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4岁比1岁时更离不开妈妈?分离焦虑和年龄有关,家长要注意

2019-12-09 22:00:04孕产
刚开学没多久,育儿群已经炸开了锅,很多家长的问题都是孩子刚上幼儿园要么哭要么生病,每天送孩子上学比上班难太多。就在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有个妈妈弱弱的来了一句:“我女儿4岁,已经上了一年幼儿园,之前都好好的,突然闹着不去幼儿园了,有宝妈情况一样吗?

刚开学没多久,育儿群已经炸开了锅,很多家长的问题都是孩子刚上幼儿园要么哭要么生病,每天送孩子上学比上班难太多。

就在大家讨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有个妈妈弱弱的来了一句:“我女儿4岁,已经上了一年幼儿园,之前都好好的,突然闹着不去幼儿园了,有宝妈情况一样吗?”

信息刚发出来,就有宝妈跟着说:“我家孩子也一样,都不知道咋回事。”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分离焦虑一般发生在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等孩子习惯了上学,肯定不会再闹着不去了。岂不知孩子6岁以前都会出现分离焦虑,而且各个年龄段出现分离焦虑的原因不同。

分离焦虑在0-1岁

案例一:女儿9个多月时,妈妈要去上班,由奶奶接手照顾。白天妈妈不在的时候,孩子玩一会儿就哭。晚上妈妈在家的时候,孩子总怕妈妈离开,之前会在垫子上爬来爬去,现在总是让妈妈抱,不抱就哭。

案例分析:刚出生的婴儿在妈妈的肚子里生活了9个多月,出生以后的世界跟以前生活的世界差别很大。随着他们在内心认定谁是妈妈,谁是最爱自己的人,跟谁在一起最安全最快乐,他们就会变得害怕离开那个人。这个用来熟悉家人的时间在孩子出生后的9个月左右。

孩子在9个月大之前,还不能很好地表达对依恋对象的需要。从第9个月开始,这种意识会苏醒过来。

孩子心智的发展使他能够明确地辨别陌生人和亲人,对亲人的依恋会变得强烈起来。在这个时候,如果改变了孩子旧有的模式(由妈妈照顾),变成每天和奶奶或者外婆在一起,这种感觉肯定和妈妈照顾时不一样。

加上孩子天然的对母亲的情感需求,所以在母亲离开孩子较长时间后,孩子肯定会感觉到痛苦和焦虑,害怕母亲又要离开,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如果妈妈必须要上班,就要坚定地离开孩子,在离别时不要过多地跟孩子纠缠。在孩子缠着妈妈不放时,妈妈不要急于将孩子推开,而是要先把心情调整平静,好好抱一抱孩子,给奶奶使个眼色,把孩子递给她,然后转身离开。

奶奶抱过孩子应立刻转身回到房间,引导孩子去玩,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好转。即便还会哭,也是一种行为习惯的的表现,不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

分离焦虑在1-2岁

案例二:孩子1岁3个月,没有很强烈的分离焦虑。早上妈妈离家上班,老人可以从妈妈手中接手抱过孩子,虽然孩子会有些不高兴,但也没有哭,妈妈也一直坚持准时回家。白天在家的时候,孩子经常会想妈妈想到哭。妈妈也一直不敢在白天的时候给家里打电话,因为曾经发生过在外出差时给家打电话,孩子听见后大哭的事。不知道打电话回家是否能够缓解孩子对妈妈的思念?

案例分析:1岁多的孩子,正处于探索自己的肢体和周围环境的时期,如果内心没有恐慌和焦虑,他们会一刻不停地探索。因此,分离焦虑会减轻一些。

案例中的孩子在跟着其他看护人的时候,情绪依然不稳定,会思念妈妈,说明孩子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索中。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家长没有向孩子介绍如何探索物质,使孩子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成人身上,这样,成人的所有行动都会引起孩子的注意,而这些变化又是孩子无法理解和把握的。因此,成人的每一个变化都会引起孩子的焦虑,这就相当于孩子在练习焦虑。

第二,家长对自己离开时孩子的哭感到特别难过,也就是很怕孩子哭,于是想尽办法使孩子不哭,结果造成孩子注意离别,导致孩子在每次离别时哭得更厉害,这叫作唤醒。

第三,孩子天生感情丰富,就像有些孩子在智力方面是天才一样,而有些孩子在情感方面是天才。

案例中的妈妈每天准时上下班,这样孩子会形成习惯性认知,即便在妈妈离开时仍然会哭,内心也不会过于痛苦。另外,如果妈妈每天都上班,就没有必要在白天打电话回家,否则会把孩子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妈妈离开了”这件事上。

孩子每天的接送仪式是一种过强的秩序敏感的表现,对这一点成人不必太在意。孩子的这种仪式并不代表对妈妈过于思念,只是一种模式而已。

1岁多的孩子正处于永久客体(认为即使自己看不见物体也是存在的)发展时期,即妈妈和爸爸不在眼前,但孩子知道他们在某处。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形象已经留存在大脑中,但孩子还不能理解,自己大脑中出现的形象和真实的爸爸妈妈的差别,为什么爸爸妈妈在,但却找不到。

当孩子的脑海中浮现出爸爸妈妈的形象时,就会叫爸爸妈妈。这时,如果成人把孩子的呼唤理解为内心出现了焦虑,成人本身就会焦虑,就会做一些焦虑的事情,比如不断打电话、回到家更多地和孩子亲热等,这些都会造成孩子不习惯家长不在身边的生活。

孩子要成长,就必然要适应世界、适应生活。成年人要用平和阳光的心情来面对孩子在分离时的哭闹,用游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在家里给孩子准备一个工作区非常有必要,母亲离开后,家里的老人可以对孩子进行工作或游戏引领,让孩子每天生活在快乐的游戏之中。渐渐地,孩子内心就不会承受着等待的熬煎了。

分离焦虑在2-3岁

案例三:儿子2岁了,因为妈妈要上班,在家没人照顾,就把孩子送去姥姥家,早上送去,晚上接回来。 孩子每天早上都哭,有时候会哭半个小时,有时候会抱着妈妈不撒手,妈妈也心疼,看着孩子哭,又会多陪了孩子一会。

案例分析:2岁是孩子分离焦虑最严重的时候,因为孩子的大脑中已经形成了母亲的固定形象,又无法很好地理解母亲不在自己身边时的状况,母亲的形象会一直萦绕在孩子心中,因此,这个年龄的孩子一般比较不好应对。

与1岁孩子相比,2岁孩子力量更大、智慧更高,对家长看得更紧,哭起来更加厉害,但是当孩子在非习惯化分离时感到痛苦,是正常的,家长不必太担心。

案例中孩子妈妈上班时孩子哭的很厉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母亲表达心痛和过于强化忧伤的行为影响到了孩子;二是,在姥姥家发生过令孩子害怕的事情。

这时妈妈要了解孩子在姥姥家每天的生活状态,是不是太无聊或者老人干涉过多,让孩子不愉快,或者是姥姥和姥爷之间有冲突吵闹过。如果有这些情况,妈妈要和老人沟通说明。

再就是,妈妈去送孩子的时候,要表现得大大咧咧一些。在路上把东西收拾好,高高兴兴地和孩子聊天,讲一些孩子爱听的故事,控制自己担心孩子哭的心理。如果孩子哭了,就好好抱一抱他。

事先跟姥姥家联系好,到了之后,把孩子立刻交给老人,说再见之后立刻离去,不要回头。临上车时,再笑着说一次再见。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心软不敢走,这样只会强化孩子焦虑的情绪,妈妈走时会闹的更凶。

在孩子想妈妈的时候,老人可以安抚,同时一定设计游戏和玩玩具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妈妈也可以把自己常用的物品给孩子,作为自己的替代物,让孩子在想妈妈时可以抱着它。千万不要用同情或者可怜的表情看着孩子,这样会强化孩子的负面情绪。

案例四:女儿刚上幼儿园,入园之前,家长曾带她到园里参观过很多次,女儿说很喜欢这个幼儿园。正式入园后,每天早上爸爸送孩子上学,下午爸妈一起接孩子放学,前两周非常顺利,孩子没怎么哭。 到了第二周,爸爸单独去接了几天,孩子开始说“明天我不去幼儿园了”。问她为什么,她就说“我想妈妈”,然后就委屈地哭起来。每次去幼儿园爸爸要在外面陪好久直到孩子被老师抱进去。

案例分析:孩子都是有自我保护本能的,孩子哭泣不舍是即将离开保护人的正常反应。

案例中的父母太关注孩子的不良情绪,孩子稍微撇一下嘴还没哭出来时,家长已经在想办法了。这会让孩子发现表达不良情绪非常有力量,而且在这方面获得了良好的自我效能认知,这会让孩子变着法儿地使用这种能力。

所以家长首先得反思自己的做法,在孩子酝酿不良情绪时,可以用快乐的方式来冲淡孩子的忧伤而不是设想孩子哭了怎么办。比如在孩子撇嘴时,快乐地说:“看,外边的树上有两只鸟,那一只是这一只的妈妈。”一般在这时,孩子的嘴角已经不撇了。

因此,要把环境的氛围营造成快乐的、阳光的,即便孩子说不想去幼儿园也没什么,可能在一年之内她都会这样叨叨,这并不等于上了幼儿园会给她带来伤害。只要幼儿园的环境不会伤害孩子,就要坚定果断地把孩子送去。

再就是与孩子离别时,越坚定地离开对孩子越好,最不可取的就是陪着孩子在幼儿园门外熬着。其实在徘徊的这段时间,孩子在内心中不断地用假想在排斥着幼儿园,对父亲或者母亲将要离开感到焦虑。这等于在强化离别的痛苦,对孩子是最不利的。

分离焦虑在4-5岁

案例五:女儿4岁多,爸爸上周一出差,走得很急。平常都是爸爸去接女儿,那天换妈妈去接。刚见到妈妈,孩子还很高兴。后来问爸爸去哪儿了,妈妈说出差了,孩子就一下子哭起来。妈妈安抚她说,爸爸过两天就回来,明天妈妈带你去秋游。孩子说,要爸爸现在就回来。妈妈说今天回不来,过两天才回来。孩子晚上哭了好几次,要爸爸。第二天秋游兴致也不高,中间说了好几次想爸爸,只是没哭出来。晚上回来又哭了,直到爸爸回来才好。

案例分析:有家长会疑惑:孩子到了4岁后,分离焦虑怎么更严重了?确实会这样,因为孩子到了4岁后会出现一种状态,那就是“煽情期”。

以前孩子一旦痛苦和伤心就会哭,父母一看到孩子哭就会选择让步,因此,孩子就会反复利用哭来获得利益。在4岁之前,这些行为都是反射性的,没有上升到有意识的探索层面。

但是到了4岁之后,孩子就会开始练习智慧地使用情绪和情感,这种状态如果发生在与亲人分离时,就会产生看似严重的分离焦虑。

案例中的女孩正好到了能够利用自己的情感和智慧来表达需求的年龄,爸爸的出差唤醒了孩子关于离别的担心,这种情况其实不是过分依恋造成的分离焦虑,只是一种情感和爱的表达方式。

4岁的孩子已经能够承受住哭泣,不会把自己哭坏,所以父母只要跟孩子共情即可。孩子想念爸爸,很爱爸爸,这种情感妈妈能理解。妈妈可以对孩子讲述自己的经验,比如当爸爸和孩子不在时,妈妈也非常想念,如果想念得太厉害了,也会哭的。

当孩子觉得妈妈成了她的知己,就会不再感到孤独,转而跟妈妈建立友好的关系。孩子思念亲人,并且用哭和不快乐去表达这种思念,是人类正常的感情,需要成人认识和理解他们。

关于分离,家长还应该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不要把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当作问题,这只是表明他们还没有学会控制而已。其实人类的亲情是不需要控制的,只需要与孩子去分享和共情。

第二,在孩子说想爸爸时,母亲要看着孩子,告诉她:我也很想念爸爸。然后跟孩子一起去为爸爸做点什么,教会孩子用富有建设性的方式去思念亲人。

第三,不要否认和嘲笑孩子的情感,要向孩子展示开朗的心态,引领孩子摆脱忧伤的心境。不要用语言告诉他们“不要伤心,不要哭”,那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更可怜,从而哭得更厉害。

李跃儿老师在《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0-7岁教养困惑90问》中提到:“儿童有一种天性-只要条件允许,他们会一刻不停地朝着独立的方向迈进。因此,孩子的本性并不是不能分离。当孩子对分离感到过于痛苦时,可能是因为大人破坏了他们独处的习惯,没有给他们建立依恋他人的认知。”因此,家长不必为孩子出现分离焦虑感到担心,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父母采取合适的办法去帮助孩子即可。

end

参考材料:李跃儿《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0-7岁教养困惑9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