已经第二周了,早上带着CC和汤丸去上学,在学校门口仍然有一些家长与孩子“难分难舍”。家长们对孩子的表现各异:营造期待型:“幼儿园好好玩的!”诓骗型:“今晚爸爸妈妈第一个来接你。”赶鸭子上架型:“你再哭,我就不来接你了。

本文涉及:分离焦虑,共生心理,分离缓冲

幼儿园开学已经第二周了,早上带着CC和汤丸去上学,在学校门口仍然有一些家长与孩子“难分难舍”。

家长们对孩子的表现各异:

营造期待型:“幼儿园好好玩的!”

诓骗型:“今晚爸爸妈妈第一个来接你。”

赶鸭子上架型:“你再哭,我就不来接你了。”

狠心型:管他哭个天崩地裂,交老师手上,我自潇洒回头走...

而孩子们的表现却是一致的:根本不听家长说什么,做什么保证,一直哭个不停。

再一观察,这些家庭就是开学第一天时的那拨,他们不断重复着第一天的情景。

分离焦虑,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心理表现,宝宝哭也是正常的,这是他们表达自己情绪最直接的方式。

这种表现不单单存在于孩子身上,在家长身上也不少见。

前阵子就有一位爸爸在第一天送宝宝上幼儿园后,在车上哭得像个孩子似的而走红。

要解决分离焦虑,并不能单方面的从孩子入手,需要与父母共同努力。

《孙子·谋攻篇》有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解决分离焦虑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其来龙去脉。

01 分离焦虑的来龙去脉

宝宝的分离焦虑,一般出现在1岁以前,并在1~3岁之间到达顶峰,而家长的分离焦虑也同样产生于此时甚至更早。

宝宝的分离焦虑

如果在幼儿园生活之前,家长与孩子分离较少,那么这个顶峰不会轻易爆发,直到进幼儿园时才会表现出来。

宝宝出生后,他会逐步感知自己已经与母亲分离成两个独立个体,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玛格丽特·马勒这个感知过程细分成了三个阶段。

1个月的正常自闭心理

在刚出生到1个月龄的时候,宝宝并不能察觉到自己已经和妈妈分离,他的活动规律如同在胎盘中一样:大部分时间用来睡觉、喝奶以及排泄。

2~6个月的正常共生期

这个阶段,孩子仍然觉得自己和妈妈是一体共生的,即我就是妈妈,妈妈就是我。

同时,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也逐步展现出来:共生、全能自恋以及偏执分裂。

共生即和母亲是一体的,全能自恋即孩子认为自己这个共生体的主宰,偏执分离即孩子认为自己的意志必须被执行。

6~36个月的分离期

在分离期,孩子已经能明显意识到妈妈是另一个独立的人,这是他们最矛盾的时期,因为他们需要逐步走出正常共生期的心理特征,进入下一个阶段。

他们当然也能感知到自己是个独立的存在,但却并不知道,自己非常的弱小,仍然需要他人的帮助才能得以存活,乃至探索世界。

宝宝们比以往更依恋妈妈,但同时又十分叛逆,总是反抗妈妈的意志。

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可以观察到:

例如,宝宝刚学会抓东西,他会很高兴的、不断的使用这一个技能,此时,他的全能自恋心理发生作用了:他认为自己有一项新能力,可以再次掌控“世界”了。

然而,很快他就会变得暴躁不安,他们把手中的物品不断拿来,又不断地摔、咬,然后大声哭闹。此时,他的偏执分离发生作用了:他本以为自己可以掌控这个物品,然而现实是他只具备抓握的能力。

这种矛盾的心理冲突,会一直持续到3岁左右。

而对于妈妈,一方面他认为自己可以独立存活,另一方面,他又在挫折中发现自己离不开强大的妈妈。

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冲突,让宝宝感到心理上的不适,而妈妈就是他最大的依靠,只要妈妈离开他的身边,这份不适就会演变成为焦虑,分离焦虑,就是这样产生的。

家长的分离焦虑

孩子的分离焦虑,是心理作祟最终演变成行为习惯,而父母的分离焦虑,则是反过来的演变过程:从行为习惯演变成心理效应。

我们都知道,在宝宝1岁前,他们的需求只是为了维持生存所需,而父母则需要无条件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这个阶段,个人称之为家长的“合理溺爱期”。

当家长们习惯了用溺爱的方式对待孩子,察觉不到要随着孩子的能力发展而逐步让孩子学会独立,并改变养育方式,这份溺爱的习惯就会延长,一旦要脱离这个行为习惯,会让家长同样感到不适,这份不适同样的演变成为焦虑。

这部分家长对待孩子的时候,同样具备了共生、全能自恋和偏执分裂的性格,也就是“巨婴心理”。

所不同的是,在父母的角度而言,共生即认为孩子是自己身体的延伸,全能自恋即宝宝没了自己不行,偏执分裂即只有自己才能照料好宝宝,宝宝必须在自己的意志下生活。

其本质,在于家长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唯一,当成第一顺位精神寄托。

2岁的一一妈妈就是这样的情况,孩子一刻也离不开她,她同样一刻也离不开孩子。

她会纵容一一抚摸着自己的乳房睡觉,仅仅一口雪糕的问题就可以和爸爸大吵大闹,而离开家不到10分钟下楼去扔个垃圾,她都感到焦虑而哭泣。

她自己并没有察觉到这点,只是觉得一一的行为不是很妥当,但却在享受着一一的依恋。

02 解决分离焦虑的误区

一些家庭并不了解宝宝的分离焦虑情绪,认为孩子只要哭一会就好,回来哄一哄就好,不能太娇惯孩子。

这就产生了以下几种错误的与宝宝分离的方式:

诓骗

妈妈只是出去一会儿,马上就回来了。然而实际上,这个“一会儿”可能是一整天。

宝宝在家里、幼儿园里不断问身边的人:“妈妈怎么还没来?为什么还没来?”

慢慢的,宝宝会发现妈妈在骗他,进而演变成被遗弃的伤感或者是愤怒。

伤感,让宝宝下一次更不舍得妈妈也逐渐失去对妈妈的信任感;而愤怒,则让宝宝攻击妈妈,拒绝妈妈。

同样的,“妈妈第一个来接你”,实际上我们也无法保证我们就是第一个接孩子的家长,同样成为了诓骗。

而身边的人为了圆妈妈的谎,必须不断编造谎言让孩子平稳情绪,渐渐地孩子对周围人群的信任感也逐渐变弱,变得更不愿意上幼儿园了。

奖励/惩罚

“你乖乖上幼儿园,放学我们去买玩具”/“你再不进去,我就不要你了!”

奖励会让孩子产生期待,但却也剥夺了孩子理应获得的在幼儿园的、真实的生活体验。让孩子错误的认为:只要上幼儿园,就可以买玩具。

那么以后,孩子就学会了和家长讲条件,他们认为:上幼儿园=买新玩具。

惩罚会让孩子产生恐惧或者更加逆反,本来分离对于他们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这份恐惧或者逆反心理,让他们更加认为幼儿园是“地狱”,自然更不愿意上幼儿园。

另一个层面而言,奖励和惩罚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管理统治的手段,这就让孩子被动习得这种相处方式,并在生活中与同学、与老师、与父母进行同样的威逼利诱。

单纯分离

不顾孩子的情绪掉头就走,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式,其错误在于家长的初心。

一些家长掉头就走,是因为信任宝宝可以做到,也是信任老师能处理这样的情况。

但一些拒绝孩子的家长,其愿望是快点把宝宝放下,我就轻松了、解脱了、自由了!

同样的行为,前者是基于信任,后者是基于甩包袱,只是为了和孩子分开而分开。

这类型的弊端在幼儿园里会充分体现:因为妈妈对孩子冷漠,孩子同样习得冷漠,他们难以与他人相处,适应幼儿园生活。

在一个陌生环境里,没有朋友,拒绝所有人,孩子自然感受不到幼儿园里的快乐,还能愿意上学反而是病态的心理。

03 解决分离焦虑,分离缓冲是关键

在了解了分离焦虑的由来,以及其解决的误区的这不行那不行后,我们仿佛“无路可走”。

那么我们要解决分离焦虑应该要怎么做?解决分离焦虑,设置分离缓冲是关键。

给予孩子信任,善用登门槛效应

情绪是会蔓延的,家长的焦虑同样会蔓延到孩子身上,让他们本应正常的表现变得病态,最终互相折磨。

“他是那么弱小,怎么能...”这是焦虑的家长心里常想的句式。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中的强大,他们处于一生中学习能力最强悍的阶段。如果仍然不能信任孩子,不妨使用著名的登门槛效应进行辅助。

这点,从生活中的点滴就能做起,例如担心孩子学走时摔倒的家长,不妨设置一个安全区,让孩子尝试独自走过这个安全区。

登门槛效应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弗雷瑟,于1966年在做“无压力屈从——登门槛技术”的现场实验中提出的。

实验者分别到两个居民区,劝说居民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他们来到第一个居民区后,直接向人们提出了这个要求,结果仅仅只有17%的居民接受了他们的要求。

随后,实验者又来到第二个居民区,召集所有的居民,让他们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个要求很容易办到,几乎所有的居民都照办了。

几周后,实验者再次来到这个小区,向他们提出竖立标语牌的要求,结果竟有55%的居民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设置好儿童的分离缓冲期

说起来长篇大论,实际上这太简单了:给予孩子明确的目标,用具体的转化掉模糊的概念。

“一会儿就回来”,那么一会儿是多久呢?10分钟?1天?毫无目标的等待,只会让孩子更加焦虑。

首先,说出孩子的真实感受:“宝宝想妈妈了对吗?“

然后,缓和孩子认为自己被抛弃的心理:”妈妈知道,妈妈很爱宝宝。”

最后,给出明确时间标记,用孩子能理解的话去说:“在幼儿园睡完午觉,起来吃个甜点,妈妈就来接你了。”

在告知孩子后,不妨和孩子来一次角色互换,给宝宝来一次练习。

回家后,巩固孩子的安全感

宝宝焦虑,是认为自己被抛弃,失去了心中依赖的安全岛。

在回家后,我们要巩固好孩子的安全感,加深孩子对我们离开的信任,也加深孩子对“我自己能行”的自信。

在接到宝宝后,用积极乐观的情绪于孩子讨论妈妈离开时间里,他身边发生了什么开心的事情。

回家后多和宝宝玩耍、做游戏,多鼓励夸奖宝宝,这样宝宝渐渐就不会把与妈妈的短暂分离当成一件焦虑,难过的事情。

而同样,对于家长而言,也是在巩固自己对孩子的信任感以及缓和自己的焦虑,家长能通过孩子的变化明白“他不是没有我不行,他是个很强的孩子”。

淅爸有话说:孩子的分离焦虑,不能单一从孩子入手,情绪具有传导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