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不要轻易打孩子!班杜拉实验:“暴力”会被复制,家长需警惕 班杜拉的宝宝实验

2022-03-07 23:42:41孕产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周末,和几个朋友一起相约出去喝茶,朋友A也带着年仅七岁的妹妹一同去,在喝茶期间,朋友的妹妹有点无聊于我们大人之间的聊天,有点躁动,总是这动动那走走,一分钟也安静不下来,在朋友三番五次的劝说下,也终于忍不住自己的性子,挥手就是一巴掌的向妹妹打了过去,无疑这样的结果是,妹妹大哭,把原本愉快的聚会搞得顿时安静了下来;

在坐的我们都很惊讶于朋友的举动,哪怕是孩子不听话,怎么暴躁到如此,我们几个立即阻止朋友让朋友冷静下来,过了几分钟后,朋友满是懊悔的望了一下妹妹对我们说,我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控制不住自己……

事后,朋友说自己很经常如此,每次一生气就控制不住自己,每每打了妹妹,内心就懊悔不已,责怪自己当初为何如此。

不要轻易打孩子!班杜拉实验:“暴力”会被复制,家长需警惕

一朋友说,是不是你爸妈也经常如此对你?朋友恍然间好像是明白了什么,沉默了好久,对我们说,的确,父母是经常这样,没想到无意间自己也受其影响变成了这样……

班杜拉的宝宝实验

近来,网络上有一句流行的话"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描述的大概是类似于朋友那样的吧,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自己,最终使自己也变成了父母那样,这在心理学上有个实验证实了这种原因的发生——"班杜拉实验"

关于班杜拉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班杜拉在斯坦福大学进行了这个习得性攻击实验。他从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挑选了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作为实验对象,这些孩子的年龄在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岁左右。

他把这72个孩子分成三组,对孩子进行测试实验。三组孩子分别被安排进活动室。

通过安排一些示范者,也就是"榜样"来以此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在第一个实验组里,榜样坐在活动室的另一角,他的面前摆着拼图、木棍,还有一个1米5高的娃娃。实验者会告诉孩子们,这些玩具是专门给成人榜样准备的。

接下来,榜样会先玩一会拼图,一分钟后,他开始拿着木棍用力打娃娃,打的顺序是先把娃娃放在地上,然后坐在它的身上,反复拽它的鼻子,再把它提起来,用木棍打它的头,最后用力把它抛向空中,等它落在地上时再拳打脚踢。

班杜拉的宝宝实验

榜样会重复三次这些动作,同时一边打一边说攻击性的言语,比如"拽它的鼻子"、"用棍子打它"等等。

10分钟后,攻击结束。

第二组的实验,把孩子带到一个布置满玩具的房间里,榜样慢慢和他们接触和他们一起玩耍,不展示任何的暴力行为。

接着让两组孩子聚在另一个房间里,这里的玩具被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攻击性的玩具,比如画笔、纸、小汽车、小卡片等;另一类是有攻击性的玩具,比如木棍和1米5高的娃娃,非标和画着人脸的气球。

班杜拉的宝宝实验

结果第一个实验组的孩子表现出明显的攻击性,男孩平均有38.2人次模仿了身体攻击行为,女孩平均有12.7人次。而在语言攻击上,男孩模仿了17人次,女孩有15.7人次。

作为对比的控制组和第二个实验组的孩子则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攻击行为。

班杜拉实验告诉我们,孩子的攻击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学来的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自出生起就跟着父母学习语言动作,他们依靠模仿和学习,不断地适应社会,父母是他们一开始的模仿对象,如果父母是温顺大方的,孩子也会是乖巧懂事的;如果父母是野蛮横暴的,孩子也会随着父母的性格暴躁野蛮;

当孩子从小看着父母如此暴力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时候,潜意识里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会以暴力解决问题,在孩子的心里埋下暴力的种子。

此外,经常性的打孩子,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的孤僻冷漠;不孝顺父母;严重的甚至长大后报复父母。

那父母到底该不该以"打"的方式管教孩子?有的父母说孩子实在是调皮管不住,怎么劝说都无济于事,打他会让他长记性,让他害怕就能乖乖听话;但是这样换来的乖巧听话真的是永久的吗?是可以真正起教育孩子作用的好办法吗?

美国儿童教育家海姆·吉诺特曾说过:"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孩子遭受惩罚时,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

不能一味的依靠暴力的手段去解决问题,也不能示以屈服,到了不得不打的时候还是得需要以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

什么情况下到了不得不打的时候呢?孩子玩及一些危险的事的时候

如果孩子喜欢触碰一些危险物,喜欢到一些不安全的场所,但由于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重性,或者理解了但是管不住自己;比如把弄电源开关,开水瓶,玩火等,如果不及时加以自制,后果将不堪设想。

班杜拉的宝宝实验

孩子的心理,行为发生偏向的时候

当孩子某些行为,习惯,心理倾向,长大后有可能发展为违反法律或者不道德的行为时。例如:偷窃;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并以此为乐的。

过于自私,自我中心倾向严重的

一些从小被宠惯了的孩子,从来不愿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不懂得关心他人,以自我为中心,不可一世的倾向的,父母要及时纠正他们

多此犯同一个错误的时候

父母老师多此提醒他有规则存在,明知故犯的,犯错后也丝毫不认错的,下次再犯时,可以打孩子。

但当家长打孩子时,要特别注意的是以下的情况:不要在情绪激动时打孩子

这时候教育孩子,可以说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在虐待孩子;

不要在外人面前打孩子。

孩子尽管小,但也是有自己的自尊心的,尤其在同龄人前,这时候你若在其他小伙伴面前打了孩子,会让他在同龄人中自卑起来不说,甚至可能会更加的叛逆。

不能经常的打孩子

遇到事情要有耐心的告诉孩子,和孩子进行交流,告诉他他哪里做错了,让他确是感受到是自己做错了,心甘情愿的接受挨打;只有孩子内心真正的认可这个惩罚,挨打才起到真正的作用。

打孩子前要听孩子的解释

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打孩子。打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不再犯错所以在根本上就是要让孩子清楚自己为什么犯错。

有的孩子只是单纯地不知道有些东西不能触碰,有些事情不能触及,如果这时父母不给孩子解释清楚原因,那么孩子只是知道了犯这个错会被打,而不知道背后的深层原因以及父母的想法。

如果遇到胆小的孩子,不加解释的挨打只会让孩子更加胆小。如果遇到叛逆的孩子,不加解释的挨打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在打孩子之前,父母要详细且清楚地告诉孩子挨打的原因,且要进行及时的安抚。让孩子知道父母打他是为了他好,而不是不爱他的表现。

父母耐心的教导永远是最好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下次在打孩子前,不如试着冷静下来,和孩子心平气和的谈一谈,也许结果会不一样。

我是小A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