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吃手怎么办?心理学家的这个经典解释,妈妈们不可不知 孩子总吃手怎么解决

2022-02-28 15:37:00孕产
孩子爱吃手,可能是不少爸爸妈妈都会遇到的小烦恼。在网上搜索“吃手”,你会找到几千万个网页和若干种解释,今天真心爸妈要分享的,是另一种经典解释,它来自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约翰•鲍尔比是母爱剥夺实验和依恋理论的创始人。早年在剑桥大学攻读医学和心理学。

孩子爱吃手,可能是不少爸爸妈妈都会遇到的小烦恼。在网上搜索“吃手”,你会找到几千万个网页和若干种解释,今天真心爸妈要分享的,是另一种经典解释,它来自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

约翰•鲍尔比是母爱剥夺实验和依恋理论的创始人。早年在剑桥大学攻读医学和心理学。1946—1972年以精神病学家的身份长期在塔维斯托克诊所和人类关系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儿童和家庭精神病方面的医疗、教学和临床研究。

1951年,应世界卫生组织的邀请,约翰·鲍尔比针对孤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完成了一份报告,在报告的第一部分,他提出了一个原则:

孩子吃手怎么办?心理学家的这个经典解释,妈妈们不可不知

“我们认为,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的是,婴儿和幼儿能够经历一段温暖的、亲密的、稳定而持续的母婴关系(或者是与恒定不变的母亲替代者经历这种关系),并且在这段关系中,彼此都能够得到满足和享受。”

孩子总吃手怎么解决

由此,他展开了更深入的“依恋”研究,并最终创立了“依恋理论”。

鲍尔比对“吃手”的解说,可能没有弗洛伊德“口欲期”理论流传广泛,但作为主要研究母爱剥夺对婴幼儿、儿童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的心理学家,他基于依恋理论的解释,为父母们提供了一个更清晰的认知框架,可以帮助我们完整理解“孩子吃手”现象下的底层逻辑。

孩子为什么会吃手?

鲍尔比认为,依恋是婴幼儿的一种本能,小宝宝的依恋对象当然首先是人,并且在接触到的人中,区分出首要依恋对象和次要依恋对象。

首要依恋对象是谁,主要取决于谁在持续地照顾他,绝大多数主要由母亲照顾的宝贝,首要依恋对象自然是母亲;次要依恋对象可能有多个,通常主要是父亲、同胞兄弟姐妹。

除了对人的依恋,鲍尔比还发现,婴幼儿依恋行为,可能部分地指向非生命物体,比如对他们可能对某些物体做“非营养性吮吸”,或者“黏附”某件他珍爱的东西,如玩具、毯子、毛巾等等。

孩子总吃手怎么解决

以食物为目的吮吸妈妈乳房,被鲍尔比称为“营养性吮吸”,与此相对,不以食物为目的的吮吸,即是“非营养性吮吸”。

非营养性吮吸的首要对象,仍旧是母亲的乳房,或者母亲替代者的乳房。很多妈妈都遇到过孩子断奶后还要求含着妈妈乳头入睡的情况;一些妈妈还会遇到可能让人有点尴尬和不舒服的现象,就是有的姥姥或者奶奶带孩子时,为了安抚孩子,可能让他们吮吸自己的乳房。

当然,孩子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能吮吸到乳头,这时候,自己的手就成了最佳替代物。孩子出生后的前几周,他就可能开始吮吸自己的手指,大一点的婴幼儿累了、不舒服了、感到压力,希望寻求依恋和安抚时,也会吮吸手指。

手指也有一个替代物,就是安抚奶嘴。如果给孩子一个安抚奶嘴,他就很容易放弃吃手。安抚奶嘴在西方很早就被接受,我们经常会看到,两三岁、三四岁的西方孩子,坐在婴儿车里,还津津有味地吃着安抚奶嘴。

但按照我们国家的传统,孩子吃安抚奶嘴,似乎是不太体面的事情,所以即便孩子吃奶的时候,也给用过安抚奶嘴,但在断奶之后,就常常连安抚奶嘴也一起断掉了,于是孩子又回到了吃手。

孩子总吃手怎么解决

孩子吃手正常吗?

妈妈们很关注孩子吃手问题,主要原因是认为吃手是个习惯,既不卫生,又不得体,而且还担心孩子老吃手,会把手指头吃变形,所以从很早起,就致力于纠正孩子的吃手行为,比如给小婴儿戴上一个小手套,孩子大一点之后,只要发现他吃手,就把手从孩子嘴里拿出来,并且提醒他甚至严厉批评他。

但孩子吃手真的是不好、不正常、必须纠正的事吗?

鲍尔比认为不是。他说,“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儿童对非生命物体的依恋对他们不利”,“众多迹象表明这种依恋跟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是相互融合的”。

恰恰相反,他认为孩子对“柔软物体”缺乏兴趣才更让人担心,他援引一份研究报告说,在一家“剥夺性”(母爱剥夺)机构长大的孩子,所有孩子都没有对任何令人喜爱的拥抱物体产生依恋,有的甚至非常厌恶,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对母亲的厌恶。

吃手在什么情况下会成为坏现象?

当然,并非所有情况下,吃手都是一种健康的现象,当孩子因为某些情况的分离陷入焦虑状态时,吃手也会成为反应这种焦虑状态的一个指标。

用人类婴儿进行与母亲长时间分离的实验有悖伦理,心理学家们通常用灵长类动物,比如猴子、大猩猩、狒狒的婴儿进行这种实验。在大量的实验中,心理学家们都发现,当这些婴儿对妈妈不在场感到痛苦时,“自我指向的行为会显著增加,比如吮吸手指,用嘴和手脚摆弄身体的其他部位”。

当然,在其他可接受程度的人类亲子短时间分离实验中,心理学家们也同样观察到孩子吃手增加的情况。

这给妈妈们带来一个提示,如果孩子吃手的情况突然增加、持续时间变长,情况似乎变得更加“严重”,我们可能需要考虑,是否孩子目前正对“依恋关系”中某种对他来说不够理想的状况感到不安、焦虑甚至痛苦?

比如孩子和妈妈的依恋关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曾经经历、正在经历和妈妈的分离,或者在依恋关系中遭遇妈妈的某种拒绝。

另一种也很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如果孩子主要由姥姥、奶奶、保姆照顾,妈妈很少投入,也没有和孩子建立起鲍尔比所说的“温暖的、亲密的、稳定而持续的母婴关系”,那么孩子的首要依恋对象就可能是姥姥奶奶或者保姆阿姨,当孩子因为某些原因和她们分离时,分离焦虑就可能出现,已经过了营养性吮吸阶段的孩子,就可能出现吃手的现象,或者加剧吃手。

孩子总吃手怎么解决

这时,吃手无疑正在提示一种不大好的状况,需要父母留意了。

到底要不要制止孩子吃手?

那么,如果孩子吃手成了一种焦虑的指征,妈妈们到底要不要制止他?

鲍尔比关于母婴互动模式的解说完善了“吃手”这件事的认知链条,也提供了答案。

他认为,孩子能否建立安全性的依恋,与母亲养育的质、量相关,“回应度高”的母亲,更享受婴儿的陪伴,能够帮助孩子建持久稳定的安全型依恋,让孩子很少陷入对分离的焦虑和恐惧;而“很少回应”的母亲更容易把孩子和养育孩子视为负担,频繁地对孩子展现拒绝的态度。

他由此解释孩子“黏人”:

“若任何事情导致母亲拒绝儿童,或用分离威胁,或用不再爱儿童作为惩罚,那儿童几乎肯定变得更加粘人。”

真心爸妈认为,在底层逻辑上,孩子吃手这件事和黏人是一样的:你越不让孩子黏人,他就越黏你,你越制止他吃手,他吃手就会吃得越厉害。

相信每个被孩子吃手问题困扰的妈妈,都做过各种各样制止吃手的尝试——批评、吼叫甚至威胁打骂,效果一定让人非常不满。因为制止孩子吃手时,我们的底层逻辑完全用错了!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它们都会通过孩子身上一个一个的现象反映出来。但这些现象,都不是问题本身。如果不考虑底层逻辑、基本原理,只努力解决一个一个的现象,不但真正的问题很难得到解决,父母们反倒会陷入层出不穷的“坏现象”中,时刻烦恼、焦虑。

所以,要解决孩子吃手问题,还得从建立孩子的安全依恋、减少孩子因妈妈的各种或隐或显的拒绝态度而产生紧张、焦虑、感到压力入手。

换句话说,亲子关系,尤其是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越让孩子满足和享受,孩子因焦虑紧张而吃手的现象,越容易消失。

约翰·鲍尔比著作: 依恋三部曲:依恋+分离+丧失(套装全3册) ¥173.3 购买
作者简介:

真心爸妈(徐智明、高志宏):一对真实的爸爸妈妈,本科均毕业于北京大学,真心妈妈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育有两子,一个生于2002年,一个生于2006年。我们在这个专栏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亲身经验、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欢迎转发分享、评论、讨论、提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真心爸妈已出版的育儿书: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 ¥39 购买 育儿基本1: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 ¥29.9 购买

养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儿基本(1)》分享真心爸妈实现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情感的基本教养法则;《育儿基本(2)》,分享真心爸妈与孩子合作的理念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