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当孩子说"妈妈,我怕",鼓励真的能让他变勇敢吗? 当孩子说讨厌妈妈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

2022-03-13 10:14:45孕产
在你的印象中,小时候你的家长有没有“逼”你勇敢?对你而言,这种方式是好是坏?那么,现在有了孩子,你会“逼”自己的孩子勇敢吗?前两天,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这样一幕。

在你的印象中,小时候你的家长有没有“逼”你勇敢?对你而言,这种方式是好是坏?那么,现在有了孩子,你会“逼”自己的孩子勇敢吗?

前两天,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这样一幕。

当孩子说"妈妈,我怕",鼓励真的能让他变勇敢吗?

一位妈妈牵着孩子,途中他们经过了一处斜坡,说是斜坡,其实并不陡,无论是过往的行人还是孩子都能正常通过,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危险。

但轮到这位孩子时,他却不敢走了,妈妈回头看到孩子一动不动,对孩子喊:

[怎么了?快点下来啊!]

当孩子说讨厌妈妈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

听着妈妈的催促声,孩子显然着急了,于是他小心翼翼的迈开了一步,但走了这一步后他再也不敢迈出去了。

见状,妈妈意识到孩子可能害怕了,转而鼓励他:

[没事的,妈妈在这里,勇敢一点,好不好?]

尽管妈妈就在不远的地方,但孩子始终不敢挪步。妈妈见过了这么久,孩子还是一动不动,难免心情躁了起来,便厉声说:

[你再不下来,妈妈就不管你了]

孩子见状立刻吓得大哭起来,但依旧不敢前进半分,妈妈见此情形,语气非常地不善:

[这么简单的事情,不说其他小朋友,就连女孩子都能做到,你怎么做不到!]

说完,妈妈气冲冲地走上前,把孩子抱了下来,一边走一边训话。

当孩子说讨厌妈妈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

在回家途中遇到的这一幕,让我联想起了前段时间在网络上一个很火的视频。

一位父亲为了练孩子胆量,决定带孩子去玻璃栈道挑战自我。但没想到的是,孩子走上玻璃栈道,一脸的淡定,走得非常地从容。

但孩子的爸爸显然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当他迈上了玻璃栈道,立马被栈道下万丈的深渊被吓得哇哇大哭,一动不敢动。

后来,这位父亲腿软到只能蜷缩在小角落里,即使一旁的儿子一直在给他加油打气,他也不敢迈出一步,直到儿子强行将他拖出栈道。

结合故事一开头那个小男孩的故事。

作为家长,我们总认为孩子应该勇于去表现,勇于去接触新鲜事物。

当孩子说讨厌妈妈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

当孩子面对我们看似很简单的事情,不敢去尝试,我们习惯性地给孩子下定义:

这是孩子懦弱的表现,并想方设法地逼迫孩子勇敢。

但换位思考到栈桥上父亲这一边,孩子觉得“没什么”的事情,但对于这位爸爸,甚至对于我们来说,害怕紧张的情绪就是这么真实。

以至于当这位孩子打着鼓励的名义让这位父亲勇敢的时候,我们会在内心否定这种鼓励,认为这不过是变相的打压,孩子在用另一种方式在和你说:

[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到,你好差劲哦~]

孩子也无一例外,当我们鼓励孩子面对挫折时,用对了地方,他能感受到语言的温暖。

一旦用错了地方,选择“逼”他去勇敢,你的鼓励于他就是沉重的枷锁,孩子只感受到了不接纳。

关于勇敢,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一个研究就说的很透彻。

实际上能够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动机的,不是把孩子推出去,鼓励孩子独立去完成所有的任务,而是父母愿意在孩子身边,辅助孩子的成长。

在《妈妈是超人3》中有一期,贾静雯带女儿咘咘去骑马,结果,第一次接触到马儿的咘咘,透露出了害怕的情绪,吓得连连后退。

当孩子说讨厌妈妈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

面对女儿的害怕,贾静雯说:

[那妈妈陪着你]

当孩子说讨厌妈妈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

这句话让咘咘犹如小宇宙爆发,瞬间勇敢了起来。

当在骑马的过程中,咘咘被突然的马叫声吓哭时,贾静雯又火速冲上前来抱住她,安慰道:

[没事没事,马之所以叫,是因为饿了,不用害怕,你听到它叫就说明它要吃饭了]

在妈妈温柔的陪伴下,咘咘的胆量大了许多,不仅敢刷马毛、牵小马了,甚至摸马毛她也不再话下。

谈到如何看待咘咘害怕这件事情,贾静雯说道:

[我预计到她会害怕,所以要再给咘咘一点时间,反正她长大的路还这么久,会陪着她再继续去尝试一些她之前害怕的事情]

当孩子感到恐惧时,父母好心的推一把,只会让他陷入害怕的情绪。

与其让他一直陷入这样的焦虑中,父母不如从最开始的”我做“、”我们做“开始,用陪伴让孩子的内心充满安全感。

等孩子有了信心之后,再支持他对未知的世界去探险。

就像咘咘,她虽然很怕马,但贾静雯夫妇表示愿意陪伴她时,她就愿意去尝试,最终战胜了恐惧。

真正的勇敢,从来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在父母的包容和爱的滋养下,内心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力量。

曾经听过一个朋友讲过她和女儿的故事。

朋友的女儿性格比较内向,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朋友就经常让女儿多和社会接触,比如在街上找陌生人问路,或者去游乐园里和其他孩子打交道。

但是,每一次孩子都露出不情愿的表情,有时会拉着妈妈的衣角:”妈妈陪我。“或者”你去说,我不说。“

面对孩子的胆怯,朋友想到了一个方法,她决定让孩子从小的目标开始,一点一点锻炼胆量。

一开始是和家里的亲人打交道。

慢慢地带着孩子和身边的街坊邻居,以及校园里的同学说话,接着,朋友带着孩子的社交的范围逐渐扩大,这位朋友一直坚持着。

就这样过了好几年,从某一天开始,女儿逐渐敢和别人接触了,有时母女俩出门,一些需要问话的环节,女儿都包揽下来了,表现的特别自信。

有时让孩子勇敢方式不仅是时间,还需要家长的智慧,当希望孩子变得勇敢时,家长将困难拆分成一个又一个简单的目标,并陪伴孩子一同进退,孩子会觉得:

原来我的能力还是可以,我只要再努力一下,就会做得更好了。

即使在未来,家长已不能给他实际上的帮助时,这种一步一个脚印变”勇敢“方式和精神力量,足以让孩子坚定的走下去。

所谓勇敢,是从内心深处而来的自信、独立、坚强,从来不是逼出来的。

逼出来的的勇敢不过是伪装的表象,截开那层纱,背后有太多恐惧和失望,一旦寄予厚望,孩子容易失控,变得懦弱退缩。

所以,如果你爱孩子,希望他勇敢、坚强、自信、独立,那就给他足够的爱和安全感。

然后,付出足够的时间和耐心,等他像植物一样慢慢生长,结出硕果,瓜熟蒂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