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早教育儿知识1-3岁 1-3岁小孩可以喝酸奶?

2022-10-10 07:03:20孕产
早教育儿知识1-3岁,如何教育2-3周岁的儿童?以身作则 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模仿力惊人 你的一言一行将会影响到你的孩子。如果想让孩子优秀,那就要为孩子尽可能的创设好的环境和好的行为习惯。如何在家中进行1——2岁幼儿的早期教育孩子的教育是个漫长的路,大方向可以从以下几点:
1。父母的言传身教,他们是孩

如何教育2-3周岁的儿童?

以身作则 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模仿力惊人 你的一言一行将会影响到你的孩子。如果想让孩子优秀,那就要为孩子尽可能的创设好的环境和好的行为习惯。

早教育儿知识1-3岁

如何在家中进行1——2岁幼儿的早期教育

孩子的教育是个漫长的路,大方向可以从以下几点: 1。父母的言传身教,他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2。原则性的,决不能对孩子让步,没有年龄段,从孩子出生开始。很多人对这点可能不理解,但很重要。每个孩子来这世上,都是一张白纸。第一次对他们来说,印象最深、影响也最大。这是的他们不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是对、什么不对。不要因为小,就不说他们,一旦习惯养成,我想,不说大家也明白结果。 3。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多动手,即使失败也要激励孩子勇敢的再来。这样可以拓宽孩子的思路,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2-3岁就可以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了。 4。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范围要广。2-3岁时开始,从彩色儿童读物开始,每天花1-2个小时(至少半小时以上),陪孩子读。刚开始,孩子有可能不会集中精神,不用管他,你还要耐心讲,慢慢的就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5。有声教育。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你把音乐打开(民族、通俗、轻音乐、流行乐等,不易太激烈,给孩子一个平和地环境)或音乐故事等,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会潜意识的接收它们的。音乐教育,从胎教就可以开始,但不宜大声,感觉像远处飘来的就行。因为孩子的耳膜出生时,还没有完全发育好。 6。良好的作息时间。 7。良好的饮食习惯,荤素合理搭配。 8。适当的运动,根据孩子的年龄段,安排不同的内容。 9。不宜太娇惯孩子,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教育我想就是育人,既然育人,就是首先要教育孩子怎样做人。也就是说德要好,这也回到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教育上了。要培养孩子与人正确地交往、尊重他人、懂得帮助他人、团体的一种协作精神。这样才能成为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

早教育儿知识1-3岁

1-3岁小孩可以喝酸奶?

如果你的孩子(1-3岁)每天喝150毫升酸奶,就等于满足了他全天生长发育需要的1/3的能量和钙质。酸奶和人奶很相似,容易消化,特别适合于消化系统不成熟的婴幼儿。

早教育儿知识1-3岁

三岁宝宝的教育

呵呵,刚才回答了一个两岁宝宝的问题,其实两岁和三岁的宝宝在早教的注意事项上很类似。
首先,家长要明白,孩子在这个时期,特别需要父母的情感支持,因此父母不要强制要求孩子“不准干什么”和“必须干什么”,而是要给他们一些选择机会。“比如给孩子补充维生素,不要简单地命令他们吃苹果,而是将香蕉、苹果、橘子、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的水果摆在孩子面前,让他们自行选择。”假如他们选苹果后又变卦了,家长也别急,因为这是孩子在学习如何做抉择。
其次,可以和孩子平等地进行“条件”交换。闫琦举例说,如果孩子在大风天非要出门,但又不想戴帽子。此时,家长就可以这样跟孩子说:“爸爸妈妈都答应带你出门了,你是不是也该答应我们戴上帽子啊?”给予孩子尊重,也教会他们尊重别人,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家长要学会让步。闫琦建议父母们,如果孩子的行为与父母意愿不一致,但孩子也不会因此而遭遇危险、疾病等,最好能让孩子自己做主,父母没必要强加干涉。
这里有点参考资料 http://www.172by.com/english/79.html
希望能帮到你。

如何办一个0到3岁的早教班?

办班也早了点吧 ···

一般这么小的孩子 父母都是在家照顾 顺便教些简单的知识(学叫爸爸妈妈 学走路··)

要说办班 我看是帮人照顾孩子(老师就是'保姆''了) 不过现在的年轻人都要工作 孩子有托管也不错··

个人观点····

0-3岁的宝宝需要早教吗?早教真的有用吗?

看你的及配偶的倾向啦!而且如今市场上的早教是很多的,无可厚非早教还是有一定用的,因为很大程度上奠定了孩子的一些基础。比如有次去旅游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宝妈带着自己三岁多点的女儿到处旅游,有幸相交也发现她的女儿从一岁多点开始她妈妈就开始培养她的一些好习惯,这算是早教吧!小姑娘很有主见而且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听她妈妈说在家的时候经常穿她妈妈的衣服和鞋子,她妈妈就从这方面引导她的审美搭配,以至于她会表达她出门时穿着的搭配意见让妈妈帮忙!这个我觉着很好,对我来说早教有用,但要知道如何早教而不是盲目将宝宝送到早教的机构中,早教这个坑很深需要很多时间来摸爬滚打有兴趣可以找一下这类的资料拜读一下。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宝宝来定怎样去做早教,而且据儿童心理学上说的,宝宝1到3岁是构建认知的初始阶段也是构建性格的开始阶段很关键的。希望能帮到你

3岁半的孩子都会些什么知识啦?

至于你说学东西快不快,那要看他是否感兴趣,他喜欢的,就学得快,他不感兴趣的,当然注意力分散,而且还特别排斥。
当然,每个孩子他所获得的知识是不一样的,有的在这方面获取比较多,就比如说认字,有的孩子可能已经认识几十个或上百个字,而有的孩子在数学方面比较擅长。还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妈妈也不要太和别的孩子比较。再说,每个孩子的发展时间表也不同,有早,有迟。就说我的孩子学说话,两岁三、四个月才会说话,当时很多人都还说他这么大还不会说话,言下之意说他是不是。。。。那事实呢,我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但不会比早说话的孩子差,甚至表达得比他们还到位。因为他一旦开始说话,别说蹦字,连蹦词都不多,就直接蹦句了。
不过,有一点,不知道妈妈是否有给你的孩子经常讲故事的习惯。我觉得我的孩子他这一点好,他已经养成了睡前听故事的好习惯,我认为这是为他以后大一些培养爱阅读的前奏。当然我不知道你的孩子是否有这个习惯,如果有了,那么这就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没有,妈妈不妨试试与他一起讲故事。但是一开始你给他讲的时候,也不是那么顺利,他会开小差或是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小问题,所以要有耐心,一定要坚持,最终他会很认真地听你讲,并且会问一些非常可爱或可笑的问题。

宝宝1岁4个月是否上早教课堂?

只在心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不够的,再真诚的心意,再美好的愿望都必须付诸实践。不去实践,理想只能是梦想,对宝宝的教育也是如此。从宝宝一出世就安排合理的早教,宝宝生长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育重点和方法,这对父母来说是一种责任,对孩子则是一生的幸福!   许多父母对早教重视不够,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主要原因是父母觉得孩子还小,没有必要进行教育。研究表明:人的脑神经细胞大约在140亿个左右,大多数在3岁前就形成了。新生儿出生后大脑已经发育完备,具有反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可以开始早期教育。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很小,但是他们已经具备了接受教育的能力。这个阶段的教育很重要,孩子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对孩子教育和开发得越早,越有利于潜在智能的发挥,而开发和教育得越晚,越不利于潜在智能的发挥,儿童生来具有的潜在能力越难以展现。如果父母能够重视早教,尽早地让孩子接触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说是对孩子一生健康成长的贡献。   只不过在这个阶段需要给予的教育不是通常所说的“知识教育”,而是适合他们生长发育的能力教育。比方说在孩子学说话的时候,可以通过合适的小游戏对孩子进行刺激,帮助他们更快地学会说话。在平时,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父母非常重视孩子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冷不冷,热不热等,却很少有人认真地思考过孩子在各阶段的发育特点与潜力。孩子从出生开始,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相应的早教内容和方法,只有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把握不同时期的重点,才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促进孩子智力的开发。   1. 1~3个月:这一时期的宝宝的接受能力不是很明显,训练的重点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先天反射,另一方面还要尽早建立后天条件反射,如定时喂奶、定时解尿、定时入睡等,越多越好。也要重视孩子听觉和视觉的训练,让孩子听各种不同的声音,看各种色彩鲜艳的东西。   2. 3~6个月:这个时期宝宝比较好动,训练重点是手的抓握能力和全身运动的功能。如让孩子伸手抓取玩具。也可以进行撕纸训练,纸张要用比较脆一些的纸,那样的纸更容易发出声响,妈妈先进行演示,让孩子进行撕纸。另外,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最好多用一些单音节的发音词,比如啊、哈、哇等,说的时候尽量拉长语调,这样宝宝学起来就更容易些。   3. 6~9个月:训练重点是练习翻身和爬行。在训练翻身和爬行时,父母要想尽办法激发宝宝的兴趣,比如可以先在地上一边爬,一边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宝宝跟着爬的时候要和宝宝一起爬。   4. 9~12个月,这个时候宝宝可以学习走路了,因此要把训练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独立站立和行走的能力上。父母可以帮着孩子走路,慢慢地增加松手的次数和时间,孩子跌倒了不一定是坏事;还要注意和孩子的交流,使宝宝学会说“爸爸”“妈妈”等简单的词语;可有意地培养宝宝对事物的感知和认识能力。   5. 1~2岁:训练重点巩固、强化宝宝的肢体动作机能,加强宝宝走、跑、跳等动作的灵活性。这时父母可以多放手,使宝宝能更长时间的独立行走,偶尔摔一下,对宝宝学步不是坏事。给宝宝一些画笔,让他们尽情地去表现,不要刻意规定画什么,让宝宝随心所欲地涂抹,拓展他们的想象力。   6. 2~3岁:在这一阶段要多和孩子交流,重点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比如“你好!”“我要……”“妈妈,再见!”。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学会了翻书,所以有空就多拿一些书给孩子玩,培养孩子对书的亲密感。   7. 3~4岁:这阶段的宝宝的训练重点在于记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父母要进一步加强宝宝语言能力的训练。有时间就说,还要多说,不要总是重复相同的话,增加宝宝的词汇量;同时要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玩耍,逐渐建立起生活和行为的规范。   身为父母,必须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的特点,日常与宝宝进行的交流接触、游戏以及训练,必须符合他们的生长发育特点,拔苗助长的做法将徒劳无功,事与愿违。父母唯有加强相应知识的学习和应用,科学地实施早教,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此外,对孩子进行早教,还可以及早发现“问题宝宝”。如果孩子有以下表现时,父母就要多留心了:   1. 睡眠过多,看起来非常乖巧,整天昏昏欲睡,不吃、不闹、不哭,过于安静。   2. “惊厥”样点头,拥抱状抽搐,或者哭的时候声音尖、直,无声调变化。   3. “外貌特殊”,多见于遗传性疾病,这一点比较容易观察出来;氨基酸代谢异常的宝宝面容发黄无光、发际很低、额径较狭,有通贯掌及小手指分节缺少等异常外貌。   4. 宝宝没有食欲、吸吮无力、喂奶困难、易吐奶;很晚才学会笑,对周围环境也不注视,不理睬;对声音不敏感,对玩具无兴趣;流口水,1岁以后仍不停止;幼儿期有无目的、过多的活动等。   如果发现了“问题宝宝”,就要及早地医治或进行相关的强化训练,以防给孩子以后的成长带来不良影响。此外,相关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孩子实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