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熟用3招亲子对话法,做孩子的知心好友 如何有效的跟孩子对话

2022-02-27 22:58:42孕产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群小白鼠随机分成A组和B组,告诉学生实验者:A组的是聪明鼠,B组的是笨拙鼠。几个月后,实验得出了聪明鼠比笨拙鼠犯的错误更少的结论。罗森塔尔推断,拿到聪明鼠的学生比那些拿到笨拙鼠的学生更能鼓励老鼠去通过迷宫。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群小白鼠随机分成A组和B组,告诉学生实验者:A组的是聪明鼠,B组的是笨拙鼠。几个月后,实验得出了聪明鼠比笨拙鼠犯的错误更少的结论。罗森塔尔推断,拿到聪明鼠的学生比那些拿到笨拙鼠的学生更能鼓励老鼠去通过迷宫。也许这影响了实验的结果,因为实验者对待两组老鼠的方式不同。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罗森塔尔又来到一所小学。这次,他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未来发展趋势测验”。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然而事实上,名单上的学生都是随机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他再次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

罗森塔尔认为,教师因为受到暗示所以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期望,从而在语言、态度、心理等各个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影响了学生的自我认识,逐渐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使期望变成现实。

这是世界上极为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它揭示出暗示和期望对一个人的影响。相比教师而言,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更长,依据罗森塔尔效应,养育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将影响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行为表现,而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就是传递父母期望的直接方式。

《跟自己的孩子聊得来》:熟用3招亲子对话法,做孩子的知心好友

韩国著名教育专家田导根认为,和孩子对话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在他的新书《和自己的孩子聊得来》中,他引用了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育儿观:“伍迪·艾伦曾经说,80%的成功都只需要露个面就行了,在此我得向伍迪道歉,因为我要借用并修正一下他的话,99%的育儿工作,只需要陪伴就够了。”

毫不客气的说,和孩子聊天是妈妈们的基本技能,换尿布、喂奶、学步、讲绘本,妈妈无时无刻不在和孩子交流,然而在这一方面,大多数爸爸却无能为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田导根博士专门从父亲的角度写了这本书,用以指导父亲们正确的“对话法”,以聊天为契机和孩子建立更加亲密的亲子关系。

如何有效的跟孩子对话

一. 学会“对话法”之前,先了解一下自己是怎样的爸爸

《沟通的艺术》一书对男性的沟通方式总结为“共享经验”型,也就是男性习惯在共同的经历中建立关系,比如打一场球赛、做一次项目、外出旅游等等,但是当社交对象变成年幼的孩子时,情况又大不一样了,爸爸们需要从零学起,而田导根提醒爸爸们:在学习“对话法”之前,先要认识自己是怎样的爸爸,给自己打打分。

比如做一份自我确认清单:

从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

一天中一次也没有跟孩子唠叨过。

从不把自己的错误转嫁到孩子身上。

在孩子已经承认错误后,从不反复斥责孩子。

从不根据自己的心情随意对待孩子。

孩子遇到困难时会经常激励孩子。

如何有效的跟孩子对话

知道孩子最要好的朋友是谁。

知道孩子擅长什么。

对于孩子所做的事情,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并给予过赞美。

偶尔会与孩子共度快乐的时光。

知道孩子的梦想是什么。

知道孩子最喜欢的人是谁。

知道孩子想要什么礼物。

知道孩子喜欢什么。

知道如何培养孩子并已付诸于行动

如何有效的跟孩子对话

如果回答中有11~15个是,表示你有足够的能力成为好爸爸,如果有6~10个是表明你处于不倾听孩子的状态,如果有0~5个是,那表示你经常忽视孩子的想法。有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并不准确,让孩子或者妈妈来为爸爸评分也许更加公正。只有在勇敢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后,爸爸才能开始新的学习。

二. 做会聊天的爸爸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聊天的基础技能不是会说话,而是会倾听。倾听不只是用耳朵听,更要用眼睛看,用心去想。当孩子说话的时候,我们放下手中的东西,望着他、搂着他、露出赞同的微笑、轻微的点头、在适当的时候表达赞叹或疑问,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向他传递出“我在认真听你说”的信息。

除了仔细的倾听,对于孩子而言,大人的耐心也很重要。语言能力尚未发展完全的孩子讲话经常会颠三倒四,反反复复,一句话也许要重复7八次才能表达清楚,但是孩子从来不会因为讲太多次而气馁,反而越战越勇,努力把话说完,这时候大人千万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耐心的听他把话讲完就是对他最大的鼓励。

三. 多用这些“对话法”,帮助孩子建立自我认识和探索世界的渠道

第一,用问题引导孩子主动思考

“打破砂锅问到底”通常被认为是孩子的一种特性。其实爸爸也要把打破砂锅问到底变成习惯,尤其是面对孩子,可以通过不断的提问引导孩子主动思考。

如果不知道怎么提问,可以参考田导根给出的5点提问技巧:

1. 在孩子开口之前耐心等。

2. 帮孩子打开话匣子。比如“所以后来怎么样?”

3. 让孩子做选择。比如“这样做好还是那样做好?”

4. 询问理由或原因。比如“为什么会这样呢?结果怎么样了?”

5. 不要否定或批评孩子的回答。

在和孩子聊天的过程中积极的应用这5个技巧,把话语的主动权交给孩子,鼓励他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语言带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如何有效的跟孩子对话

第二,采用“六何”结构法,帮助孩子清晰的表达想法和感受。

如何有效的跟孩子对话

在和孩子聊天时,爸爸要注意自己的表达结构和逻辑。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每时每刻都在学习,当你使用混乱不清的表达方式时,孩子的思维也会跟着模糊。

爸爸可以采用“六何”结构法,即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法、何因。比如孩子放学回来说“我和同学打架了”,那么爸爸可以问:在哪里打的?为什么事打起来的?打完之后发生了什么事?你们怎么打的?有没有谁来帮你们处理?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帮孩子厘清前因后果,鼓励他自己分析是非对错,寻找解决的办法。

第三,学会正确的赞扬和批评。

对孩子进行行为管理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赞扬和批评。赞扬,就是将他们的良好行为不断强化。批评,就是鞭策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赞扬和批评的方式不恰当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比如,批评不当很有可能产生负强化的作用,你越批评孩子,孩子对不良行为的印象越深刻,越不容易改正。赞扬不当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错误的认知和判断,当遇到不同的评价时,自卑、愤怒的情绪就悄悄产生了。

在对话中,对孩子的行为做恰当的评价也有法可循,田导根对赞美和批评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则。

恰当的赞美:

第一,从简单的存在开始。

第二,要及时称赞。

第三,要说出具体的理由。

第四,与其称赞结果不如称赞过程。

第五,肢体语言也可以表达称赞。

适当的批评:

第一,孩子很小的时候,不要指责他们。

第二,孩子做出危险举动的时候,应当当场批评。

第三,批评之前要以身示范。

第四,不要使用无视孩子人格的话语。

第五,不要强制要求孩子承认错误。

掌握以上的原则,赞美和批评就是行为管理的利器。孩子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从简单的谈话中感知对方的态度,关心还是不在乎、爱或者不爱、喜欢或者不喜欢,孩子们都能知道,他们不仅仅是用耳朵在听,更是用心在看,所以请认真对待和孩子的每一次对话,让他们知道世界上有人正竭尽全力的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