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遇见问题让孩子自我解决,运用ICPS培养社会能力,才能助子成龙

2020-01-28 23:26:03孕产
家长帮解决争端虽好,却会害了娃,现在用IPCS培养社会能力还不晚遇见问题让孩子自我解决,运用ICPS培养社会能力,才能助子成龙

文|小鱼奶爸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当代社会,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成了家长和孩子们竞争的主力战场,可有些最重要的东西,反倒被遗忘了。

就比如几个月前的17岁跳桥少年,以及众多经受不住考试低分数、来自老师和家长的责骂,而选择结束生命的孩子们,他们的“玻璃心”,应当唤起人们长久以来缺失的关注。

我们常教导孩子将重心放在学习上,却忽略了逆商以及社会能力的培养。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生活在群体当中,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假若脱离了社会关系 ,个体必死无疑。

这是人类的本质,孩子成长后终归要走入社会。哪怕再怎么逃离,也会处在一个小团体里,无人可免。

身在集体,难免会遇到各种冲突以及无法满足的欲求,这种考验从小就开始了。

也许是3岁时和邻居家小孩抢玩具,落于下风从而嚎啕大哭;

也许是青春期因奇装异服和父母爆发争吵;

也许是职场中遇到种种不如意……

面对同样的难题,不同人的处理方式也大相径庭,有人冷静思考后选择泰然处之,也有人困囿其中不得解放,选择放弃生命。

而这种面对冲突的处理方式,需要父母从小给孩子培养社会能力,越早越受益。

一个人的思维,如果能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相较于那些不知所措的人来说,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

01何为“社会能力”?

美国的一位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亚拉尼大学心理学教授默娜·R.舒尔,在她的《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一书中写道:

我们不应该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或者他们应该如何做,而是应该通过鼓励孩子去思考,来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所谓社会能力,指的就是孩子与人相处以及解决其中争端的能力,这是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必不可缺的。

往简单了说,社会能力更像是一种思考方式,思考如何合理解决与他人的争端问题。

大部分时候,这个角色由家长充当,当他们看见孩子卷入纷争,第一反应就是挺身而出。

家长帮忙解决争端虽好,实质上却会害了娃,不利于社会能力的培养,何况,他们的做法往往也都存在各种问题。

就拿孩子争抢玩具来举例,家长们通常的做法有如下几种:

①放任自流型:随孩子吵闹,想着他长大后自然就懂了。

②强权控制型:命令孩子马上交出玩具,还给他人。

③转移注意力型:利用其他玩具的诱惑力,来贿赂孩子放弃手中的玩具。

④培养型:通过启发式的提问,让孩子自己意识到其中的错误。

很显然,第4种解决方式才是最可取的,孩子从中获得了自己的理解。

舒尔博士称其为“我能解决问题”(I Can Problem Solve,简称ICPS),目前已经实践了30多年,很多家长对其给出了正面评价。

遇到问题,应当让孩子自我解决,才是负责任的态度,才能助子成龙,现在用IPCS培养社会能力还不晚。

02如何运用ICPS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道理所有人都知道,但大多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不小心“越俎代庖”,直接帮孩子解决问题。

这样的家长要么过于强势,希望孩子按照自己铺的路走下去,要么过于慈祥,自愿为孩子奋斗和承担一生。

前者也好后者也罢,都称不上是真爱孩子,如果每次都能得到现成的鱼,还有谁会煞费苦心去学习钓鱼?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多半都成为了毫无主见的啃老一族,甚至是妈宝男,脱离了家庭便一事无成、不知所措。

因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家长需要做到以下这些:

第一步:教孩子找到问题根源

大部分父母都认为孩子还小,缺乏面对风浪的能力,便选择站在前面替孩子承担。

美好的愿景是,孩子一旦长大,遇到问题的解决问题也会随之成长。

但现实往往是,没有亲自经受过这个过程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事实上,孩子到了4岁,就能在父母的引导和帮助下,思考和解决问题了。

但父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直接教孩子应当如何解决问题,而要教他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而后针对性地思考解决方案。

孩子经历这样一个步骤,自然也就能理解使用某种解决方式的原因是什么。

思维的形成远比经验的总结要来得快速有效,这是父母应当认识到的问题。

第二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日本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项研究:把一组不同人表情的图片给小学各年级的孩子识别,其中大部调皮捣蛋的孩子,都无法正确识别图片中人物的表情。

可知,那些不善于表达自我感受的人,通常也很难理解他人表现出的感受。

对于低龄孩子而言,使用较为高频的描述词有:开心、伤心、生气、骄傲和沮丧,这就已经能描述出日常的情绪需求。

▼具体做法:

①在孩子看动画片时训练: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小羊被抓了之后,同伴们的心情应当是怎样的?

②在给孩子讲故事或绘本时:引导孩子走入故事中人物的内心,询问他此时应当是何种感受。

③生活中不同场景的分析:比如遇见有人打架斗殴,孩子会感受到什么,遇见互助事件,孩子是否会感到温暖等。

通过这些训练,让孩子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有利于同理心的形成。

孩子以后若是再撒泼吵闹,父母完全可以这样说:“你现在这样无理取闹,妈妈很生气”。

引发孩子的共情反应后,他可能会主动意识到现在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从而寻求改正。

仍然拿跟小朋友抢玩具这件事来举例,父母可以这样引导:“你抢了小朋友的玩具,你觉得如果是你,现在会是什么心情呢?”

所有的这些训练,在孩子萌发意识后就可以开始,越早越容易种下种子。

第三步:寻求多种解决方式

在引导孩子寻求解决方式的时候,也要注重思维的多元化和扩散性,尽量能思考出多种方案。

孩子思考的过程中,父母也可以在一旁进行鼓励。

通常较为有效的方式是,通过玩偶、画画或是角色扮演,思考合理的解决方案。

♥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家长向孩子提问)

♥可以怎么办?(鼓励孩子多元化的想法)

♥记录下想到的方法。(将线索具体化)

♥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案。

♥若不奏效,更换其他的方式。

最后可以进行归纳总结,为下次遇到类似问题做准备。而那些经尝试后觉得不妥的,可以用笔轻轻划掉,以免下次多走弯路。

第四步:预估每一个方案的后果

有了基础构想之后,需要进行具体实施,父母要教会孩子预估每种不同方案可能导致的后果。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对问题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以及选择出其中最为合理的方案。

比如和其他孩子抢玩具的问题,如果孩子打了,你可以问:如果对方受伤了,怎么办?

给这个问题进行一个具体复盘:

妈妈:我刚才看到你抢了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怎么回事?(提出问题所在)

孩子:是他抢我的,我抢回来的。

妈妈:你为什么要抢回来呢?

孩子:这是我的玩具,他玩了很久了,我也想玩。

妈妈:那你如果抢回来,小朋友会有什么感受呢?

孩子:会生气,再抢回去。(可能的后果)

妈妈:有什么别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思维多元化)

孩子:请他还给我。

妈妈:他不同意呢?

孩子:用我其他的玩具跟他交换。

这个过程中,孩子最后的解决方案,是在妈妈的一步步引导下,自己思考出来的。

03练习“我能解决问题”的注意事项:

1)辅助以字词游戏

比如是的/不是、和/或者、之前/之后……等等诸如此类的词,父母可以有意识地教宝宝使用。

跟随循序渐进的脚步,还能慢慢增加词汇量,以此建立孩子对不同思维模式的区分和理解。

通过这样的游戏方式,宝宝的表达能力也能更上一层楼。

2)使用专门的记事本

将孩子遇到问题的解决方式,以及思考过程记录下来。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个步骤看似无关紧要,却是整个过程的浓缩精华和总结,不可或缺。

3)注意引导语气

一般而言,引导多采用提问的形式,而不要直接肯定地告诉孩子答案。

另外,在没有实践之前,父母尽量别批判孩子的解决方案,尝试到失败孩子才会记在心里。

教育孩子任重而道远,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个教会了就能一劳永逸的事,值得家长们下功夫。

二胎奶爸一枚,擅长儿童心理和教育领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