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真爱满行囊》孩子说无法适应这个世界时,父母这么做才能治愈

2019-11-25 21:52:02孕产
孩子的孤独是纯粹和无边的《真爱满行囊》里的小主人公贝蒂让我想到了千寻,一样十岁的年纪,却背负着所不属于她们的沉重和孤独。可是,小小身板里所迸发出的能量却又反过来治愈了成年人。千寻的孤独有很多个令人难以忘怀的镜头呈现。

孩子的孤独是纯粹和无边的

《真爱满行囊》里的小主人公贝蒂让我想到了千寻,一样十岁的年纪,却背负着所不属于她们的沉重和孤独。可是,小小身板里所迸发出的能量却又反过来治愈了成年人。

千寻的孤独有很多个令人难以忘怀的镜头呈现。比如,眸中带着恐惧却笃定的目光,安静又决绝地坐在有去无往的列车上。

而贝蒂的孤单更多的是通过她眼中所看到的诡谲外界来呈现。比如,她夜晚把自行车放进小木屋的那个镜头,幽灵般乱颤的树影,诡异的音乐背景。

她从房间里下楼时,看到了阴森的阁楼,那个虚掩的门发出瘆人的咯吱声,似乎随时有魔鬼会从中窜出。

打开那张铁门,草地上出现各种奇怪的人,一眨眼就消失,瞬间又乍然在她背后,吓得她转身拼命奔跑。

所有这些都是贝蒂内心的映射。作家张德芬说,“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我们总是以为孩子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城堡,里面有可爱的精灵,有美丽的公主,还有可口的蛋糕糖果,偶尔的变动不过是晴天里无关紧要的一阵雷阵雨。

可是我们似乎忘记了,每个人的童年里都有一段不被理解以及无法承受的阶段。

先是姐姐毫无留恋地搬去城里学习生活,让贝蒂觉得自己被“抛弃”了,大受打击。她告诉萝丝,葛优妮不仅是她的姐姐,还是她唯一的朋友。

后来是她躺在黑夜里听到父母的争吵声。她不安地猜测母亲会离开他们,像姐姐一样再也不会回来。

后来在学校里付出善意,却又被信任的同学恶意伤害和嘲笑,让她的内心彻底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期待。

贝蒂尝试着向父亲求助,她告诉他:“爸爸,我觉得我快发疯了。”

爸爸:“为什么这样说?”

贝蒂:“我也无法适应生活。”

爸爸:“因为你是个敏感的孩子,很容易被一些小事情影响,而且你的想象力很丰富。你没发疯,不要怕,相信我。”

父亲尽管跟她交流了,可是因为感情和工作上的不顺利让他自顾不暇,他无法用心去体会女儿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不管是姐姐的离开,父母感情的破裂,还是学习生活上遇到困扰,贝蒂的情感都没有得到及时的安抚,也没有被温柔对待,甚至当她主动向外界求助时,得到的也是自以为是的一通说辞。

孩子的世界远没有我们成年人想得那么容易,我们的孤独烦恼由现实生活而起,解决世俗问题便是解决孤独。而孩子的孤独却是纯粹的孤独,纯粹的东西往往更内耗,解决起来更花心力。

贝蒂因为对世界缺乏可观的认识,也还没有足够的心智自我引导,她的孤独无处安放,也无处发泄,如一个迷失的孩子,怎么也无法走出无边的孤独。

所以,绝望之下的贝蒂选择了效仿祖母那样绝烈的方式——割腕自杀。好在,她曾拯救过的那个少年伊凡及时出现,让她又一下子看到了希望。

小小年纪已经有一张倾城的脸,却充满了愁云惨雾,明眸里蕴藏着忧伤

02《真爱满行囊》让父母们反思该如何医治孩子的孤独

贝蒂放弃了去适应这个世界,她一腔孤勇地背上行李跟伊凡去“流浪”。

如果不是对身边的家人感到莫大的无望,对这个世界感到极大的失望,一个与人与物为善的孩子怎么会放弃生活了十年的家?

如果不是内心巨大的孤独无助,以她对外界的恐惧和不安,又怎么会轻易靠近从精神病院跑出来的“疯子”,并将他当成了知心朋友?

为人父母者,不妨尝试着用第三者的视觉去看待自己的孩子。只有这样,面对孩子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时,才懂得如何提供帮助。

一 不要在孩子面前演戏,真实的情感才能治愈孩子的不安

贝蒂的父母感情早已经出现了破裂,母亲身边已经有新的恋人,并提出正式跟丈夫分居。可是,他们担心贝蒂无法接受,内心受到伤害而不得不演技拙劣地在她面前表演和睦恩爱。

尽管打算隐瞒贝蒂,可是他们又没用心敷衍她。每当她一回去就把她赶去房间做作业或是睡觉,然后关起门来吵得不可开交。

贝蒂恐惧不安地躺在黑夜里,一旦父母的争吵声清晰落入她耳中,便捂着耳朵开始背诵课本知识来逃避现实。

母亲带着贝蒂去买衣服,对她的询问又马虎地掩盖过去,一如既往地隐瞒真相。离开后,贝蒂开始陷入惶惶不安中,她隐隐觉得母亲会离开自己,可是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在她的生活中。

她每天起床,看到父亲愁眉不展地坐在餐桌前。她尝试着去慰问父亲,可是得到的总是敷衍的谎言。

她内心觉得父母不合,眼中看到的却是父母依然在一起。所以,她反而要更加压抑心中的不安,一起配合父母的演戏。

看似为了孩子好出此良策,却不知道反而把孩子坑得更惨,让孩子不安的同时也产生了自我怀疑。

如果贝蒂的父母诚实地告诉她真相,把她当成大人那样平等交流,贝蒂不至于总是随时随地处于紧绷和不安中。甚至有可能通过这个事件,让她对外界有新的和更切实际的了解。

二 不要以为孩子不懂事,其实孩子比我们预想得要知道更多

贝蒂告诉伊凡,尽管父母依然在隐瞒她,但她已经知道了很多事情。在一个人经受煎熬和琢磨后,贝蒂终于接受了母亲会离开的事实。

她询问父亲的工作,打听她藏在小木屋里的“疯子”的情况。父亲告诉她,他其实还挺喜欢他们的。贝蒂释然一笑,她也喜欢他们。

父亲不以为意,可是贝蒂对伊凡的一举一动早就道明了,她对于“疯子”的善意和喜欢的意义和深度并不亚于父亲。

她试着找父亲求助,她无法适应这个世界。看似求助,其实她的需求是倾诉。希望父亲跟她好好地谈一谈,认真地倾听她内心的疑惑和不安。

可是父亲却不容置疑地否定了她的想法,根本没有给她留下倾诉的余地,更别说耐心的陪伴了。

其实,孩子比我们预想中的适应能力更强,比我们预想中的更有承受能力,也比我们预想中懂的事情更多。

记得在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我和孩子要暂时分别一小段时间。我以为孩子还不懂,就提前跟孩子说了这件事。没有想到,那几天孩子的情绪明显看上去很低落。

终于到了离开的那一天,我总是担心孩子承受不了妈妈不在身边的日子。没有想到,三天之后孩子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

原来,往往是作为父母后,我们更无法去适应孩子不在身边的日子,承受不了跟孩子分别的煎熬。

孩子比我们预想的要知道更多,所以不要以为她不过是个十岁的贝蒂还不到去解释并理解的年纪。

越早把孩子当成大人那样去平等地交流和对话,对孩子的内心稳定和自信越有帮助。

三 不要敷衍孩子,孩子的世界并不比成年人想得容易

《小欢喜》大结局时,方圆总结了一段话:父母对孩子的爱,多少是带有条件的,对孩子要求这个,要求那个。而付出的感情呢,其实多少是打折扣的,因为成年人的感情难免被分出去,分给爱人,分给朋友。但孩子对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是百分百的,因为在生命最初,父母是孩子的一切。

乍然听到这段话有种泪满盈眶之感。不仅仅是贝蒂的父亲,因为工作和感情皆不顺利,所以他明知道女儿遇到困扰,却还是没有办法全身心地去倾听和理解。

父亲当然爱贝蒂,可是他对贝蒂的爱不专注。而贝蒂,生活的全部重心和情感倾付的全部对象是父母和姐姐。

姐姐和母亲的离开,父亲的忽视,一点一点将她原本的世界瓦解掉。于是,对于任何靠近她的人,她都害怕失去。

我至今依然记得四周岁时上幼儿园的内心恐惧感。就如贝蒂所言,真的无法适应这个世界。

老师动不动就打骂学生的样子在我眼中早就化成了魔鬼的形象,同学们的恶作剧和不友善让我很害怕被抛弃,于是总是不断地用零花钱去收买他们。还有时常因为算不好算术,跳不好舞蹈而被惩罚产生的恐惧感和羞辱感。

所有这些让我每次一走进校门就感到深深的恐惧和绝望,可是大人却觉得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根本不算事,只不过因为我不懂事偷懒才这样。

老话说,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人的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人一生去治愈。所以,为人父母者,请不要随意敷衍孩子,孩子的世界真的并不没有成年人想得那么简单和容易。

为什么成年人会被贝蒂治愈

我越来越觉得善良成了人的底色,才会活得幸福,过得更好。

成年人活到最后,很多人其实变得没有那么宽容,以及很多人都成为了投机分子。我们开始明确了原则和底线,然后一旦被触犯便会放弃和反击。

我们在生活中栽过跟头,吃过苦头,加上又背负了太多世俗的压力和责任,尽管我们知道脚踏实地的重要性,可我们无法如此从容,一不小心就从追求效率滑到追求捷径上。

我们有原则,也会为人处世,懂得平等交换。可是,我们渐渐不相信善良,甚至鄙夷善良,公开地批评没有锋芒的善良就是懦弱。

可是,贝蒂的世界依然单纯,善良也如此纯粹。她让我们看到了善良的力量,看到了善良造福于己于人的结局。

贝蒂的母亲无法忍受保姆萝丝的精神失常,将她当成异常人看待,更是尽量避免与她接触。而贝蒂总是主动靠近萝丝,跟她倾诉,陪她说话。

贝蒂定期去看望她喜欢的那条狗,努力说服父亲收养。在父亲坚拒下,不得不偷偷将即将被宰杀的狗救出来。

贝蒂不顾危险,将伊凡藏在小木屋里,拿东西给他吃,拿毛衣被子给他取暖,更是担心他被重新抓回去而忍痛割爱,帮助伊凡离开。

她为了帮助转学来的小男孩去掉脸上的胎记根本不顾那拙劣的谎言,如约地将半夜十二点的三滴尿液交给他,不想反而被当众羞辱和嘲笑。

尽管贝蒂的善良并没有得到立竿见影的回报,可是到后面我们终于知道,她的善良治愈了伊凡,同时也被她的善良治愈和拯救。

愿我们出走有善良,归来依然有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