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章子欣案件:善良限制人的想象,家长务必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 章子欣案

2022-03-14 07:14:37孕产
杭州9岁女孩章子欣的悲剧,让人痛心不已,朋友圈有人说,一直在关注这个案件的进展,看相关的文章,即便很多内容都烂熟于心。是的,我也深有同感。不仅为这个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感到惋惜,更痛恨这对没有人性的租客。真是善良限制想象力。01 做一个有点“怂”的父母,又何妨?

杭州9岁女孩章子欣的悲剧,让人痛心不已,朋友圈有人说,一直在关注这个案件的进展,看相关的文章,即便很多内容都烂熟于心。是的,我也深有同感。不仅为这个鲜活的生命戛然而止感到惋惜,更痛恨这对没有人性的租客。真是善良限制想象力。

01 做一个有点“怂”的父母,又何妨?

朋友说,当妈后,人就变“怂”了,什么事情都担心会不会伤害到孩子。孩子不让人抱、必须在自己视线范围内活动…… 事实上,这种“怂”是有必要的。

《童颜有计》第一季有一期主题为儿童安全教育,节目组首先教孩子各种安全知识,然后让孩子演情景剧,结果刚刚学过的知识,对于应对剧中的安全问题毫无作用。

章子欣案件:善良限制人的想象,家长务必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听

章子欣案

主持人撒贝宁总结道:你看,让这个年龄的孩子来保护自己,几乎不可能。所谓儿童安全教育,指的是父母懂得如何保护孩子的安全,比教孩子去保护自己更重要。

回到9岁女孩章子欣事件,这是一场有计划、有预谋的持续攻心战,把章子欣带走的这对男女用各种手段,获得章子欣及其家人的信任。

这让人想到之前新闻曝光了老人买假保健品、保险的事件,正是别有用心的人,精心策划的骗局,比如,主动帮助老人、日常嘘寒问暖,这种持续密集的“关心与照顾”,甚至超过了老人自己家的孩子,套路化的攻心术最终赢得老人的信任、掏空了老人的腰包。

中国社会被称为人情社会、熟人社会,典型的特征就是,一旦成为熟人,边界感、分寸感就变得模糊甚至消失。熟人可以提出过分的要求,甚至干预你做事。也就是说,在熟人社会里,熟人之间是没有规则、分寸、防范的。

当你们是陌生人时,你感受到的多是警惕、冷漠、规则,虽然不近人情,让人感受不到温暖,但受到的伤害也少;而一旦成为熟人,你会感受到宽容、信任,这让你觉得很温暖,但也潜藏着致命的伤害。

章子欣案

为什么章子欣爷爷奶奶会同意这对男女把孙女带走?这对男女正是通过“租老人家民宿”、“买榴莲一起吃”、“天天来买水果”等长期“友好”行为,攻克了陌生人之间的防线,进入熟人之间的信任区域。

我想,这也是章子欣家人自责不已的最主要的原因了。当然,也请那些责备老人的网友,换位思考下,要知道,当面临同样的情况,你还真未必能识别坏人。毕竟,善良是人性公约数,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投桃报李、礼尚往来,而不是猜忌“好人”的居心叵测。这也正是心理学中的“互惠原则”:一旦接受了别人的某些好处,我们会过意不去,发自本能地想回报对方。

而当我们无法回报的时候,内心就会有一种亏欠感,所以,总要通过报答,让自己内心产生平衡感。这种互惠的影响力可以凌驾于喜好的力量之上,就算对方的要求和自己内心有冲突。这是因为潜意识里,你会认为给予是一种责任,接受是一种责任,偿还也是一种责任。

被熟人伤害的恶性事件,每每回顾,都毛骨悚然、后背发凉:最近某董事长性侵女孩、江歌为其闺蜜葬送了生命......

章子欣案

丧钟为谁而鸣?为每一个人!每个人都要有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意识,要有所忌讳和顾忌,尤其是有幼小儿的家庭。因为,看似不近人情的界限、规则,也是一条条安全红线,关键时刻能帮你守住生命底线。

02 不同年龄的孩子,安全教育不同

关于生命安全隐患,除去天灾,现实生活中,大部分都是人祸。所以,安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识别坏人、远离坏人。

不过,因为孩子年龄不同,身心发展不同,安全教育的方式也有很大区别。

前几天我朋友把章子欣这个可怜娃遭遇的事情,告诉了她不到4岁的女儿,结果小朋友大半夜吓醒,原本分床睡了,最近一定要粘着妈妈,嘴里不停地说坏人、怕怕......

低幼的孩子,真的很容易被吓唬。我表弟3岁的时候被大人开玩笑,说是要把他卖掉,结果也是吓到不行。

所以,对于幼龄孩子(6岁以前),建议从两方面进行安全教育。

其一 ,要有边界意识:什么是边界意识?人与人之间的边界,就像国与国之间一样,需要授权才可以自由出入。边界意识就是尊重自己的感受,不被外人左右,也懂得尊重别人,不随意干涉别人。比如,不少小孩都认生,不愿意被别人抱,父母要尊重孩子,而不是碍于面子,指责孩子胆小,因为这种做法就是在破坏孩子的边界意识。试想,一个人连自己和谁拥抱、接触都不能受自己控制,这样的孩子谈何自尊、自主?当面临危险的时候,这样的孩子通常就会感觉很无助、容易选择顺从。

章子欣案

其二,听安全类的故事:比如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皮皮鲁送你100条命》,这是生活中方方面面和安全相关的故事。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听安全类的故事,比起简单粗暴地对低幼孩子说教、讲道理更有效、更有力。

对于小学阶段以上的孩子(6岁以后),他们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安全教育更加重要。

比如,社交方面,他们会自己选择朋友,而一旦“交友不慎”,就很容易学坏,甚至连生命安全都没有保障。

因此,想要安全教育有效,建议家长从心法和技法层面进行教育。

其一,心法:亲子关系大于亲子教育,只有你和孩子的关系好,你说的孩子才会听。所以,一定要注重亲子关系的培养,尤其是孩子上小学后,很容易因为成绩、写作业,让亲子关系恶化。一旦关系恶化,孩子进入青春期,就会成为一匹脱缰野马,叛逆到让你怀疑人生,到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教育已然失灵。

著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强调,青春期孩子的不良行为、甚至犯罪问题,不是青春期才形成的,而是在小学阶段,甚至更早时期。

她指出,想要孩子听你的管教,就一定要培养好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的培养是一个战略问题,考高分、成绩好只是一个阶段目标,不能因为短期目标影响了战略部署。

在整个人生进度条上,处在学生时代的孩子,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所以,不必着急让孩子考高分,多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人格成长,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成长,这样的孩子未来不会差。

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孩子原因和你聊朋友、聊一切值得分享的生活琐碎,这个时候你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一定是最有效的。安全教育同样遵循这个道理。

其二、技法层面:既然安全教育,最核心的是识别垃圾人,也就是说,不仅要引导孩子追求真善美,也要让孩子了解人性的黑暗面,来帮助自己识别垃圾人。

我们常说时过境迁,时移俗易,其实,主导事件本质的人性并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事件的细节和事件发生的情景。

正如所罗门王在《传道书》里写道:“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所以,想要更进一步了解人性,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冲动走向理智,就要好好读经典历史、文学作品。因为,无论是人性中的善良天使,还是罪恶之花,历史、文学作品将亘古不变的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