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被打要不要打回去?教他“ICPS”技巧,不打不骂解决冲突

2019-11-05 01:00:06孕产
下班时路过实验幼儿园,碰到一个接孩子的妈妈正在数落自己的儿子:“他打你,你就不会打回去吗?……他个子比你高?打不过你就告诉老师啊,看他还敢?”妈妈很气愤,脸上的表情很夸张。被妈妈牵在手里的小男孩一声不吭,像做错了事一样低头走路。

下班时路过实验幼儿园,碰到一个接孩子的妈妈正在数落自己的儿子:“他打你,你就不会打回去吗?……他个子比你高?打不过你就告诉老师啊,看他还敢?”

妈妈很气愤,脸上的表情很夸张。被妈妈牵在手里的小男孩一声不吭,像做错了事一样低头走路。

又是一年开学季,又一批孩子迈进幼儿园的大门槛,融入集体生活。幼儿园跟学校不同,家长虽然不用担心孩子的成绩,但孩子能不能适应群体,会不会处理小朋友间的冲突,会不会被欺负,也让家长操碎了心。

家长为孩子操碎了心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当家长得知自家孩子被打,受了委屈吃了亏,都会心疼不已。很多家长会像上面的妈妈一样,第一反应是打回去,第二反应是找老师,甚至有少数家长会发狠,打回去回家有奖励,打不回去回家还要挨打。

可这些家长不知道的是,这两个办法都不好使。为什么呢?仔细想想就明白了。

为什么这两个办法都不好使

孩子挨打,教孩子“打回去和告诉老师”都不是上策

首先,简单粗暴教孩子打回去不可取

有些家长一听孩子被打了,激动之下就会教孩子打回去。殊不知,只要孩子智商在线,就不会甘心受人欺负,如果孩子真有优势能打得过,估计他当时就还手了。孩子之所以打不回去,一般有三个原因:一是孩子胆小懦弱,不敢还击;二是双方力量悬殊,孩子明智地逃避;三是打得不重,孩子根本没放在心上。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你一动怒可能会让胆怯的孩子更加胆怯,下次再受欺负就不敢告诉你了,怕你再发脾气;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下次孩子还手了,大概率是打不过的,这样不但孩子白挨打,还助长了打人孩子的气焰;第三种情况,本来是孩子间磕磕碰碰的小事,打回去会让矛盾升级,就更没有意义了。

所以,家长教孩子“打回去”,是没用的。

家长教孩子“打回去”,是没用的

其次,教孩子告诉老师作用也不大。

■ 现在的老师对学生的约束力太弱,起不到威慑作用

哪个老师都不喜欢爱寻衅滋事、不守纪律、麻烦不断的孩子,一般情况下老师对捣蛋的孩子也没办法。因为现在家长对幼儿园和学校要求都很高,动不动就会投诉,甚至拿发朋友圈要挟,老师根本不敢也不会去惩罚这么小的孩子,遇到事情只能说服教育。

而喜欢惹事打架的孩子,对他惩罚轻了,口头上教育教育,一般是没用的,他下次会再犯,甚至拿着老师的没辙当调皮的资本。

■ 助长打人孩子故伎重演的嚣张气焰

再长大些,打人的孩子会对打报告的孩子怀恨在心:你不是告诉老师吗?告诉老师也没用,老师顶多就说说我,还能怎么样?一旦他意识到被打的孩子拿他没法,会以胜利者的姿态变本加厉地报复:谁让你告诉老师的?那我欺负你更狠一点,直到打得你不敢告诉老师,也不敢告诉家长。

教孩子告诉老师作用也不大

这种现象在中小学里尤为明显,孩子们间的这种负面互动不断升级,会让貌似平静的校园暗流涌动。为什么校园暴力屡禁不止,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逆来顺受,以上两点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孩子挨了打,家长该怎样正确应对呢?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默娜·B·舒尔博士教给家长一套实用的方法和技巧——ICPS法。目的是通过引发孩子思考,教孩子自主解决校园里的人际冲突。

什么是“ICPS”方法

“ICPS”是 I can problem solve的英文缩写,又称“我能解决问题”,是舒尔博士在《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教孩子学会冲突和与人相处的技巧》一书中提出来的一个概念。“ICPS”的提出以舒尔博士团队研究为基础,并通过了临床证实和对孩子们的实验检验过的方法。

作者说,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在以下方面受益:在遇到人际问题时,思考该做什么;找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判断一个想法好不好;预估对方会有什么感受。

研究证实,“ICPS”方法会帮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让孩子自己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并看到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影响。具备“ICPS”能力的孩子,能更妥善地处理人际冲突,懂得体谅别人,更有群体号召力。

ICPS”方法会帮孩子学会独立思考

下面举个例子,看看什么是“ICPS”方法。

孩子在幼儿园跟小朋友抢玩具,还把人给推倒了。妈妈知道后,一般会这么跟孩子交流。

妈妈:“今天你推小朋友了?”

孩子:“嗯!”

妈妈:“为什么?”

孩子:“洋洋抢了我的玩具,还推我。”

妈妈:“那你也不能推倒她啊!打架不是好孩子,她要是再抢,你就告诉老师,记住了吗?”

这是家长常用的方法,先讲道理,“打架不是好孩子”,再教给正确的解决方案,“告诉老师”。不知道家长想过没有,孩子还那么小,你的泛泛说教孩子能听懂吗?听懂了能应用到实践中去吗?同样一件事,用“ICPS”方法是这么跟孩子讲的。

妈妈:“今天你推小朋友了?”

孩子:“嗯!”

妈妈:“为什么?”

孩子:“洋洋抢了我的玩具,还推我。”

妈妈:“可是你把洋洋推倒了,磕红了膝盖。洋洋会怎么想呢?”

孩子:“洋洋哭了,生气了。”

妈妈:“你想一下,有没有一个办法,可以不让洋洋哭,也不让她生气,还能拿回你的玩具来?”

这就是“ICPS”,不直接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是通过一步步的提问,引导孩子自己通过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俗话说,“教的曲子唱不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孩子思考,比教给他怎么做更为重要。

教孩子思考,比教给她怎么做更重要

用“ICPS”提升孩子思考力,分四步走

一套完整的ICPS包括以下四步:明确问题所在、理解对方的感受、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出选择。

第一步 明确问题所在。

为了让孩子发现问题,书中给出了日常练习的六对字词:“是/不(没)、和/或者(还是)、一些/所有、之前/之后、现在/以后(稍后)、相同/不同”。家长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话练习这些字词,教会孩子全面的考虑问题。

■ 不用刻意找时间。父母可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比如送孩子上学路上、晚上睡觉前、车上、饭桌上,和孩子一起用对话方式练习。

■ 多种游戏方式练习。让孩子在玩中学,比如看书时,指着书上的图画告诉孩子“盘子里是苹果,不是葡萄”,之后让孩子模仿你开始对话练习。

还可以给孩子提出问题,一问一答式练习。比如:我们可以同时在超市和在家里吗?这里所有的车都是白色的,还是有一些车是白色的?我们的穿着相同颜色的衣服,还是不同的颜色?

■不要操之过急。是/不(没)这对字词比较简单,两三岁的孩子就可以参与进来,所以先从这对字词开始练习。比如看到一棵树,妈妈就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一棵柳树,不是一棵杨树。“

一组字词熟练后,再慢慢加入其他字词。熟悉了现有的词,再加入更高级的词语:如果/那么、可能/或许、为什么/因为、公平/不公平、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时间,用以上相同的方式引导孩子反复练习,让孩子逐渐理解这些词的含义。

让孩子逐渐理解这些词的含义

第二步 理解对方的感受。

帮助孩子养成考虑别人感受的习惯,也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共情能力。首先要让孩子辨别感受,可以通过图片或动画片,教孩子识别开心、伤心、骄傲等感情类词汇;其次判断感受,让孩子通过询问、看面部表情、听声音来判断情绪;最后讨论感受,比如读《艾玛和丢失的泰迪熊》时,可以问孩子:小象丢了泰迪熊,会怎么样啊?孩子会说,很难过,很伤心,像我前天丢了布娃娃一样,小象哭了。

家长要记住:这一步不要评判孩子的对错,能表达出来就好,要耐心观察、倾听孩子在思考时显露出的运用这种方式的迹象。

有共情能力的孩子,才能在做决定时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不冲动、不莽撞,凡事三思而后行。

有共情能力的孩子,会考虑到自己对他人的影响

第三步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给出了寻找多种解决办法的过程:

1.家长提出问题或者让孩子提出问题。

2.告诉孩子,要想出很多不同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把想出的主意都写下来。(即使你的孩子还不认字,他们也喜欢看着你把他们说的话写下来。)

4.问孩子第一个解决办法。如果这个办法与问题相关,就重复一遍,并肯定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要提醒孩子,目标是想出很多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5.问孩子另一个解决办法,依此类推。

6.如果很快就想不出解决办法了,要继续深入探究,问孩子:“你说什么能解决这个问题?”或者“你做什么能解决这个问题?“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个过程看上去很绕,直接上个例子。

妈妈:小哥哥想玩小妹妹的皮球,他怎么才能拿到那个皮球啊?

孩子:抢过来。

妈妈:小哥哥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呢?

孩子:小哥哥拿变形金刚交换。

妈妈:很好,你想到了不一样的办法。想想看还有吗?

孩子:和妹妹一起玩。

妈妈:现在有三种办法了,看看还有吗?

孩子:小哥哥可以等妹妹玩够了再玩。

妈妈:儿子你真棒,你已经想出四种不一样的办法了!

儿子你真棒

其实这是个开放性提问过程,让孩子学会自由思考。对孩子的回答不要评判,如果孩子说出来的办法不靠谱,也不能置之不理,要诱导孩子说出他的道理,培养孩子发散思维的能力。

第四步 做出正确选择。

找到解决办法之后,教孩子根据后果选择最恰当的解决办法。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事情是按照某种顺序发生的,凡事都有先因后果,他们才能明白“后果”的意义。作者给出了一些字词:之前/之后、如果……可能会发生什么等,可以借助这些词推测各种可能的后果。

然后,为第三步找出的办法推测后果,从中做出正确选择。遇到好的解决方法,停下来,写在左边。如果一个办法行不通,把另一个办法的后果写在右边。

下面继续第三步的举例。

妈妈:小哥哥想玩小妹妹的皮球,你帮他想出了四个办法。先看看第一个办法,如果小哥哥抢了妹妹的皮球,妹妹会怎么想呢?

孩子:妹妹会难过,会哭。

妈妈:把妹妹惹哭了,这是个好办法吗?

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妈妈:再来看看第二个办法,小哥哥拿着变形金刚换皮球,接下来会怎样呢?

孩子:小妹妹愿意换着玩。

妈妈:要是妹妹不愿意换呢?

孩子:小哥哥可以跟妹妹一起玩。

妈妈:要是小妹妹愿意,两个人可以一起玩,要是小妹妹不愿意,小哥哥怎么办?

孩子:只能等到妹妹不玩了,他再玩。

妈妈:对了,我们有四个办法,一个不行再换一个,总有一种办法让小哥哥能玩到妹妹的球。

灵活地对四个步骤进行调整

这就是ICPS的四个步骤,这些步骤看上去很繁琐,熟练了其实很简单,融合到生活场景中也不一定要每次走完所有步骤。但熟练的过程并不那么容易,需要家长客观、敏锐地判断孩子的状态,灵活地对四个步骤进行调整。

这项训练是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需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与孩子互动。付出总会有回报,只要家长肯下功夫,也许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孩子就会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