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爸妈,你们能别逼我学习吗?父母逼迫孩子学习时,应该注意什么?

2022-01-23 12:58:39孕产
已经习惯了督促孩子学习的家长们都知道,孩子不逼是不会主动学的,而那些有成就的孩子都是逼出来的。


已经习惯了督促孩子学习的家长们都知道,孩子不逼是不会主动学的,而那些有成就的孩子都是逼出来的。然而,孩子成绩在“逼出来”的过程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一旦父母完全无视这些细节,即便能将孩子逼成“高考状元”,但孩子也会因为过度逼迫留下心理问题,造成这些本来该给予更多期待的孩子,往往毕业后没有太大的成就。

“妈,你能别逼我了吗?”东东不明白,为什么每天都要学习,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他感觉自己快疯了。“你以为我想逼你吗?你以为我不想清闲吗?你以为看着你学习难受的样子,妈妈不心疼吗?”看着孩子愤怒、委屈的样子,东东的妈妈很无助的坐在床上哭了起来。这一幕,每月都在上演,甚至有时每隔两周就会有一次这样的争吵。

东东给妈妈擦着眼泪,“妈,对不起。”东东哭着,却哄着同样在哭的妈妈,这一幕有些滑稽,但在东东和母亲之间似乎成了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妈,我真的太累了,我真的有些受不了了,我只想有一些属于我的时间,让我缓一口气,能歇歇。妈,我真的好累、好累。”东东一边哄着母亲,一边说。母亲一把搂住儿子:“妈知道,妈知道你累,妈你知道你很委屈,妈知道,妈都知道。”母子的对话到了这里,似乎再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东东知道,妈妈之所以逼自己学习是为了自己好,可自己实在太累了,只想歇一歇。但东东知道,即便自己再吵、再闹也于事无补,该来的总要来,写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补习班,还有排的满满的测试题。这就是他的生活,一名高二生永远逃不掉的生活。这一次哭完,妈妈还会继续逼他,他还要继续忍受着、努力着学习,直到下一次崩溃,直到自己和妈妈像今天一样抱在一起哭着。东东不明白,人生有很多出路,又不是只有学习一条路,为何父母要逼着自己一定学有所成?东东很想知道,只要学习好、成绩好就一定能成才或是发财,成为人上人吗?或许这些答案,只有等东东长大,甚至再过上十年、二十后才会明白,为何父母要逼孩子。

一、父母为何要反复逼孩子?理由并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


① 学习是父母能为孩子提供最保险的捷径。

父母之所以逼迫孩子,是因为父母知道学习是孩子未来最保险的捷径。无论孩子将来做什么,从事哪一个行业,只要孩子有一纸文凭,他们就能凭借这张文凭自给自足,有能力开始独自面对生活。在这个基础上孩子再想做什么、对未来又有怎样的规划,这些都可以让孩子自己重新决定。在某种意义上,文凭就是一种资格,让孩子能够有更多选择的资格。可以选择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甚至更伟大,为社会做出更多杰出成就。也可以选择平凡,像最普通人一样朝九晚五,但不会饿到,甚至小日子过得美满、幸福。

这一切全拜一张文凭所赐,孩子才有选择的余地。相反,如果没有文凭,孩子可能处处碰壁,连稳定的生活可能都困难,又谈何梦想和未来。父母正是看到这一点,才越发相信,学习才是孩子最保险的捷径。


② 成绩能让孩子在未来生活中少一些麻烦和歧视,拥有公平的机会。

成绩、文凭除了给孩子未来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一纸文凭还能给孩子未来生活省去一些麻烦和歧视,给孩子一个公平展现自己的机会。这是一个看成绩、讲文凭的社会,文凭高自然会被人高看一眼,而很多行业都有最基本的文凭要求。

有时人生不一定一帆风顺,有时需要低下头打工熬过难关,这时候一纸文凭能让孩子顺利的找到一份相对理想的工作,也能让孩子被大多数工作所拒绝。即便在工作中,文凭的高低常常伴随着升迁。哪怕能力很强,有时就因为文凭不够,就错失了进一步被重用、锻炼的机会。这一纸文凭,有时候能让孩子在人生职场上步步不落人后,也能使孩子遭遇一步错、步步错的无奈和绝望。可以说,成绩、文凭不仅能给孩子省去麻烦、避免歧视,更是孩子能否得到公平的竞争机遇的保障。


③ 文凭证明了孩子比别人付出更多。

什么都可以作假、说谎,但文凭不会说谎,它能证明孩子比其他孩子付出的更多,对待学习也更努力、认真。可能有人会反对说,文凭也可以造假。那时过去,在文凭查不到的时期确实可以造假,但在如今更加开放、公开的信息时代,你能考上什么学校,毕业文凭的真假,都可以通过网络查到、确认。所以,文凭起码证明,孩子付出了很多,他们有资格得到奖励。

二、孩子在逼迫中学到了什么?


① 学习成绩好坏,考验的是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有什么重要的?格局低的人,把成绩看做学习,认为学习不就是比成绩吗?死记硬背的知识,学的再多,又有什么用?而且很多学到的知识,成年毕业后根本用不到,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其实不然,学习成绩的好坏,不只是纸面的知识。学习好坏本身,其实就是在考验孩子解决有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将,学习考验、锻炼的是孩子直面问题的勇气、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还的孩子,更善于解决问题。相反,很多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很可能是那些遇到问题总是逃避,不敢面对也不愿背负责任的人。


② 学习成绩的背后,磨练的是孩子最基础的能力。

学习不只是纸面上的成绩,学习过程其实还磨练着孩子最基础的能力。比如说,能坐住、静下心学习的孩子,长久下来磨炼出的是耐性、毅力,培养出的是沉稳的气质,在工作中应对事物会更稳重、妥当、周密。这样的孩子,无疑更可信。这些基础能力的锻炼,是学习过程中孩子最大的收获。一个学习出色的孩子,通常一定具备忍耐力。这些基础能力会让孩子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工作生活里,都表现出优秀、可靠的一面。

③ 学习成绩反应的,是孩子对待事情的态度。

此外,学习成绩的好坏,更像是孩子对待学习的一种态度。郑重对待学习这种态度可不仅仅能用到学业上,孩子长大后的工作、生活,包括与恋人谈情说爱,结婚后对孩子的抚养,都与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有关。优秀的态度,能让孩子郑重而妥善的处理好一切,相反糟糕的态度会让孩子的学习、工作、生活也变得一团糟糕。所以,学习成绩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很可能代表着孩子对待任何事情的态度到底是好还是坏,这一点对孩子未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三、逼迫孩子时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应当注意什么?


① 逼迫孩子过程中,造成的安全感缺失后患无穷。

逼迫孩子的过程,最应该注意的是孩子安全感的丧失。一旦孩子在逼迫过程中不断流失掉安全感,孩子的未来会后患无穷。首先,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不敢尝试。其次,在面对挫折和压力的时候,孩子更容易崩溃。最后,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常常会无助、迷茫,找不到努力的理由和方向,陷入混乱与挣扎中难以自拔。

如何保证逼迫过程中,孩子不丧失掉安全感?说起来简单但也难,简单的说,就是父母要陪孩子一起面对,该如何就如何。对孩子的打骂只针对孩子当下做的事情,不能针对孩子的性格、人品进行辱骂。像是“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蠢儿子?”、“考成这样还不努力学习,你要不要脸了?”这些话不要说,说多了孩子注定没有安全感,甚至会成为低人格、低自尊的孩子。即便成绩上去了,未来孩子的成就也不会很大。甚至万一孩子成就非凡,羞辱下长大的孩子很可能存在反社会人格,这一点绝不夸张。


② 逼迫孩子过程中,孩子压抑绝望的情绪伴随一生。

其次逼迫孩子过程,要小心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压抑、绝望情绪。想要改变这一点,除了不能羞辱孩子的人格、人品之外,还要适时的给予孩子肯定而不是虚假的赞美。针对孩子的努力、所做出的言行给予肯定,像是“今天你写作业时,一直比较专心,一趟厕所都没有去。作业也比正常时间省去了一个小时,你今天的表现不错,爸妈都看到了。辛苦了,儿子。”这样的话,就是肯定,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付出和努力爸妈看在眼里,这比夸孩子“作业写完了?真棒”更能令孩子有动力修正言行,继续得到父母的肯定。

③ 逼迫孩子过程中,孩子可能彻底崩溃。

最后,逼迫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父母要留意孩子是否处于崩溃边缘。每一个孩子承受的心理压力都不同,对此父母要心中有数。总的来说,当孩子身心压力过大时,父母需要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还有最重要的体能。如果孩子精神压力很大,加上休息不足、睡眠不够,那就很容易崩溃。此外,如果近期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像是家中的事情或者考试等等,让孩子经常熬夜,造成精神困顿,这时候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会很低,建议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因为此时孩子崩溃的底线会更低,很容易因为一句稍稍过分的话就彻底引发孩子内心的全面崩溃。这些细节,父母一定要留心。

四、二十年后孩子会感激父母还是恨父母的关键在于什么?



① 孩子感激的是父母的逼迫,恨的是父母的一些方法。

当二十年过去后,孩子回顾当初父母对自己学习的逼迫,是爱是恨?孩子会感激父母的逼迫,因为没有逼迫,也许就没有孩子二十年后顺顺利利的后半生。可是,若孩子想起父母逼迫的一些方法,很可能依然心中不舒服,甚至是怨恨父母。因为在孩子看来,成就是一回事,可那些痛苦的记忆同样深刻。

功过不可相抵,孩子因为感谢父母的逼迫,会选择尽孝、给父母养老。但也会因为父母当初一些过分的做法,孩子选择从不原谅父母、不会亲近父母。这一点,父母要清楚,因为很多情况下直到父母离世,孩子才真正恍然清醒,一场哭泣后才真正原谅了父母。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当初父母逼迫孩子时,用的手段、方法有些过分了,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甚至叫做业障心魔。

② 孩子感激的是今日的成就,恨的是有了成就但从没有快乐过。

很多孩子会感激父母当年的逼迫,因为今天的成就离不开那时的逼迫。但很多孩子心底也会怨父母,因为当年父母逼着自己学习的过程,让孩子丢掉了安全感。如今孩子生活上丰衣足食,可在精神层面上,孩子从来没有快乐过。不要问孩子为什么不快乐,也不要拿如今孩子物质、事业的成就试图说服孩子,他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有何不快乐?总之,孩子真的感觉不快乐,没有一天真正的快乐过,因为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当年的那场逼迫学习中,被父母“肢解”的支离破碎。由此,父母需要再次反省,自己逼迫孩子的方法或许可以实现满意的结果,但对孩子的伤害又是“多少”?


③ 孩子感激的是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和爱,恨的是自己从没有感受到过爱。

孩子会感谢当年父母逼迫自己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孩子也清楚父母是爱自己的。可是不知道为何,回想当初,包括现在,孩子感受不到爱,也不懂得如何爱别人。没错,父母逼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是爱孩子的表现,不然何必把自己搭进去,付出那么多精力、时间和财力,这一切难道不能证明自己爱孩子吗?

理性上确实如此。可感觉上,孩子从来没有感受过那份被爱的满足、温暖。换句话说,父母给予他们的爱,是逼迫、是强硬,是冷冷的感觉。一份“低温”的爱,让孩子不曾感受过爱,也不知道如何爱别人、爱自己的孩子。或许,这是父母从没有想到过的,需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给孩子的爱到底是温暖的还是有些冰冷、无情的,因为那时的孩子只是孩子,他们还很小。

有成就孩子都是“逼出来”的,可孩子最终是爱父母还是恨父母,是快乐还是悲伤,却不是成绩、成就这些功名利禄能够弥补的。所以说,父母逼孩子学习没有错,但还是尽量注意方法和方式,不要最终成就了孩子的物质、功名,却毁了孩子的精神、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