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让人闻风丧胆的“可怕的两岁”,你需要这份保命指南…

2020-01-13 11:27:54孕产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育儿这条路上,没有母亲是孤独的。不同的娃,不同的生长环境,却拥有同样恐怖的2岁!"可怕的两岁”不是简单指24个月的那个月,指的是一个时期。多见于18—30个月当中的某一段,有个别甚至会延长到3岁半。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

育儿这条路上,没有母亲是孤独的。

不同的娃,不同的生长环境,却拥有同样恐怖的2岁!

"可怕的两岁”不是简单指24个月的那个月,指的是一个时期。多见于18—30个月当中的某一段,有个别甚至会延长到3岁半。

这个阶段,本想着宝宝会慢慢懂事,爸爸妈妈该轻松了,可是没想到的是,天使一朝变恶魔,宝宝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叛逆的不得了,什么事都想跟爸爸妈妈反着来,真的像是炸弹,一碰就爆,一惹就炸!

“罪行”的具体表现

◆喜怒无常,说翻脸就翻脸!◆逆反,什么都是“我不!”◆有自己的主意,固执,任何事都喜欢自己做◆领地意识强,不经同意不得碰他的东西◆不接受失败的结果

为什么宝宝会在2岁表现如此可怕呢?

瑞士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将儿童从出生到快两岁的这段时期称为感觉运动期(sensory-motor period)。

他的意思是说,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总是如饥似渴地收集外界信息。他们开始变得“独立”,可探索的范围变宽了,也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了。他们也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依附于某个人的依附体,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且他们需要让别人也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们此时此刻还没有足够多的语言能够表达自己,因此只能用“反叛” “反抗”的方式向“世界”宣告。

美国著名家庭心理学家、专栏作家、在美国拥有众多读者的育儿专家——约翰·罗斯蒙德,在《可怕的两岁》一书中指出,好性格是从“可怕的两岁”培养起来的,真正的育儿也是从这时开始的。

在孩子两到三岁时我们唯一能为孩子做的就是塑造他们的性格了。所以,只有我们和孩子一起“觉醒”,抓住孩子成长关键期,运用我们的智慧,自然能优雅的、有目的渡过孩子成长的第一个关键期。

怎么做才能让宝宝顺利度过可怕的两岁呢?爸爸妈妈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理解和尊重孩子

理解与尊重是解决一切争端的利器,哪怕对象是个孩子也不例外。

两岁的宝宝很执拗,爸爸妈妈们可以试着从宝宝的角度去理解他的想法。如果他们的对立行为没有什么危险和危害,那就不必强求他们顺从自己。

举个例子,你想让孩子穿黑色的鞋,但他偏要穿白色的鞋,虽然你觉得白鞋搭配衣服不好看,但又有什么所谓呢,你不需要强制孩子的穿着打扮一定符合你的审美观。

多一次尊重就少一次争吵,理解万岁呀。

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交流

很多父母习惯用大人的口吻和孩子交流,往往事倍功半,如果改换故事书或者动画片里的语言,孩子会更加容易接受。

孩子一来会觉得很有趣,二来也能明白任何物品都需要被尊重和爱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孩子学着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

比如孩子哭闹后,我们可以问问他,是不是“生气、难过”。再之后,我们就可以告诉孩子,这种情绪就是不开心,难过,下次你可以用语言告诉别人“我很生气”。

当双方都可以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沟通的时候,引导和教育的目的也就很容易达到了。

用“选择”代替“命令”

很多人被孩子气得七孔生烟的时候很容易用命令的语气跟孩子说话。《父母的语言》这一本书里面提到,如果父母整天用命令型的语气跟孩子讲话,孩子的自控力会变得很差。听起来没什么大不了,其实后果很严重。

所以,妈妈不要以自己的逻辑去“命令”宝宝,而是可以试着给他更多自主的选择权。

把“要不要穿衣服?”换成“你要穿红色还是蓝色的衣服呢?”。把“要不要吃饭?”换成“想吃饭还是吃面呀?”。

心理学家认为,当孩子自己可以自由选择的时候,他们会最大限度内化自己的行为,并且对自己的选择赋予更多的责任,这样行动力也更强。

接纳孩子的情绪和不完美

孩子有时候也不容易,也会充满了各种无力感和挫败感。接纳孩子的情绪,就像我们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也希望被人理解。

想哭就让他哭,想打滚就让他打滚(安全的地方),拒绝孩子的要求前可以先这么说:“妈妈知道你很想吃冰激凌,冰激凌很好吃,吃不到你很难过……”

孩子会觉得“妈妈虽然拒绝了我,但是还是爱我的”,还可以趁机教他们认识自己的情绪,多棒。

爱和规则并存

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力,并不意味着毫无原则地妥协。

孩子的一切反抗情绪都是为了试探父母的底线究竟在哪里,妥协的结果就是永无休止地妥协,所以适当尊重的前提是要有原则。

然而当孩子触及到原则性的问题时,爸爸妈妈也不能过于强硬,此时冷处理或者平静而坚决地应对是最好的方法。当然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以暴制暴!


蒙特梭利博士说过:“对成人而言,儿童的心灵是一个难解之谜。我们应该努力地探寻隐藏在儿童背后的那种可理解的原因。没有某个原因,某个动机,他不会做任何事情。一个成人若想找到这些谜底,他必须对儿童采取一种新的态度,增强对孩子的信任感。他必须成为一个研究者,而不是一个迟钝麻木的管理者或专制的评判员。”

其实执拗期叛逆、青春期叛逆都是伪命题,只是我们成年人没有做好准备和孩子平等对话,没做好准备去理解孩子的世界,所以觉得孩子格外的不可理喻。

不管孩子情绪或表现多“糟糕”,妈妈一定要保持冷静,控制自己情绪,平和对待,合理引导。

可怕的两岁,不但不可怕,还可以是一个很好玩的过程。

笑着准备迎接“horrible three”的来临。

希望就在前方,同志们加油!

『本号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任何平台不得转载,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