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小心!喜怒无常的亲子对话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2019-09-14 12:00:04孕产
美国「三千万字计划」创办人──丹娜‧苏斯金在《父母的语言》一书中表示:「科学研究发现,当小孩与父母的互动,家长是以『不要』、『结束』、『停止』等命令句开始时,这对孩子的发展会产生强大的抑制效应。
"

美国「三千万字计划」创办人──丹娜‧苏斯金在《父母的语言》一书中表示:「科学研究发现,当小孩与父母的互动,家长是以『不要』、『结束』、『停止』等命令句开始时,这对孩子的发展会产生强大的抑制效应。」

掌握亲子对话的关键技巧,塑造孩子的学习型大脑

事实上,从我们出生那一刻起,前额叶皮质就对焦虑和威胁反应敏感。情绪化、有毒的早期压力环境,包括但不限于「负面而喜怒无常的亲子对话」,会对前额叶皮质造成不利影响,妨碍自我调整与执行功能充分发展,最终损害孩子成年后处理生活压力的能力。

举例来说,自我调整与执行功能发展不佳的孩子,进幼儿园就会产生学习困难。就某种意义来说,如果孩子的心智无法让自己安静下来,专注于课堂上的信息,那么他就无法吸收那些内容。结果不仅限制当下的学习,未来学习也预后不佳─无论孩子潜在的智商如何。

一个家庭若处于长期压力之中,口语交流是严苛的指责与威胁,孩子大脑的「避风港(haven)」变成「过度警觉(hypervigilance)」,就会持续处于防御眼前攻击的状态。有时这也被称为「战或逃(fight or flight)」反应,大脑会开启防御系统,试图保护自我。但问题在于,保护到最后大脑将失去分辨「环境是否有威胁」的能力,把所有精力都花在防患未然,以致严重影响其发展。

这种大脑成长的损失,是全神贯注于自我防卫的结果,会严重缩减抽象学习的能力,包括了学习字母和「一加一等于二」如此基本的东西。而这种损失会年复一年的加重,等孩子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只会持续落后于同侪。至于他们真实的潜质如何?我们永远不会知道。

最理想的照顾者语言,是能在孩子生命的最初数年帮助他迈向独立。一般家长会对小小孩说:「现在把玩具收起来。」而能帮助孩子轻易进入行为的更高层次是说:「我们玩完喽,现在应该把玩具怎么样呢?」

第一种说法比较容易,由「长辈」下达必须完成的命令,无须说明;第二种说法则支持孩子发展初期的自主性。研究发现,母亲对一岁婴儿平静的提出建议,而非命令行为规则;当孩子到三岁时,会展现出明显较强的执行功能与自我调整。

格拉赛娜.科柴斯卡(Grazyna Kochanska)、娜姗.阿克桑(Nazan Aksan)及其他人所做的研究也显示,若家长鼓励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向孩子解释规定的理由,以及提出惩罚的非情绪化原因,就能强化孩子的自我调整能力。这些孩子较可能彻底思考问题,而不会出现立即的反应性行为。这种思考能帮助孩子,将家长的管理风格内化为自己的「私语」,成为自身行为的基础。

与这种教养相反的另一面,是掌控型家长带来的负面影响。若家长运用压力和权威来限制孩子行为,可能会带来短期的服从;但长期下来,则会导致孩子的自我调整与执行功能不佳,成年后还可能出现严重的自制问题。

家长在吼出指令的那一瞬间,未必会思考这些话的用词或语气,可能影响孩子将来成为怎样的大人。比方说,当妈妈尖叫:「快从屋顶上下来!马上!」当下她忧虑的是孩子能否长大成人,因此就没多想其他事,孩子自我调整的问题暂时被搁置。

关于如何适度使用指令,科学的立场并不明确。事实上,科学并未将指令归类为绝对的负面。在早期,直接而明确的指令,似乎能促进孩子学习规则,发展适当行为的能力。

即使缺乏绝对的科学根据,以下叙述也应无庸置疑:对所有孩子来说,温暖、关怀备至、敏锐响应的环境,是最为理想的;充满压力的有毒环境,则是负面的,会抑制执行功能与自我调整的发展,对孩子现在及成年后的生活造成影响。

本文摘自《父母的語言:3000萬字,給孩子更優質的學習型大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