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宝宝矮瘦=矮小症or发育迟缓?都错了!这些数据家长要学会自查 宝宝矮瘦吃什么健脾胃

2022-03-09 06:04:56孕产
有了宝宝以后,无论是聚会还是同事聊天,孩子的身高、体重便会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有的家长会发现,自己家宝宝不如同事家同龄孩子长的高,比朋友家的体重轻,家长便担心是不是孩子营养不良?是不是发育迟缓了?

有了宝宝以后,无论是聚会还是同事聊天,孩子的身高、体重便会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话题。有的家长会发现,自己家宝宝不如同事家同龄孩子长的高,比朋友家的体重轻,家长便担心是不是孩子营养不良?是不是发育迟缓了?

或者当带娃聚会时,有所谓的带娃过来人就会说:“你家孩子这么矮,得买点钙片补补,太矮了,不然以后找不到媳妇”,或许只是句无心玩笑话,便在家长心中落下了种子,毕竟谁不想承认自己孩子比别人家的差呢。

当你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婴童店,甚至有的为了推销产品可能会说你家孩子“矮小症”,于是你在惊恐当中就已经完成了大采购。这个时候,孩子餐桌上就出现了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补钙补铁来一堆,早产儿奶粉、乳铁蛋白、益生菌试一下,特殊膳食来两包,简直是十全大补,几乎婴童店里的营养品恨不得尝试一个遍,有没有觉得很真实?身边曾经就有朋友这样病急乱投医。

宝宝矮瘦=矮小症or发育迟缓?都错了!这些数据家长要学会自查

但是盲目及进补并不是解决孩子身高的办法,很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其实三岁以内小朋友的生长是跟营养直接相关的,三岁以后会与生长激素和遗传因素相关。

因此当家长发现宝宝身高偏矮时,首先应该学会自查身高,体重是否正常,低于正常值就医,查明原因再采取措施!那么,为何令家长闻风丧胆的矮小症到底是该怎么看?

什么是矮小症?

其实很多人以为矮小症是又矮又瘦,其实定义中并没有提到胖瘦问题,仅仅对身高做出了规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发布的《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中指出:

矮身材是指在相似生活环境下,同种族、同性别和年龄的个体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一2SD),或低于第3百分位数者。

乍一看,家长会觉得好晕啊,什么是标准差,什么是百分位,这是一个东西吗?其实这是两个查看方法。

家长别急,没关系,接下来用两张图带大家具体来看!

标准1:以“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2个标准差者(一2SD)”为判断标准来看

根据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国家卫生部妇社司组织相关专家,研究制订了《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该标准已于2009年6月2日由卫生部正式公布。

男孩和女孩的发育情况不同,家长可参考以下表格数据,看看孩子的身高体重是否正常。需要注意的是,以下数据并非绝对标准,只要孩子的身高体重值在正常范围内,身体无异常病症,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如图所示,是我国卫生部发布的0-7岁男童、女童身高标准数据。

其中当数据处于一2SD~+2SD时,宝宝身高处于正常范围;

当数据处于一2SD~一1SD,属于正常范围中的偏矮,可能你家娃娃跟某些同龄孩子对比,确实矮一点,当如果数据对比处于这个范围,说明还是正常的,不属于矮小症,不用担心。

当男宝宝身高数据处于一2SD以下甚至低于一3SD,就说明处于矮小症范围啦,此时需要警惕啦,尤其是接近3岁宝宝。

以1岁(12个月)男宝宝的数据对比来看

此时男宝宝正常身高应该为71.2cm~82.1cm如果宝宝身高处于71.2cm~73.8cm,属于正常范围中的偏矮,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调整饮食等途径进行调整,无需就医;当宝宝身高数据低于71.2cm,则此时就属于矮小症范围,最好及时就医查看原因。

以3岁(36月龄)男宝宝的身高数据来看

此时男宝宝正常身高应该为90cm~105.3cm,如果宝宝身高处于90cm~93.7cm,属于正常范围中的偏矮,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调整饮食等途径进行调整,无需就医。当宝宝身高数据低于90cm甚至低于86.3cm,则此时就属于矮小症范围,一定及时就医查看原因,切不可耽误孩子的治疗黄金期。

女童身高查看规律也是如此,先根据宝宝月龄确定数据所在行,再根据宝宝身高数据进行比对,凡是数据低于一2SD,家长要高度警惕,不要盲目营养进补,需要及时就医检查,这已经还是矮小高风险了,及时查明原因做出对应治疗。

宝宝身高矮小判断标准2:低于第3百分位数者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强调:体重、身长是反映幼儿营养状况的直观指标;(应)每3个月一次,定期测量身长、体重、头围等生长指标。

方法是:从婴儿出生起,就将其每次健康体检时所测得的身长、体重、头围等数据,按月龄标点在相应的WHO儿童生长曲线上,并将各个数据点连接成线,就是每个婴儿个体化的生长曲线。

大多数婴儿在满6个月后,其生长曲线会处于相对平稳的水平,与WHO儿童生长标准的中位线平行。当婴幼儿的生长曲线在WHO儿童生长标准的第3和第97百分位之间(P3-P97),并与儿童生长标准的中位线P50平行时,均为正常,低于P3就属于矮小症范围。

了解了生长曲线的意义之后,我们以1岁女宝宝为例,进行数据查找对比。

如果A女宝宝身高为50cm,对应12月龄查找所在的曲线区间,发现位于P3~P10之间,虽然低于P50,但是处于正常范围。如果B女宝宝身高为45cm,对应12月龄查找所在的曲线区间,发现位于P3曲线之下,则为矮小症范围,需要警惕。如果C女宝宝身高为52cm,对应12月龄查找所在的曲线区间,发现位于P25~P50之间,处于正常范围。

其余月龄的宝宝以及男宝宝数据以此类推,生长曲线的优势在于可以检测宝宝身高阶段性变化,如果出现个增长突然放缓的情况,能够及时查找原因作出改正。

因此,通过以上两种方法,家长可以根据宝宝性别,月龄查找对应数据范围,即可粗略判断宝宝真实情况,别被所谓过来人“危言耸听”,也不能粗心大意耽误宝宝治疗最佳时机。

矮小症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通常宝宝在出生第一年,家长并不会太关注身高,而多数精力放在了宝宝体重问题上,当宝宝一岁以后,能够站立行走了,宝宝身高问题才会别父母所关注,尤其是3岁以后的孩子,在身高上差异更加明显。

3岁是婴幼儿时期的尾巴,向前跨一步宝宝就进入儿童期,儿童期宝宝骨骼迅速发育。大约宝宝从出生到4岁,骨骼平均长度从20英寸(50.8厘米)增加到40英寸(101.6厘米),增长了2倍。一直到青春期之前,孩子的骨骼都在以稳定而缓慢的速度增长。到了青春期,孩子的骨骼又开始快速增长,甚至1年长高4英寸(10.16厘米)也很常见。

家长们需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通常3-12岁为矮小症治疗时间,其中以4-6岁为最佳的黄金时间,主要是因为孩子4-6岁时骨骼暂未成型,可以通过医学方法就行纠正;但是在近青春发育成熟期女孩13-14岁,男孩14-15岁时骨骺会闭合,闭合之后孩子的矮小症将无法治疗,因此后果严重!

如果宝宝是3岁内,家长也要密切关注孩子身高、体重问题,如果发现宝宝持续性发育缓慢,要及时就医,查明原因,防止病因持续到3岁后,影响骨骼的发育,导致宝宝儿童期的矮小。

儿童期、青春期是孩子矮小症的重灾区,所以宝宝妈妈若此时发现宝宝身材持续矮小,一定要及时及时带孩子去儿科做进一步的咨询和诊治,及时进行相应治疗,切勿错过为孩子科学增高的宝贵时机,以免孩子骨骼钙化成型无法纠正。

孩子发生矮小症原因有哪些?

儿童矮小症与遗传、营养、环境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宫内发育迟缓、下丘脑-垂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生长轴功能障碍、染色体畸变、全身性慢性疾病、遗传代谢病以及内分泌激素等关系密切。

国内的关于矮小症的病因构成比的报道大多数提示导致矮小症的前5位病因为生长激素缺乏症、体质性青春期延迟、家族性矮小、宫内发育迟缓、甲状腺功能减低。

多数有关矮小症病,因分析的报道显示,生长激素缺乏症为导致儿童矮小的最常见病因,但亦有个别报道体质性青春期发育延迟为导致矮小症的最常见病因,约占7成。在我国边远山区,由于经济落后,缺医少药,在家自行接生,是造成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主要原因。

体质性青春期延迟(俗称晚长)是指出生及生后数年正常,青春期前生长慢,青春期启动晚.

体质性发育延迟主要影响儿童时期身高,但不影响终身高。他们出生时身长是正常的,但是到3~4岁时,身高增长速度降至正常的低值(青春期前女孩每年增长 4~4.5cm ,青春期前男孩每年增长3.5~4cm ),身高处于生长曲线的第 3 百分位左右,除身高增长的延缓之外,还可能伴有青春发育的延迟,身高与同龄的青少年身高相比有明显的差异,但是在青春期之后会逐渐追赶上正常身高。

家族性矮小指父母身高均<2SD或第三百分位数,父<160cm,母<150cm,骨龄正常,年生长速率>4cm,智力、性发育正常,亦具有遗传性

宫内生长发育迟缓是指胎儿的生长发育因各种原因未能达到其基因所决定的生长发育速度,临床通常将足月儿体重低于2.5kg(即低出生体重儿)或出生身长<47cm者诊断为宫内发育迟缓。大部分宫内生长发育迟缓患儿出生后出现追赶性生长,宫内生长发育迟缓患儿2岁时仍无追赶性生长完成则发生持续矮小身材的危险性很高。早产儿多为低出生体重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是早产儿的首要营养问题,易出现矮小身材。

甲减患儿的临床表现除矮小外,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皮肤粗糙、骨龄明显落后、促甲状腺激素升高等。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针对足月儿,真正发生矮小症的原因并不是营养不足,大多为病理性或者遗传所导致的,多发生在儿童期或者青春期。因此如果家族中存在这些情况,当孩子身高较矮时,要提高警惕。

三岁以内小朋友的生长是跟营养直接相关的,三岁以后会与生长激素和遗传因素相关。

宝宝身高的生长,和遗传因素、营养、睡眠、运动密切相关。三岁以内小朋友的生长是跟营养直接相关的,三岁以后会与生长激素和遗传因素相关。

因此3岁作为判定界限,一般3岁之前宝宝发生长发育迟缓,首先考虑饮食营养问题;过了三岁的矮小症,就要考虑病理性因素。其实3岁以内的生长发育迟缓很有可能造成儿童期矮小症的原因。

什么是小儿生长发育迟缓?

在我国,儿童(0~6岁)生长发育迟缓的现象依然存在,约在6%~8%之间。新近发布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下降到5%以下。

其实生长发育迟缓不仅仅局限于大家理解的身高、体重问题。

小儿发育迟缓是指0~6岁以下宝宝在日常生活、运动、认知、语言、个人/社会能力、身高体重等发育维度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发育维度的显著落后(低于年龄匹配者≥2个标准差。发病率在6%~8%之间。

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当中高发,易发生宫外发育迟缓(指小儿出院时生长发育指标在相应宫内生长速率期望值的第10百分位以下),导致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迟缓,无法完成追赶性生长,进而引发矮小症。

家长在平时会看到很多关于宝宝大动作发育标准,精细动作发育标准、语言能力发育标准等,其实这就是作为判断是否生长发育迟缓的标准之一,如果宝宝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指标落后,就属于迟缓的范围啦,不是单单局限于身高体重,这些指标的关注尤其是在3岁以内,作为关注的重点!

宝宝生长发育迟缓原因:

1、正常的生长变异

占80%~90%,主要与先天遗传因素或宫内的发育不良有关;如家族性矮身材、体质性发育延迟以及低出生体重、早产等因素。

2、病理性原因

如染色体异常(唐氏综合征、特纳综合征)、代谢性疾病、骨骼疾病(骨软骨发育不全)、慢性疾病、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生长迟缓。

3、喂养出现问题

喂养次数不够频繁、热量摄取不足、吸吮效率不高、营养不均衡

营养不良是引起生长迟缓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占13.8%~22.5%。

3岁以内婴幼儿身高体重发育放缓首先考虑营养问题

小编强烈建议家长给孩子制定生长曲线图,便于检测宝宝身体增长情况,了解近期是否有疾病,喂养不良等,方法参考上文。

而当婴幼儿生长曲线有明显下降或上升时,应及时了解其喂养和疾病情况,并作出合理调整。如当体重生长曲线从P50快速下降到P15,说明近期体重增长缓慢,可能存在营养摄人不足,应进步了解近期是否有疾病,喂养不良等;而当体重生长曲线从P50飙升到P85,说明体重增长过快,同样需要寻找原因,减少过度喂养等不良喂养行为。

根据体重下降的程度不同分为三度营养不良:

轻度营养不良体重下降15%-25%;中度营养不良体重下降25%~40%;重度营养不良体重下降40%以上,中轻度营养不良易并发各种并发症,治疗亦较困难,故应早期发现并治疗营养不良。喂养不当导致营养不良,引发小儿发育迟缓。

其实俗称的营养不良,严格来说叫做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是各种营养素缺乏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因机体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不能维持机体正常代谢,表现为自身组织的消耗、体重减轻,严重者出现各系统功能障碍,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主要因蛋白质和热能摄入不足需要

母乳不足而未及时添加其他乳品,或人工喂养不当,辅食添加过量,奶液获取不足;辅食添加期,宝宝喜新厌旧,奶量减少;突然断奶而未及时添加辅食,或者断奶后宝宝不能很好习惯辅食,拒绝辅食,常见于断奶后数周或数月内发生体重下降。儿童以大米、小米为主食,缺乏动物性食物或明显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或早餐过于简单,经常给宝宝喂水,导致水量过多,降低宝宝食欲;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在人工喂养期间,未选择早产/低出生体重特殊医学配方奶粉,而盲目选择普通婴幼儿配方奶粉,导致能量和各营养素摄入不足,无法完成追赶性生长。

婴幼儿营养缺乏、慢性疾病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骨骼增长的速度受到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的影响,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D和慢性疾病都会让骨骼生长的速度变慢并影响骨骼的正常构造。

1)维生素D缺乏导致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表现为一种骨骼疾病,在儿童中称为佝偻病。儿童佝偻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低钙血症、牙齿萌出延迟、骨骼发育障碍,骨骼不能正常钙化、变软、易弯曲、畸形。

佝偻病一般多见于6月龄内的婴儿,主要表现是骨软化,患儿可能会出现惊厥和抽搐;较大儿童常见亚急性佝偻病,以骨质增生为主。

维生素D缺乏及维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应从围生期开始,以婴幼儿为重点对象并持续到青春期,每日保证400IU维生素D的摄入.

2)儿童期缺钙导致骨骼钙化不良、骨骼变形

儿童期由于生长发育旺盛,对钙的需要量较多,如果钙摄入量长期不足,同时伴有蛋白质和维生素 D缺乏者易发生佝偻病,临床表现有生长发育迟缓、新形成骨骼结构异常、骨骼钙化不良、骨骼变形等,常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严重缺钙可引起手足抽搐症。

这里需要知道的是,造成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维生素D缺乏,钙缺乏是次要因素。婴幼儿期重点是补维生素D,钙一般不会缺乏;儿童期需要补钙,建议食补优先,挑食可配合钙片,但是要按照食用说明,家长不能采取多多益善的大补方法,以免导致骨骼提前钙化成型,反而限制身高的增加。

佝偻病表现分为初期和激发期,当出现以下现象伴随宝宝发育迟缓,要及时就医

1.初期多见于婴儿(特别是6个月内)。早期常有非特异的神经精神症状如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枕秃也较常见。

2.激期常见于3个月至2岁的小儿。有明显的夜惊、多汗、烦躁不安等症状。骨骼改变可见颅骨软化(6个月内婴儿),方颅,手(足)镯,肋串珠,肋软骨沟,鸡胸,0型腿或 X 型腿等体征。

3)锌缺乏症降低

锌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营养素,参与人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对增强免疫功能,促进儿童大脑及智力发育至关重要。缺锌导致宝宝免疫功能降低、降低生长发育速度(表现为生长迟缓)、食欲下降,挑食,多发生在儿童期,同时1岁以后宝宝也多见。

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钙磷吸收依赖于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而锌主要参与碱性磷酸酶活性中心的构成,在骨钙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锌时引起钙沉积于骨质,造骨障碍形成骨骼生长延迟,使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4) 食物过敏导致宝宝增长缓慢

很多家长对宝宝食物过敏的认识停留在“宝宝腹泻湿疹、咳嗽”,但是其实食物蛋白过敏还有一种隐蔽的表现方式,就是宝宝便秘加生长缓慢,而皮肤等没有任何表现,这种情况也是大有人在。

很多家长多对孩子便秘见怪不怪,可能是孩子上火了,或者奶粉不适应,或者季节交换、辅食添加不当都会引起,但是在考虑完这些因素后,请查看孩子身高体重增加情况,若是近期增加缓慢甚至不增加,就要考虑食物过敏了。因为宝宝在过敏过程中,胃肠道消化功能受损,无法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进而导致身高体重增加缓慢。因此当发生上述情况时,建议及时就诊,咨询医生意见是否需要进行过敏原检测。

5)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的宝宝前期其实可以耐受一定含量乳糖,因此常表现出慢性腹泻,有的家长会发现宝宝一天腹泻三四次,家长还以为是生理性稀便,如果不进行及时饮食干预,添加乳糖酶或者换用无乳糖配方奶粉,将会导致腹泻加重,造成体重下降,身高增加缓慢。

因此家长要留意孩子身体其余变化,若宝宝慢性腹泻持续未好转,伴有肠鸣活跃、排气增多、腹痛,其次为头晕、稀便、腹胀等,建议就医,咨询医生建议是否需要进行不耐受检测。

营养干预对生长发育迟缓的重要性:

生长受遗传、营养和内分泌三大因素控制,2岁前,尤其1岁前营养起主要作用。

生长迟缓发生的年龄越小、持续时间越长、程度越严重,追赶生长的结局则越差。科学合理的营养指导,是改善儿童营养状况的有效措施,有利于儿童健康正常成长。

因此无论宝宝是否是存在发育迟缓,2岁前的营养补充都是十分重要的。

的确,部分孩子确实出现营养素缺乏严重的问题,家长热衷于营养品补充也是没有错的,爱之深则易乱。但是这里提醒各位爸妈的是,如果宝宝出现发育迟缓的情况,建议与医院做过检查之后,听取医生建议,再进行营养补充,营养品也分为普通食品,保健品和OTC标准,盲目进补可能达不到效果范围可能加重孩子身体负担。

总结:

宝宝身体矮瘦≠生长发育迟缓,宝宝身体矮瘦≠矮小症;生长发育迟缓≠矮小症;

生长发育迟缓关注焦点在婴幼儿期(0-3岁)发生;矮小症关键期在儿童期(4—6岁);但是婴幼儿时期的生长发育迟缓可能会延续到儿童期,造成矮小症。

孩子偏矮、偏轻≠营养不良,还可能是慢性疾病所致,找准原因再纠正饮食。

宝宝是否属于矮小症,要结合数据来查看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不能单凭感官判断,至于治疗方法,若是病理性因素,及时配合医生治疗,以免错过治疗黄金期。

或许有的家长在纠结于到底看中医还是西医,建议是当处于矮小症范围时,先进行西医相关病理性检查,若确诊无病理性因素,可尝试中医调理,方法多通过食疗调理为脾、肝、肾等;

如果确诊为营养素缺乏,结合医生意见纠正饮食或者配合营养素补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TheSubspecialtyGroupofEndocrinologic, HereditaryandMetabolicDiseases, et al. 矮身材儿童诊治指南[J]. 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6):20-21.

[2]梁妍琰(综述), 于少飞(审校). 儿童矮小症常见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案[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20):1735-1737.

[3]孟令哲, 辛颖. 儿童身材矮小的病因探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5, 7(3):203-207.

[4]孙秀发. 临床营养学[M]. 科学出版社,

[5]美国儿科学会.健康育儿指南[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刘爱东等.卫生研究.2008.37(3):324-6.

[7]杜敏联, 马华梅. 营养不良性生长迟缓生长追赶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9(12):719-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