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4岁女儿因同学插队在幼儿园崩溃大哭:原来是秩序敏感期在搞怪

2021-12-15 00:17:03孕产
所有文章均为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刚才睡觉前,关了灯和女儿例行公事的躺在床上,一起聊聊今天幼儿园发生什么开心的事情。没想到女儿默默地回答我说:“妈妈,你不知道,我今天在幼儿园里又哭了。”虽然黑着灯,但是能想象出女儿那委屈的小表情。

所有文章均为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刚才睡觉前,关了灯和女儿例行公事的躺在床上,一起聊聊今天幼儿园发生什么开心的事情。

没想到女儿默默地回答我说:

“妈妈,你不知道,我今天在幼儿园里又哭了。”

虽然黑着灯,但是能想象出女儿那委屈的小表情。女儿今年4岁,在幼儿园里上中班。在我看来她是一个非常乖巧的孩子,一般不太爱哭。

我转过身去,想靠她近一点,轻声地问她:

“是谁又惹我们宝贝生气了呢?”

女儿一听我好像站在她的一边,立刻十分兴奋又激动地告诉我:

“妈妈,今天下午上篮球课站队的时候,艺艺插队,直接站在我前面,我很生气,就哭了......”

听她说一完,还没等我回话,躺在旁边的老公直接说:“哎哟,我还当多大点事儿呢!”

女儿接着不高兴了,非常生气地说:

“爸爸你知道吗?她不能插队,我们都是站好的!有固定位置的!”

我赶紧接话:

“真是的,艺艺小朋友怎么能乱插队呢!?太过分了!”

女儿听我这么一说,非常开心,她接着告诉我:

“我哭得可惨了,马老师安慰了我半天,也批评了艺艺!”

我赶紧抱了抱4岁的小女儿:“好了好了,别难过了,快睡觉吧!”

女儿“嗯”了一声,非常开心地睡着了。

我非常理解女儿的这种心情,这种情况可能是“秩序敏感期”的表现。当我告诉老公女儿之所以有这种表现,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时,老公随口问了我一句:

到底什么是“秩序敏感期”呢?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曾经提到:

孩子在0~4岁这一时期是对秩序敏感的时候,因为他们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帮他们认识事物熟悉环境。

所谓秩序感,就是人对秩序的感受和追求。

一方面表现为和谐、有序所带来的一种愉悦、兴奋和舒服;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当人消除与混乱无序时所产生的焦虑、恐惧和急切寻求改变的情绪体验。

“秩序感”是人对于事物的空间布局存在形式、归属或是事件发生的顺序和谐、有序的要求,特别是学前期(2-4岁的孩子)的孩子,就会处在这样一个敏感的内心世界里。

这类孩子对于家里的物品的方位、对做事情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物品的归属等等都会非常的感兴趣,并且对这些事物形成一种先入为主刻板的秩序感,并且认为这种秩序是不可以更改的,过去形成的记忆模式是这样,现在也必须是这样。

孩子为什么会产生“秩序敏感期”呢?

人就是秩序的生命体,这样的生命体特征,使秩序感的发生成为可能,正是这种生命的秩序要求人们避免混乱,追求有序。

因为只有面对秩序的时候,人的内心各种的心理功能才能够和谐的运转,生命的结构才会与外界秩序结构发生同构和契合,从而产生愉悦、舒服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生命的安宁和发展,这是秩序感的心理发生机制。

秩序感对于孩子的成长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1、有秩序感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蒙台梭利说:良好的秩序感既是孩子生命的需要,也是安全感的需求。

由于孩子年纪比较小,所以他们习惯于生活在比较熟悉的环境当中,对于自己所熟知的环境甘之如饴,表现出非常愉悦的情绪。

可是一旦每天生活熟悉的环境发生了微小的改变,孩子就会出现不安、焦虑的情绪。甚至还有一些孩子一到新的环境就会哭闹不已,其实这只是孩子秩序感受到挑战的一种表现。

2、有秩序感会让孩子懂得遵守规则

孩子对于秩序感的追求,其实也是让孩子正确认识世界的一个过程。在孩子生命的初期,是孩子建立规则意识的萌芽阶段,也是对于孩子塑造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的一个基础表现。

比如,我的女儿认为她的水杯就一定要放在暖壶的旁边,而且只能她自己喝水。如果她没有喝完的水我顺势喝光,她就会非常生气懊恼。因为我破坏了她的规则,扰乱了她的秩序。

3、有秩序感会让孩子生活更有条理

自从发现女儿有“秩序敏感期”以后,我们经常会尊重她的“秩序感”:

穿过的鞋子一定要放到鞋架上看过的绘本一定要放回书架上玩过的玩具一定要放回玩具箱内家里的垃圾一定要扔进垃圾箱里.......

这一切看似“执拗”的举动,却让孩子越发的有条理性,家里也变得干净又整齐。省去了家人整天跟在孩子后面收拾,更加锻炼了孩子的有条不紊,让孩子非常有成就感,特别期待我们对她的夸奖。

4、有秩序感会让孩子学习更加专注

很多上小学的家长经常会反映自己的孩子专注力差,无法长时间安静地坐下学习。还有些家长反映孩子边做作业,喜欢边玩玩具或是边抠手指头,总是无法专心的写作业。

其实这些情况是可能是因为孩子在幼年时期的秩序感被破坏,比如孩子想要把玩具放回玩具箱时,家长认为没有必要。

孩子在按照自己的想法或原则做事情的时候,往往被家长认为是无理取闹,并且会批评,甚至责罚孩子。这种状况往往破坏了孩子的秩序感,导致后续学习或是做事的专注力下降。

以上说了这么多秩序敏感期会对于孩子成长的好处,但是很多家长对于孩子在2~4岁秩序敏感期出现的一些表现依然非常抓狂,感觉无从下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应对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呢?

1、家长先和孩子制定规则,让孩子来遵守

蒙台梭利认为:如果成人未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有序的环境,孩子便缺少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认知,当然孩子的智能也无从建构。

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从小就不听话”,可是谁来真正的定义“听话”呢?

很多时候往往是家长没有给孩子制定有效的规则,等到孩子违反的时候,家长在给孩子贴上“不听话”的标签。

比如,我们在带女儿去超市之前,每一次都约定好只能选择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有“第2喜欢的”,可以下次去超市再买。

这种做法就是很好地利用了孩子的秩序敏感期,轻松避免了和孩子在购买物品上的冲突,孩子也变得非常乖乖听话,家庭关系也变得亲密和谐,一举多得。

再比如,睡觉之前我们一定要讲睡前故事,可是为了让女儿能够保证充足的睡眠,感觉最多讲两本就已经足够。可是孩子却不依不饶,不仅影响休息,而且还会让孩子过于兴奋,久久无法入睡。

我们可以提前和孩子约定好,每天晚上睡觉前只讲两本故事书,可以任由孩子自己来选择,讲完后要立刻进入睡眠的状态。既满足了孩子听故事的愿望,也让孩子形成习惯,听完第2本故事书就要睡觉了。

2、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好榜样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就曾说过: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和儿童谈话的时候,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执行教育儿童的工作。

在你们的每一瞬间,其实都在教育着儿童,甚至在你们不在家里的时候,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所有这些,对儿童都有很大的意义。”

很多家长对孩子“要求很多”,这是对自己却“毫无要求”。比如,

家里的物品随意乱放,等到找的时候却迟迟不见踪影;家长要求孩子9点睡觉,可是自己却躺在孩子旁边玩手机;家长要求孩子不要迟到,可是自己经常起不来导致连早饭都吃不上。

蒙台梭利认为:

秩序感在于认识到每一样物品在它环境中所处的位置,记住每件东西应该放在哪里。这意味着一个人能够适应自己的环境,在所有的细节方面都能够支配它。

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秩序感,首先要先给孩子做好榜样:

收纳有序,家里物品摆放整齐早睡早起,真正做到规律生活热爱生活,一日三餐营养均衡

相信父母的言传身教,会给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很多时候孩子秩序敏感期的表现,往往适合家长的懒散,混乱相违背。

只要我们也模仿孩子的“秩序敏感期”,相信孩子也会快乐、幸福很多!

3、和孩子换位思考,理解孩子的“奇怪”举动

女儿在睡觉之前,让爸爸把自己晚上刚画好的一幅画钉在墙上,他爸爸随手一钉,没有放在之前画画的位置,非常气愤。

爸爸无奈地说:“钉哪不一样?”

我赶紧抱了抱小嘴撅到天上的女儿:“没关系,妈妈帮你钉过去!”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很多的敏感期,而秩序敏感期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构建起孩子充实的内心世界。一个人只有内心充盈之后,才能借此和外部建立起有效的联系。

家长要学会科学育儿,了解孩子在每个成长阶段可能会发生的一些特殊反应。而这些情况,完全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发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家长们要尽量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并接纳他们的需求,蹲下来和他们站在同一个视角看世界,密切地关注和配合孩子的行为,并给予积极的回应,进而尊重他们的意愿,很多时候“重来”是很好的解决对策。

很多时候如果无法“重来”,也要做好解释的工作,孩子可能不会立刻买账,依旧大哭大闹,但这是一种“健康的”痛苦,孩子在宣泄的过程中也会慢慢明白有些事情是不能“重来”的。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给予以拥抱、讲道理或者是转移孩子注意力的方式,通过灵活的变通去慢慢化解孩子的情绪。

4、与自己意愿违背时,家长要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秩序敏感期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难以逾越的一个过程,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能会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特征,表现出不同的反应。

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在合理接受的范围之内,家长最好给予肯定支持。但如果是原则性的问题,家长坚持好底线,要给出明确的理由,并告知孩子:遵守社会道德和安全常识是每个人必须要坚持的底线。

比如有的孩子过马路,专门挑红灯亮的时候才走,这样完全是“挑战”家长的底线,已经触碰到生命安全的问题,家长绝不可姑息。

爸妈在这时一定要明确告知孩子为什么不可以这么做,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有些坏习惯绝不可纵容姑息,熊孩子和处于特殊成长时期的孩子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能作为孩子逃脱责罚的理由。

而像我女儿在幼儿园里看到别人插队时,崩溃大哭,其实也需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并告知孩子正确的做法:

可以劝告艺艺:“你不能插队,要站到队伍后面去!”如果艺艺不听劝告,要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处理艺艺插队的事情。老师如果在忙听不到,可以请周围的同学一起劝阻。

在事情发生以后,大哭并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要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孩子还是以泪洗面,却对事情没有任何的帮助,久而久之孩子也会非常受挫,逐渐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养成。

当任性、较真、执拗、看似“无理取闹”的秩序敏感期碰到幼儿园,我们应当如何处理?

★作为父母,发现孩子出现“秩序敏感期”的情况,我们应当以肯定为主,让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好能提前和老师沟通好,孩子秩序敏感期可能会有的表现,让老师有所准备,最好能告诉老师自己希望的应对方法。

比如,我家女儿在幼儿园中午午睡的时候非常不喜欢盖被子,老师们疼爱孩子,怕孩子感冒受凉。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家长应当直接告诉老师:这是孩子秩序敏感期的一种表现,我们会在家里和孩子持续沟通,为了不影响孩子们午睡,暂时先不要给孩子盖被。

★而作为老师,如果发现个别孩子“好管闲事”,可以给孩子布置任务,让孩子维持秩序,并担任“小老师”。很好的让孩子发挥了秩序敏感期的特长,又能够代替老师来管理小朋友们,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总结:

爸妈们一定要记住:孩子不是天生的“不合作”,他们往往是最喜欢“成功”和父母合作的。因为父母和孩子天然的情感链接是他们生存的根本保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可能对孩子又打又骂,而孩子却依然爱我们如初。

我们要尊重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秩序敏感期,因为它对于孩子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家长的我们,只需要在孩子不同的阶段提供不同的帮助,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做主”也是不错的选择。

我是李姥姥,感谢点赞、转发或收藏。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也可以私信给我,每天都会有育儿的干货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