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特别乖巧懂事?父母要警惕:那并不是最真实的孩子

2022-01-10 23:01:08孕产
最近听到一位宝妈的倾诉:上周末,我和小宝爸爸一起带着小宝去做手工制作,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因为两个人分工不明确,我就有点生气,声音稍微大了点儿,却发现小宝偷偷抹起了眼泪,却装作揉眼睛的样子,不想让我们发现。回家后我问小宝:“下午手工制作的时候是不是哭了啊?

最近听到一位宝妈的倾诉:

上周末,我和小宝爸爸一起带着小宝去做手工制作,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因为两个人分工不明确,我就有点生气,声音稍微大了点儿,却发现小宝偷偷抹起了眼泪,却装作揉眼睛的样子,不想让我们发现。回家后我问小宝:“下午手工制作的时候是不是哭了啊?是不是妈妈声音大了吓到小宝了?”耐心询问后,小宝才回答:“没有,我只是让不想你和爸爸吵架。”很多次,我都能看到感觉到孩子在看大人的脸色做事,大人的每个情绪波动,小宝都能够敏感的感知到,即使不是因为他,孩子也会认为是自己的错。

会看脸色的孩子就是这样,他们过分的重视别人的眼光和意见,他们很难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经常将焦点集中在外部的世界,从而忽略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类孩子经常忽略自己,内在价值感比较低,经常压抑自己的需求迎合他人。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讨好型人格的孩子,着实令人心疼。

心理学家HarrietBraiker在《讨好是一种病》一书中提到:“关于讨好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很多人会觉得它是一种良性的心理状态,毕竟看起来,被当做好人总是不错的。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的取悦他人,而是无法控制地讨好他人,下意识地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上瘾。”

孩子成长过程、性格方面的形成,很大程度会受家庭和外界环境的影响。那么影响孩子讨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原因

1. 内心的恐惧和不自信

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讨好型人格,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内心的恐惧还有内心不自信。一个幼儿在很难独自面对和承受自己的孤独感,内心不自信的时候,就会选择刻意的做些什么来迎合的期望和需求,从而能够获得父母的关注和赞赏。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希望父母对自己多一些关注、陪伴和表扬,像小时候特别懂事的孩子,他们总是会用自己的懂事换取父母的表扬,即使他们内心并不是这样想的。孩子之所以会喜欢别人的表扬和安慰,改变自己的行为,努力去取悦和迎合父母的标准,往往是因为没有足够正面积极地认识自己的内心,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害怕父母会否定或者不喜欢他们,对自己的不自信造成了孩子的这种不准确的自我认识心理,从而形成讨好型人格。

2. 严格压抑的成长环境

讨好型人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孩子的成长环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也最亲近,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父母从小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从小处于高压生长环境的孩子也会不自觉地形成讨好型人格。

孩子在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爸爸妈妈笑脸相迎;下次考的不好了,爸爸妈妈就各种批评和责备,给孩子灌输一堆大道理……出于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孩子会为了让父母高兴逐渐学会妥协,在这种过度严格压抑的家庭环境的教育下,父母得到的只会是一个表面上喜欢学习、听从父母安排的讨好型人格类的孩子,而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会被这种讨好型人格所压抑。

3. 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却忽略自己

讨好型人格类孩子在自我的成长过程中过于在意别人的感受和评价,却常常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读者来信说上幼儿园小班的女儿,自尊心特别强,做事过分小心翼翼。中午吃饭,老师没有批评她吃饭慢,一看到老师过来就说“老师,我在加油吃饭”;下午睡觉别的孩子都老是要拍拍才能入睡,而女儿会说:“老师您每天很辛苦、很累,不用拍我了”,但眼睛里却满满都是渴望老师拍拍。刚上幼儿园,别的小朋友都在哇哇哭,她反倒在一旁帮着老师安慰大哭的同学。班主任给孩子的评价是:从教二十年没见过这样的孩子,不哭不闹、会看脸色、会讨好人,小小年纪这样太辛苦了,压力会很大……

了解了讨好型人格类孩子的原因,那么讨好型人格类孩子的大致特征表现是什么呢?

二、讨好型人格的特征

1. 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没有主见

讨好是一种对自我不自信、依赖他人的表现,具有讨好特征的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抬高对方、贬低自己,在语言和行为举止上小心谨慎。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往往对自己缺乏一种正确的认识,在交往中缺乏自信、没有主见、做决定时畏首畏尾,从而在集体或社会中经常会被强势的、个性突出的人左右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2. 不敢发出请求,很难拒绝别人

青年作家蒋方舟蒋方舟自曝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一路在赞美和荣誉中成长,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害怕跟任何人产生冲突和矛盾。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她始终都扮演着讨好别人的角色,只有好好学习,父母和老师才会喜欢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导致后来在职场、亲密关系中,她也深受其害。最严重的一次,恋爱对象打电话过来骂她,没做错事的她对着电话道歉了两个小时,挂了电话后对方又不断的打来,看着满屏的来电显示。她即便已经生气到发抖,也不敢打过去跟对方说一声:别再打来了,我生气了。

会看脸色的孩子也是一样,他们过分的重视别人的眼光和意见,总是害怕被拒绝被讨厌,于是很难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经常将自己的注意集中在外部的世界,从而忽略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需求,也很难勇敢的拒绝别人,哪怕是别人提出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也很难出言拒绝。

3. 时常委屈自己来成全他人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会违背自己的意愿按照别人的想法去行动,一味地委曲求全,从而丧失自我。这类孩子很少去求助别人,总是会害怕麻烦别人,所以时常会委屈自己来成全他人。

精神病学家阿德勒曾说:“人是需要一种尽管被讨厌但还是敢于做自己的勇气,这样才可以逃脱无法做自己的羞耻感,获得真正的幸福。”那些擅长看脸色的孩子,缺少的真是这种被讨厌的勇气,而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从小培养孩子做自己。

三、怎样改变孩子的讨好型人格,让孩子做真实的自己

1. 帮助孩子端正认识偏差,树立正确观念

错误的行为,往往是错误的认识衍生出来的。拥有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往往觉得自己无足轻重,习惯在意他人的需要和感受而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父母需要正确引导和帮助孩子树立对自我和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也是被需要的,和别人是相同的,并没有差别。家长需要教育孩子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想法并不是自私的,每个人都应该忠于自己的原则,尊重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和想法。

2. 学会合理性自我表达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弟弟从小就敢于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姐姐从小被教育要谦让,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总是不敢争取。于是出现了长大后的姐弟俩发展截然不同:姐姐长大后事业发展困难重重,弟弟按照自己的意愿成为了一名导演。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姐姐因为从小被教育谦让,不敢争取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敢合理的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从而造成了今后事业发展的阻碍。

所以父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该多鼓励孩子关注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让孩子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试着从一些小的娱乐活动中培养孩子坚持自己的需求。比如,父母可以列举一些有利于孩子发展的活动如运动、益智游戏、书法艺术等方面的活动让孩子进行自主选择,而不是大包大揽给孩子报各式各样的班,让孩子在自我的选择中学会合理表达自己,说出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和想法,让孩子明白自我发声的重要性,帮助孩子学会合理性自我表达。

3. 认识自己比讨好他人更重要

讨好型人格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不够深入和透彻,父母需要帮助孩子正确的了解和认识自己,让孩子知道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比如,在孩子总是察言观色,看大人脸色做事时,父母可以适当地和孩子进行一些沟通,可以通过真心话大冒险等类似的活动借助外界的契机让孩子对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当孩子在集体中遇到问题,父母要做的就是耐心地帮助孩子分析集体生活让孩子了解集体的概念,告诉孩子正是因为人们的不同世界才会变得五彩缤纷,多姿多彩,让孩子了解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和请求,从而帮助孩子更好的认识自己和外界。

4. 做真实的自己才最有力量

喜欢取悦别人的人往往内心是最脆弱的。如果孩子能够拥有一颗强大的,温暖的内心,能够时时刻刻获得来自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的滋养和支持,那么他们就不会在外部世界中迷茫,不会被别人的评价和看法影响,就能够坦然的接受无论是外界的赞美还是贬低。孩子在拥有了来自自己内心的力量之后,就不会再害怕孤独,也不会陷入迷惘,不会在任何人面前紧张失措,只会坚定而果断的做自己。

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能够给孩子做自己提供强大的动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足够的爱和陪伴才能够让孩子拥有做自己的勇气,每一个问题孩子都有童年时期父母缺席的烙印。父母给孩子的足够的爱能够帮助孩子有勇气去面对一切的外界,经常给孩子鼓励性的语言,让孩子不要害怕,勇敢的说出自己的心声。比如,当孩子有了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时,父母需要借助适当的时机鼓励孩子勇敢的说出心声,做真实的自己,让孩子在父母给予的爱的沐浴中成长,孩子才不会去过度地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陪伴,给予孩子爱的力量,让孩子拥有面对一切的勇气,勇敢地做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