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打孩子?应采儿说可以打,专家说要会打。只因我们低估了打的危害

2019-12-10 17:00:04孕产
昨晚,我没控制住脾气,打了我闺女屁股两巴掌。因为睡前刷牙,她特别不配合。一会说先喝奶再刷牙,喝完奶又说看两个动画片再刷牙,看完动画片又说听我讲俩故事再刷牙,听完故事又说找奶奶玩会儿再刷牙。然后,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她还是耍赖,趴床上不动弹。

昨晚,我没控制住脾气,打了我闺女屁股两巴掌。因为睡前刷牙,她特别不配合。一会说先喝奶再刷牙,喝完奶又说看两个动画片再刷牙,看完动画片又说听我讲俩故事再刷牙,听完故事又说找奶奶玩会儿再刷牙。然后,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她还是耍赖,趴床上不动弹。

想到她几乎每天刷牙都要弄事儿,磨蹭半天,气急败坏的我照着她屁股给了两个巴掌。她看我脸色不好生气了,自己哭了两分钟,就爬起来刷牙去了。睡前还摸着我脸跟我说:“妈妈,我刷牙了,你别生气了,以后也别打我了。”

抗拒刷牙的小孩子

今早在我们妈妈群里提到这事,有个宝妈还安慰我,陈小春的儿子Jasper,这么软萌可爱,虎妈应采儿还打孩子呢。有次在节目中,应采儿就说“因为我不想别人打我的儿子,所以要在别人打他前,教好儿子。”明星妈妈偶尔也会打孩子啊,不要太有心理压力了。孩子嘛,不记事,打了就忘了,又不会因为你打她两下,就不要你这个亲妈了。

说起打屁股这件事,大家也是各持己见。 赞成派妈妈认为,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成器。有时候你讲道理根本没用,孩子又不能不管,只有打了才听话。再说了,亲爹妈打自己孩子哪能真打,也就让他吃点疼,长点记性。反对派妈妈说,打孩子是因为家长方法不对,脾气不好,不会教育。孩子又不懂事,人家被打,也很无辜。如果教育孩子靠打,那现在你打得过他,以后你打不过他了,怎么教育?中立派妈妈则表示,自己平时还是以温和教育为主,摆事实讲道理,但孩子无理取闹、油盐不进的时候,还真得打两下才能安静下来。

虎妈应采儿表示必要时会打孩子

不可否认,孩子哭闹的时候,挨两下打,立马就变乖了。短期来看,打屁股也好,扭耳朵也好,效果的确立竿见影。但长期来看,这真不是一个可取的教育方式。美国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提到,如果你用巴掌来惩治淘气的孩子,他迟早还是会重复犯错,因为你并没有告诉他怎么做才是对的。

关于打孩子这个问题,从古到今,众说纷纭。古有韩非子言:孝子不生慈父之家、慈母有败子。今有教育专家说,孩子该打还得打,要选对时机和场合,适当地打,否则教育不出有底线和原则的好孩子。更有所谓的“专家”在网上教给家长如何专业科学地打屁股,既能打疼孩子让他长记性,又不会打伤打残了。

习惯用巴掌解决问题的父亲

我们都知道,打孩子并不好,比如越打越胆小,或者越打越皮越难管。既然知道不好,为啥还有些家长会打孩子呢?归根到底,还是我们低估了打孩子的危害。孩子被打,有的家长认为屁股疼一会哭一会就完了。但是,对小小的他们而言,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有研究表明,受到严厉体罚的孩子,其智商低于同时期的其他同龄人。美国儿科学会指出,打孩子会使孩子大脑中“前额叶皮质区域的灰质”体积减少,进而影响孩子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此外,打孩子也会增加孩子的“侵略性”,给孩子潜在的身心健康带来莫大的伤害。

若是细数打孩子的危害,恐怕越想越多,数不胜数,我们只择三点来说。

1、打孩子,会使孩子养成“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人,害怕表达自己,总习惯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小心翼翼迎合别人,期望从别人那里获得认同感。提到讨好型人格,我们能想到的都是细致耐心、温柔体贴之类的褒义词。但从心理学角度剖析,这种“老好人”的性格特质却是敏感自卑、压抑自我、容易妥协,自我价值感和认同感低。细究讨好型人格的养成,大多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

被责备也不敢吭声的孩子

有些孩子(特别是女孩)被打后,会变得胆小怯懦,干什么事都会看大人的脸色,唯唯诺诺,没有自己的想法。从小就会“察言观色”的孩子,长大了就可能变成讨好型人格,影响其在社交、职场、婚姻中的自我表现。

我闺女两岁的时候,曾挨过一次打,后来我发现她干啥事都提前看我脸色,连自己最爱吃的零食也非让我吃一口自己才肯吃。从那以后,我再没打过她。这次没控制住情绪动了手,我也是愧疚又担忧。今早我向她道歉,她还和我讲道理,让我不要打她。所幸,她现在不再像小时候一样,被打了就小心翼翼地讨好大人。

打骂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2、打孩子,会导致孩子走极端。

长期遭遇打骂的孩子,压抑憋闷的情绪无处发泄,孩子很可能会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越打越惧怕,在家被打,出去也被欺负,百般无奈之下,最终可能走上绝路;一种是越打越顽劣、越叛逆,愤怒绝望的情绪无处发泄,最终可能犯下大错。

近年来,孩子走极端的新闻数见不鲜。去年8月,一则《网红“杀鱼弟”自杀:父亲平时经常打骂孩子》的新闻引发多人关注。17岁的“杀鱼弟”小孟因和家人产生争执,继而选择喝百草枯自杀。在采访中邻居透露,小孟经常被父亲打骂,最严重的的一次,被打得差点摘除眼球。我们不清楚孩子为何下决心一死了之,但逼迫孩子走上绝路,父母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杀鱼弟曾因眼神犀利走红网络

去年12月初,又一起《12岁男孩用菜刀砍杀亲生母亲》的新闻,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这起悲剧的起因,是孩子抽烟被母亲发现,母亲用皮带抽打了他,愤怒的孩子便用菜刀砍死了自己的母亲。更让人悲愤的是,孩子在杀死母亲之后的镇静和冷漠。当被问及为何杀死母亲的时候,男孩说“我就是恨她。”

一个小学还没有毕业的孩子,他可能并不懂得母亲死了意味着什么。但成年后,当他回忆起自己犯下的罪恶时,又如何度过余下的人生?而他可怜的母亲,恐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只是管教一下自己的儿子,就被亲儿子杀害了呢?

3、打孩子,会让孩子学会以暴制暴。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经常打骂孩子,可能会使孩子养成暴躁易怒的性格,面对问题时也会选择以暴制暴。当孩子调皮不听话的时候,我们打孩子一顿,孩子就听话了。我们以为问题解决了,打一顿真管用。但同时,孩子遇到问题时,也学会了用拳头解决问题。因为他以为,打架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暴力可以解决问题。

家长打孩子,孩子就会模仿。

当孩子年幼时,和别的小朋友相处,如果别的小朋友不顺着他,他就会打人,以为打了别人,别人就会和他一样听话。当孩子成年后,他可能就形成了攻击型人格。遇到问题时,他还会选择用暴力解决问题。这样的人,很难有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生活也会过得一塌糊涂。

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吉诺特曾说过:“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孩子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暴力,从来不是教育的有效手段。当然,也没有哪个父母愿意打孩子。当孩子调皮不听话时,当孩子重复犯错时,当你觉着内心的愤怒快控制不住时,请转身离开两分钟,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再回来继续处理问题。

努力,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看了这些,家长们还会选择打孩子吗?有些家长会说,听过了许多的育儿道理,但还是教育不好一个孩子。不必担心,因为我们现在所做的尝试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因为这不只是为了孩子的现在,也是为了防止我们的孩子,若干年后变成暴力的父母。毕竟,我们都要成为孩子的好榜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