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11位权威认知心理学家,请你让孩子停下“看起来很努力”的无用功

2022-01-26 11:49:25孕产
关于介绍学习认知类的书籍,相信没有比《认知天性》更权威,更科学,更实用的书籍了。这本书是11位认知心理学家10年的科研心血。以罗迪格教授为主要负责人的团队在项目上投入了10年时间, 首次提出人类认知规律和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透彻解读人类普遍的学习过程规律。

关于介绍学习认知类的书籍,相信没有比《认知天性》更权威,更科学,更实用的书籍了。

这本书是11位认知心理学家10年的科研心血。以罗迪格教授为主要负责人的团队在项目上投入了10年时间, 首次提出人类认知规律和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透彻解读人类普遍的学习过程规律。根据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推导出的最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这本书案例丰富,论点权威,是一本不容错过的认知科普读物。

这本书的作者有三位:分别是彼得•布朗(Peter C. Brown),作家,擅长科普写作,文字练达严谨。

亨利•罗迪格三世(Henry L. Roediger III),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心理系教授,曾任美国心理科学学会主席,人类学习和记忆领域专家。他因在错误记忆心理方面的工作而声名鹊起。

马克•麦克丹尼尔(Mark A. McDaniel),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心理学教授,整合认知学习教育中心主任。他有两个主要研究兴趣:前瞻记忆和教育,这项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是研究导致记忆和学习失败的因素和过程。在这项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将理论和研究扩展到了教育相关的范式。

仔细回忆一下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初中,高中,大学的同学中,总有几个神人,平时没见他好好学习,听课的时候睡觉是司空见惯的事,老师都懒得管,因为他的考试成绩每次都是班里前三名,让其他同学羡慕得直捶墙。

我初三的同桌就是这么一个人,不管是年龄还是身高上,都是班里最小,最不起眼的一个,平时像个跟屁虫一样,跟着班里几个混混们到处瞎逛,书都难得见他拿出来看,只有快考试的时候才会见他认真坐下来看书,嘴上也说着对考试紧张,什么都没学,但考完之后,总是名列前茅。大家都好奇地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还总摸着头说他也不知道。

让那些天天“头悬梁锥刺股”,挑灯夜战的学生愤愤不平,也很苦恼,真的是自己天赋不够好吗?读了这本《认知天性》后,我才突然明白,我的同桌只是在无意间掌握了高效学习的诀窍,给人一种学习“看起来很容易”的假象。而我们大多数学生都是“看起来很努力”地在学习。

其实,从小到大,我们都在被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学习方法所误导,家长,学校,社会长期奉行的有效学习法真的有效吗?书中专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告诉了我们很多难以置信的学习真相,令我们感到安慰的是,这些看起来复杂的方法论,每一个普通孩子,成人都可以轻松掌握,成为我们学习路上的有力工具。

1

关于学习这件事情,我们需要先达成以下三点共识:

第一点,要想学以致用,就必须能够持续记忆。只有这样,在你需要某个知识的时候它才会自动出现。也就是说,记忆,是我们在接触每一个新的知识和领域时所必备的能力,是知识储备的基础工具之一。而持续记忆,则是为我们的终身学习,终身成长保驾护航。

第二点,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和记忆,终生不怠,因为擅长学习的人会终生受益。用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面临新的知识和挑战,只有敞开自己去学习和探索,记忆相关的概念性知识,才能让自己保持旺盛的精力,保有对生活的热情和创造力,也是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的秘诀之一。

第三点,学习是一种可获得的技能。最有效的学习策略往往不会建立在直觉之上。学习是要通过不断地练习,犯错,再纠错,再练习,才能知道该怎么学才能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学什么对自己有用,以及从哪里学最有效,最快速。学习能力也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得到不断提升的。

如果认同以上三点的话,我们就可以一起从书中发现,在我们以往的学习经历中,都踩过哪些坑,有哪些关于学习的错误认知,导致了我们今天的成功或者不成功,以及如何避免让孩子重复我们犯过的错误。

2

常见的学习方法误区有以下四点:

误区一,反复、大量阅读课本知识并集中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记住所学的知识。

这个我们中国人是最擅长的,最典型的做法就是“死记硬背”,虽然这种做法一直被人诟病,但这么多年来,这种做法还是在大行其道,被很多教育者和家长反复使用,尤其是用在应付考试上。我们也明白这是一种机械式的重复行为,但有时候考试结果会告诉我们,这样做有效,因此我们就愿意乐此不疲地执行这种做法。

从长远来看,以及大量的实验结果都向我们证明了,这种学习方法并不可取,死记硬背所产生的记忆都是暂时性的,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考前几天突击记下来的一些课文或诗词,随着考试的结束,往往也跟着一起消散,再也想不起来了。

另一种做法就是“填鸭式”教育,不管学生能不能接收,能吸收多少,先占住脑子空间再说,现在的小学生,每年学校都会为家长推荐长长的一串阅读书单,而家长们也往往照单全收,将书单上的书全部买回家,给孩子灌输式的阅读。

填鸭式的灌输也会让我们觉得自己知道了很多知识,对大量的文章都读过,也很熟悉,但在知道和真正掌握之间其实还相差甚远,所以这样的学习纯粹是一种浪费时间,效率极低的学习。并且会造成一种假象,就是我们从早到晚都在学习,很忙,也很认真。请注意,这只是“假装很努力的学习”。

误区二,学习时,采用的教学形式一定要与自己熟悉的学习风格相符。这其实是在无形中为自己筑造一座思维的墙,阻碍自己接触多种风格,多维度的新事物,也堵塞了打开新视野的通道。把自己局限于有限的狭小的思维空间里,妨碍了想象力的探索之路和自由发挥,有试验证明,我们在学习时,保持敞开的状态,可以开发、运用多种天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状态下,我们的全部才能和智谋才有机会得以充分施展。

误区三,采用学生能够学得更快,更轻松的教学方式,学习效果就会更好。现在有一种趋势就是,老师们非常用心地将学习简单化,游戏化,力图让学生记得更快,效果更明显,家长们就更愿意为之买单。

但我们慢慢会发现,这种学习都是浅层次的,这种毫不费力的学习就像在沙子上写字,今天写上,明天字就消失了。随着学习的深入,一定是要耗费一些心血才能让知识更加的牢固。像孩子学习弹钢琴,画画这样的技能,看起来很轻松的速成班,是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钢琴家和画家的。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如果感到学习非常吃力,说明正在学习非常重要的东西。”对此深以为然。

误区四,反复接触,就可以学到知识。

通过大量的记笔记,划重点的方式,一遍一遍地加深印象,就可以学到并记住知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上学时,很多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一定要把书读烂。每天不停地翻书,看书,背老师画出的重点语句和段落,抄写其他同学的笔记,反复地看。我都听话照做了,但考试成绩依然不理想。也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无法取得好成绩呢?现在明白了,这真的是学习路上很大的一个误区。

当我们认识到这些学习的误区时,就能明白自己为什么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了,可悲的是,很多人都明明知道没用,但还是不断重复同样的方法,因为我们不断接收到的学习建议就是这样的,而且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就习惯了这样的方法,这可能是我们唯一知道的“好方法。”

3

那正确的学习姿势和方法到底是怎样的呢?

书中反复提到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检索式学习,具体做法就是:

第一、 用抽认卡的方式进行检索记忆,通过检索,我们能够发现,哪些是我们已经知道的,下一阶段的精力要如何更好的分配;在检索时,帮助我们回想已经学过的知识,巩固记忆,同时能够强化新知识和旧知识的相互联系,从而避免被遗忘;这一点用在学英语,记单词上,效果就比单纯地死记要明显得多。

第二、 用间隔练习的方式进行检索,这种方式就是要隔一段时间,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检测,常用的方法就是小测验或考试,一说到考试,我们大都会产生抵触的情绪,而考试这种行为也被教育机构刻意淡化,那是因为他们误解了考试的用途,在学校,考试如果是成为衡量学生智力水平,或是家长们的攀比工具的话,考试的确是不可取的。

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把考试当成一种学习工具,而非标尺的话,考试就能起到强化学习效果的作用,因为考试也是一种主动检索的过程,通过测验和考试,我们可以判断出自己知道什么,能做些什么来加深理解,事实证明在检索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越大,下的功夫越多,记住的东西也越多,这种学习效果就越持久。

倘若没有考试或检测,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在哪里,应该在哪里进行调整。深入学习就无从谈起了。

第三、 穿插练习的方式进行检索,这种穿插就是新旧知识的穿插,在任何领域的学习中,都需要有已经知道的知识作为基础,再逐步增加新的知识,将已经知道的和新学到的知识,联合运用到一个新的情景中,提取关键的概念,形成学习新知的一套心智模型,再回顾、巩固旧知识,开始下一阶段的学习,如此循环,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知识增长方式。

同时再加上多样化的练习方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一个场景中,亲自去验证,哪怕会犯错误,也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犯错误并改正错误,其实是在搭建通往高层次学习的桥梁。

第四、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会给自己出题,或者跟同伴互相出题考核,在别人交给你答案之前,先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如果我们不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检索活动,我们就很容易高估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为自己都“知道”了,都“懂得”了,是学习路上最大的坑,这样的学习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总之,学习是我们生而为人,在这个社会上的立足之本,是一个伴随我们终身的行为,倘若能从小就掌握正确的学习技能,我们的人生之路就会顺畅很多,如若我们已经错过,现在知道也还不晚,而且我们还有机会帮助我们的孩子建立正确的学习模式,停止“看起来很努力”的无用功式的学习。让学习变得更加的简单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