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1岁幼儿比5岁孩子更会说谎话?撒谎成因和年龄有关,家长要注意

2022-01-21 04:48:50孕产
前两天发了一篇4岁孩子撒谎家长如何帮助的文章,后台有几位读者私信我,有说自家孩子两岁就有撒谎的问题,也有说孩子5岁还撒谎,不知道怎么管教好。李跃儿老师在《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0-7岁教养困惑90问》中提出:撒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也是一种正常而普遍的心理现象。

前两天发了一篇4岁孩子撒谎家长如何帮助的文章,后台有几位读者私信我,有说自家孩子两岁就有撒谎的问题,也有说孩子5岁还撒谎,不知道怎么管教好。

李跃儿老师在《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0-7岁教养困惑90问》中提出:撒谎,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也是一种正常而普遍的心理现象。

父母不要觉得孩子撒谎是个恶习。因为大部分孩子撒谎很少出于恶意,之所以撒谎,可能是由于记忆的失真或想象上的错误,而说出了与事实不相符的话,也可能是家长严厉的态度吓到了孩子或是成长过程中孩子没有得到充足的爱......

孩子撒谎的成因很多,而且随着年龄段的不同,撒谎的原因也不尽相同,父母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撒谎,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解决撒谎的问题。

一、孩子撒谎在0-2岁

案例1:男孩一岁半,最近一段时间,妈妈在训练孩子撒尿前提醒。一开始,他能听明白,也能照做,但因为年龄太小,有时候就忘记了。姥姥为了加深孩子的记忆,就对着他尿湿的地方问他:“你看这是谁拉的尿尿?是你的吗?”但是姥姥说过几次之后,再有人问孩子这是谁做的,他不说是自己,全赖给别人。

案例分析:0-2岁并不是孩子出现撒谎问题的时期,这时孩子有撒谎行为,说明孩子的成长环境有了问题,孩子的撒谎是为了保护自己。

这种情况下,成人首先应该反思自己的哪些行为和做法逼得孩子要用撒谎的方式进行自我保护。

案例中的情况就是,孩子才1岁半,括约肌发育还没有达到能够控制大小便的程度。这时,成人用语言的方式给孩子进行排便训练,处于顺从期的孩子只能顺从,他无法告诉成人他现在的状态达不到成人的要求。

当孩子违背了成人的要求时,成人会对孩子有所表示,也让孩子感觉到了自己的失败,于是孩子会觉得自己不是好孩子,无法取悦成人,就会产生自卑心理。或者孩子会违反自然的规律,把精力和心智全部用于控制自己的排便,以达到成人的要求,导致将来会在心理方面出现感受障碍。

因此,案例中孩子的撒谎行为其实不是撒谎,而是无法达到妈妈的要求造成的。要知道孩子如果发现自己做错事后会受到令自己受伤或不愉快的待遇,他就会用撒谎来保护自己。

1岁半的孩子出现撒谎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孩子智商比较高,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生活的环境比较差,精神感受时常处于紧张状态。

当孩子出现某种家长不理解的状态时,不要先给孩子扣一顶帽子,应该抱着科学的态度去查阅相关的资料,首先要搞清楚是自己错了还是孩子错了,否则自己错误的认识会给发展中的孩子带来伤害。

任何一个养育者都必须先了解被养育者,才能对被养育者实行养育。所以,父母要先学习养育孩子的基本常识,才能决定按照什么样的方式去改造孩子。否则最好顺其自然,不要对孩子进行太多的干涉。

二、孩子撒谎在2-4岁

案例2:女儿最近经常撒谎,被妈妈逮住了好几回。

(1)妈妈去幼儿园接孩子,问老师孩子吃饭怎样,老师说喜欢吃的东西自己吃了,不喜欢吃的需要喂。后来妈妈问女儿吃饭咋样,女儿说自己全吃完了,而且是气定神闲的语气。

(2)有天早上起床,妈妈发现孩子尿床了,于是对孩子说:“看你,又尿床了。”后来,妈妈告诉姥姥:“她昨晚尿床了,我没时间换床单,你有空换一下。”孩子在旁边纠正说:“不是尿,是洒水车洒的的水。”

妈妈想不通孩子为什么撒谎,平时也没训斥过她,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她不要撒谎。

案例分析:2-4岁的孩子还没有建构起有关自我能力使用方向的道德判断力,但是心中开始出现一些自我想象,觉得事情就是自己想的那样,我们不能称孩子这一行为是撒谎。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会通过想象描述自己成功完成某件事情的过程,但其实这件事他们根本没做到,他们会把自己说成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样子。

例如案例中事件(1),妈妈非常重视孩子有没有被喂饭,虽然妈妈没有批评孩子,但孩子能够感觉到。孩子可能挑食,有的食物不吃,被别人逼着喂也许能吃几口,但是妈妈又不喜欢孩子这一行为。在孩子心目中,自己吃饭就成了理想的自我形象,当孩子无法实现这一理想时,就会用想象实现它。

于是,孩子在给家长描述时,为了让妈妈高兴,就将那个想象中的完美形象描述出来。这时,母亲即使知道孩子说谎,也不能揭穿孩子,反而应该真诚地祝贺孩子,相信孩子描述的情形是孩子想要达到的,那么孩子自然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因此,案例中孩子的这种撒谎其实不是有意撒谎,而是在表达一种愿望,在成人的认可之下,孩子会偷偷地朝着这个愿望提升自己,期望有一天真的会实现自己的愿望。父母一定要理解孩子,给孩子这种心理的自由,不要按撒谎处理。

事件(2)的情况和(1)是一样的,因为孩子尿床时,妈妈的态度非同一般,虽然没有直接批评,但是妈妈说“看你,又尿床了”这句话时的态度和观点非常明显。

没有哪个孩子会故意尿床,孩子明确地感受到母亲的态度后,又无法控制自己。更糟糕的是,母亲竟然当着孩子的面对其他人说孩子尿床了。在这样严重窘迫的情况下,一个不到4岁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呢?他又不知道如何阻止母亲,羞愧难当之下,撒谎是最好的办法。

这时妈妈应该坚决地站在孩子一边,和孩子一起将自卑感打倒,然后真诚地帮助孩子解决尿床的问题,让孩子不再为尿床感到羞愧。

当孩子出现坏习惯时,父母不要只看到事件的表面,更要看到事件背后孩子的心理状态,而孩子的心理更需要得到精心的保护。如果孩子感觉到无助和羞愧,家长就要给孩子信心,和孩子一起正面商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孩子尿床时,父母应该怎么做,前不久报道的黄磊在女儿尿床后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

三、孩子撒谎在4-5岁

案例3:女儿放学回来后,从袜子里拿出来一个小发卡。妈妈问哪儿来的,她说老师给的。后来,她看妈妈不信又说:“我逗你玩儿呢,是果果的,我从地上捡的,她看见了,说可以给我。”妈妈不知道真假,但是晚上女儿不敢戴着发卡找果果玩了。妈妈担心孩子会养成撒谎和偷拿东西的坏习惯,但又不知该如何引导才能真正帮助女儿。

案例分析:4岁左右的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是正常现象。当孩子的心智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发现自己想的别人并不知道,自己知道的事情,也可以通过智慧不让别人知道。

于是,孩子就开始探索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与别人了解程度之间的关系。这种探索有两个途径:

一个是撒谎,讲一些事件来试探别人是否会相信。如果别人相信了,孩子就会获得极大的愉悦感,这种成功不需要付出艰辛的过程,并且编造情节的想象过程也能使孩子获得精神满足。

孩子的心智发展到这一阶段,会出现一个撒谎期,一般这个时期出现在4-5岁之间,此时的撒谎是蓄意的撒谎,其目的就是探索别人的心智,这也是自我效能认知的一条通道。

另一个探索途径是偷盗。孩子3岁之后心智发展到一定程度,发现自己在做某些事情时,只要使用技巧,想办法不让别人发现,别人就不知道,于是会持续地去试验自己这项能力。偷拿别人的东西能非常快速地实现孩子的这一愿望。

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家长应将其理解为探索行为,给孩子一点获得成功的机会,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然后再为孩子建构价值观和道德观。

因此,在孩子出现这些现象早期,家长最好不动声色,不要进行直接的道德教育。如果孩子偷拿别人的东西被发现了,就和孩子一起把东西还给别人,不要做太多的评价。

只要家庭环境不恶劣,家长没有对孩子管教过严,也没有在管教孩子时情绪不佳,那么过一段时间后孩子的不良行为就会逐渐消失。

四、孩子撒谎在5-6岁

案例4:孩子不喜欢刷牙,每次妈妈问他,都说刷了,一开始妈妈没在意,后来发现孩子很明显说谎,妈妈很纠结,总是在揭穿孩子和假装没看见之间摇摆不定。现在孩子5岁了,妈妈再说他没刷牙,孩子会反问“你怎么知道我没刷?”如果妈妈拿出证据,孩子就哭,说妈妈怎么这样。

但是,有时候妈妈会以做游戏的方式召唤孩子刷牙,比如唱着歌邀请他:“我已经挤好牙膏了,谁和我一起刷牙呀”,孩子就会飞奔过来。但是,如果没人陪,让他自己单独行动,就会出现前面的情形。

案例分析:孩子到了5岁之后,撒谎行为会逐渐消失。但是如果在5岁之前孩子撒谎时父母没有正确引导,那么他还是会用恰当的谎言来保护自己。尤其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开始懂事,感觉不到信任,也会促使孩子撒谎。

案例中妈妈的行为给孩子的感觉就是不信任,这类行为会给孩子留下一个固定的概念,认为人们是不容易互相信任的,连自己的妈妈都不相信自己,在某些事情上必须反复考证、逼问才能相信。

因此,孩子在那些被逼问的事情上就不会认真自主地去做,而家长为了纠正孩子的毛病,又偏偏要求孩子认真完成这些事情,矛盾升级就不只是撒谎的问题了,还会影响亲子关系。

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某项生活习惯时,一定要让孩子感到这件事容易做到并且喜欢去做。案例中妈妈可以继续用唱歌游戏的方式带孩子刷牙,直到孩子不需要家长陪的时候。

如果家长理解孩子的需求,就会发现,天生爱撒谎、想故意欺骗别人的孩子并不多。只要家长学会了正确地爱孩子,孩子就不需要持续地撒谎。

end

参考材料:李跃儿《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0-7岁教养困惑90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