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你没给我带”、“他叫我做的”,总把责任推给别人的小孩怎么破

2020-01-27 00:00:03孕产
分享个前几天发生的事儿。我自己小孩和几个好朋友在家里打打闹闹玩,high了就爬上了双层床的二楼。另一个小孩A也想爬上来的时候,我的孩子却不想让他挤上来一起玩。当后来的A站在台阶上往上爬的时候,我孩子用床上一个大公仔玩具堵了下台阶,A因此没有抓住扶手,就掉了下去。

分享个前几天发生的事儿。我自己小孩和几个好朋友在家里打打闹闹玩,high了就爬上了双层床的二楼。另一个小孩A也想爬上来的时候,我的孩子却不想让他挤上来一起玩。

当后来的A站在台阶上往上爬的时候,我孩子用床上一个大公仔玩具堵了下台阶,A因此没有抓住扶手,就掉了下去。万幸屁股着地,虽然疼,但还好没有伤及大碍。

都是读小学的孩子了。那个摔了的小孩要求我女儿道歉,但我女儿却认为这是无心之失,后来嘻嘻哈哈地说“这是大公仔玩具的错”,试图把这事儿就翻篇了。

我当然觉得这事儿不能就这样草草收场。而且当我复盘一下,我发现类似这种“这不是我的错” 来转移责任的事情其实经常发生:

上课忘记带作业文件夹,被老师批评后,孩子说“妈妈你为什么不帮我放进书包啊?” 和其他孩子走在路上,踢石子儿踢到路人,孩子说“是他叫我一起踢的”

......

我们要承认,这是一种每个人都有的天性:没人喜欢犯错。我们不想让自己陷入麻烦,我们不想面对负面的结果,我们想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处理事情,无论大人、小孩都一样。

而对孩子来说,他们还有一重原因,那就是因为孩子爱父母,希望看到父母高兴,不希望父母生气,因此当他们意识到一些错误的行为发生时,首先把自己责任撇干净也是很好理解的。

推卸责任,会让孩子分不清因果

一个行为会引发一个结果,这就是孩子要明白的因果。把责任推给别人,会让孩子对因果有错误的认识。

比如:a抢了b的东西,b踢了a一脚。这两人的行为都不对,两个人都要承担各自的责任。这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一课,他们要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这时候不帮孩子分清并承担责任,那么孩子心里的因果就会变成:如果有人让我不高兴,我就可以踢他一脚。


推卸责任,会养出很被动的孩子

比如:学校的作业明天要交了,孩子拖啊拖,拖到了今天晚上打印小报来做。这时候打印机的墨用完了,附近超市正好没有卖墨。

推卸责任的孩子会说:“这不怪我,这要怪打印机,或者怪超市。” 怪完一圈,他们就抱着臂膀不动了。

主动想着解决问题的孩子会说:“这家超市没有卖墨,我是不是换一家试试?或者我去同学家借借看?“

这两种类型的孩子长大会非常不一样,因此习惯了推卸责任的孩子,会变成非常变动的那一类。

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推卸责任的事情是不是也没少做?有时候我们甚至把责任推卸给孩子。比如:

开车的时候差点闯红灯,有没有因此怪后排的小孩“都是你吵吵吵,害妈妈差点闯红灯了!“老师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没有怪老人“都是你们带的时候老是打断他专注力,你看看现在!”路上堵车,补习班要迟到了。有没有怪另一半“都是你出门时太磨蹭了,结果你看堵上了!“

..........

在每一个上述事端里,难道责备的那一方都不用负任何责任吗?显然不是。只是因为承认了自己的责任,这让我们自己心里不好受,那么孩子也是一样的。

当发现孩子在推卸责任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这些事:

冷静、冷静,让孩子从fight状态里走出来。

任何一个不好的事发生,尤其还引发了父母的愠怒、或者责怪,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紧急情况“。因此我们要把沟通频道调成非紧急情况,让孩子明白,他不用处于fight的状态里,而是我们可以冷静来解决问题。

共情

这简直是和孩子沟通的万金油。曾经我听一个心理教育学家的课程,里面讲到新西兰的一种绵羊,羊毛里会粘着一些虱子。如果去硬拔,羊毛会卷起来,就更加难拔。而如果把一种油刷在羊毛身上,撸顺了毛之后,虱子自然就掉下来了。

共情,就是让孩子身上情绪的毛被撸顺的那种油。

当孩子说“这不是我的错”,你的反应绝不应该是“那能是谁的错?!” 更不应该是“你做错了还死不悔改?!” 专家建议的反应,应该是:“你肯定也非常难过,看到你的小伙伴摔下去了“、“你尝试去扶住那个玩具了,但是它还是碎了,太可惜了。“

有了这样的开场白,孩子才能和你聊下去。

教孩子修复

等孩子平静下来的时候,可以和孩子复盘发生的事,这时候可以教孩子如何去修复。比如文章开头提到,我自己孩子嘻嘻哈哈地说“这不是我的错,这是大公仔的错”,我后来和她说:“被你推下去的那个小朋友,听到你这样说一定非常伤心。你是他的朋友,那个大公仔并不是。你是不是应该去认真道个歉,或者写一个道歉的小纸条呢?“

一个“不责怪”的家,一个想着解决问题的家

孩子是大人的复印机。当孩子动辄把责任推给别人时,我们更应该想一想,自己是否作出了承担责任的表率?

一个“不责怪”的家,用来取代“责怪”的,肯定是大家一起积极地想:我能做什么来解决问题?

这样积极的心态的家,才能培养出主动承担责任、还有能力承担责任的孩子。

我们写过的其他“怎么破”,点击阅读更多:

“你什么态度?立刻跟我道歉!” 孩子的“对不起”有意义吗?养了一个输不起的小孩怎么破?输不起 ≠ 上进心哦!

感谢关注

iKids(i-Kids)、杭州iKids(hzikids)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感谢你的阅读和分享。我们写过的学校和玩乐推荐,应该是上海最丰富的品质亲子生活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