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为什么别人说“对不起”之后,我一定要说“没关系”? 你说对不起我说没关系就能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吗

2022-03-14 13:47:43孕产
为什么别人说“对不起”之后,我一定要说“没关系”?—— 建立真正的双向同理心与人发生摩擦时,是不是一句“对不起”和一句“没关系”就解决问题了?每一件冲突都代表着两个独立个体之间的磨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学到解读他人行为动机、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而这些则需要大人的协助和引导。
为什么别人说“对不起”之后,我一定要说“没关系”?—— 建立真正的双向同理心

与人发生摩擦时,是不是一句“对不起”和一句“没关系”就解决问题了?每一件冲突都代表着两个独立个体之间的磨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学到解读他人行为动机、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而这些则需要大人的协助和引导。如果急于让孩子陷入道歉和原谅的框架,反而不利于情绪的疏导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人家说‘对不起’,我们就要回‘没关系’!”

我和妹妹应该属于“欢喜冤家”型的母女,既爱吵,又爱黏在一起,一会儿吵吵闹闹,几秒钟后又亲来亲去。

虽然我们两个的脾气都属于来得快去得也快,但不同的是,事情过去了,妹妹有时还会放在心上,我则是船过水无痕。

为什么别人说“对不起”之后,我一定要说“没关系”?

一天晚上,睡前说故事时,我一时兴起走搞笑路线,妹妹笑到肚子疼,连忙叫我先停一下,我倒觉得要“乘胜追击”,就继续闹下去。她冷不防地抓了我手臂一把,因为指甲长了还没剪,红抓痕立刻浮现,我痛到大喊出来。

妹妹愣住了,看着我。

你说对不起我说没关系就能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吗

“很痛啊!干吗抓我?你看!”我秀出手臂上的红抓痕。

“因为我叫你停,你不停嘛。”妹妹委屈地小声说。

“我们不是在玩吗?那你就可以抓人吗?”怒气冲冲的我大吼,可能因为太痛了。

“对不起。”妹妹回过神来补道歉。

气呼呼的我没说话,揉揉还在发疼的手臂,时不时还瞪瞪她。

“你要说‘没关系’啊,老师说人家道歉后,我们要说‘没关系’。”妹妹竟然接了这句。

“我现在还在疼,还在生气,为什么要说‘没关系’?‘有关系’啊!”我越说越火。

你说对不起我说没关系就能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吗

“可我已经说对不起了嘛!还要怎样?”妹妹恼羞成怒。

“你可以继续说啊,或者用别的方法道歉啊!为什么还要我告诉你怎么做?”唉!我知道这时候我就像小孩一样。

“对不起!对不起!”妹妹非常大声地连声道歉。

“我们刚刚玩得太疯了,但是以后不要这样动手,我知道你笑到说不出话来才会抓人,但是我的手臂太痛了,没办法不生气。”我终于冷静下来,“很晚了,我们先睡吧,明天再讨论。”

我敲了和平钟,照例亲亲妹妹道晚安,她这才放心睡觉。

你说对不起我说没关系就能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吗

“没关系”,不代表真的已经“没关系”了

走出房门时,我一直回想妹妹说的那句话:“老师说人家道歉后,我们要说‘没关系’。”

其实不只在学校里,通常我们碰到孩子之间发生争执或冲突时,大概也都这样息事宁人地处理,心想孩子本质善良,玩的时候难免擦枪走火,一句“对不起”、一句“没关系”,一会儿不就又玩在一起了吗?

然而,有时候却没那么简单。

仔细想想,我的确曾经在公共场合看到两方孩子争执不下,旁边的大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催促着某边孩子道歉,等道歉完,又催促着另一边接受道歉,表达善意。只是在“对不起”和“没关系”之间的眼神,依旧是气呼呼的,谁也不愿意看谁。

大人都需要点时间消化情绪,怎么能把孩子当成道德楷模呢?这样息事宁人的和平,真的能够让孩子知道对方为何生气吗?对方可以不接受道歉吗?除了“对不起”,还有其他表达方式吗?同样地,我一定要马上接受道歉吗?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对方会这样做吗?有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不能发生的?我又该怎么处理情绪、收拾善后呢?

我顿时觉得惭愧。其实每一次冲突不论大小,都代表着两个独立个体之间的磨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有机会学习解读他人行为的动机,观察他人行为的意义,了解别人和自己想法的差异,这些都是细微的社交能力的发展,也是同理心的最佳情境课。不论身为哪一方,在处理自己情绪的过程中,都能学习到了解自己、控制自己的基本功。最重要的是,千万别建立“自己道歉,别人就一定要接受”的错误期待。

“没关系”,不代表真的已经“没关系”了。

在孩子发展自我意识的阶段,受限于语言能力和生活经验,他们其实更需要大人的协助和引导。

也许可以从手足或家人开始,发生摩擦时,就开启哲学式的对话和思维,这样能够让孩子领悟到人际关系的细微之处,接受更多元的独立个体,不再使用“非黑即白”的思考模式,而是“色阶式”的蕴含多种可能的方法。

你说对不起我说没关系就能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吗

要是我真的不想原谅他,可以吗?

你说对不起我说没关系就能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吗

抓手臂的事情过了一阵子之后的某天,我与妹妹借由同学之间的小冲突进行了一番对话,她最后问我:“要是我真的不想原谅他,可以吗?”

“不想原谅的意思是什么,再也不跟他说话,再也不想看到这个人吗?”

“也不是啦,就是这件事我不想原谅他而已。”

孩子就是比大人厉害,可以分得这么清楚。

“你只是想告诉他以后绝对不可以再出现类似的事情了,对吗?”我用更简单的话猜测。

“对。但是他其他时候还是很好。”答案越来越清楚。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当然可以不原谅他。不过你必须把话讲得很清楚,不然他会以为你永远不理他了。”

“我知道啦!”

妹妹非常开心,大人没有“强迫”她原谅。那么下一次的挑战,就是如何协助妹妹练习多层次的事理和情感表达了。

思考的延伸

● 若今天自己做错了事跟别人道歉,是否会期待别人说“没关系”,或立刻获得原谅?如果现场没有得到预期中的回馈,自己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

● 相反的情况,若自己仍在生气而无法当场原谅对方,那要怎么处理?

● 若在学校或公司里,有第三者(老师或者老板)希望自己现场表达原谅之意,你会选择照做吗,还是会顺着自己的心意呢?

● 选择“言不由衷”的和好方式,对事情的影响会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