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因为不会思考,所以大多数父母只能选择“逼”孩子 父母根本不为孩子的将来考虑

2022-03-04 23:51:49孕产
文/儿童哲学启蒙头条号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孩子如此,父母更须如此。一天,你和朋友带着各自的孩子一起在公园玩,这时,你的孩子拿出包里的零食吃,朋友的小孩眼巴巴地看着,期望得到分享,可是你的孩子就是不给,你上前干预,结果小小的他竟然提起小包生气地走到一旁去了。……。

文/儿童哲学启蒙头条号

人生最终的价值

因为不会思考,所以大多数父母只能选择“逼”孩子

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

孩子如此,

父母更须如此。

一天,你和朋友带着各自的孩子一起在公园玩,这时,你的孩子拿出包里的零食吃,朋友的小孩眼巴巴地看着,期望得到分享,可是你的孩子就是不给,你上前干预,结果小小的他竟然提起小包生气地走到一旁去了。

……。

父母根本不为孩子的将来考虑

当时,孩子的行为未能如你所愿,于是在和朋友分手之后,你准备和他在回家的路上讨论一下今天发生的这件事。

通常,我们会按照这样的思考步骤开始与孩子沟通——

先问“为什么”没有去分享之类的问题:

如“豆豆,你为什么不跟淘淘分享你的零食,你们可以一起吃啊!?”

豆豆说:“我不想这样做,因为那是我的东西,我可以选择不给他。”

然后,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摆事实、讲道理、谈感受、做示范、……:

“可是你们是好朋友啊,好朋友应该相互分享,况且他又不可能把零食全部吃完。如果换做是他不给你分享,你会有什么感受?”

“不开心。”

再然后,我们会期望从孩子的各种反馈中得到孩子“是否吸收和内化”的信息:

“那你认为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怎么办?你应该怎么做?”

“我还是不想给他分享,他如果不给我分享,我也不在乎。”

父母根本不为孩子的将来考虑

……。

最后,我们会认为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已经“尽职尽责”了,一切再做观察和打算吧:

“妈妈认为好朋友应该是相互的,我们不用太计较他会怎样,做好我们自己就好。妈妈建议你下次分享一次试试,这样以后你会交到不少好朋友的。”

……。

第二天,你带着孩子在小区里玩时,发现孩子的“老毛病”又犯了,昨天苦口婆心灌的“情理鸡汤”竟然这么快就失效了,于是顿感失望。

……。

相信上面这个情景,绝大多数父母都碰到过,尽管当时具体应对的方式各有不同,但除了打骂斥责,基本上爹妈们都是按照上面这个套路出的牌,结果大都令人失望。

而且,这位妈妈太期望通过自己的“引导式教育”让孩子懂得分享,并且指望立竿见影。

如果我们再仔细观察这个对话,还会发现这位妈妈在谈话之前已经判定孩子不愿分享是错的,并且暗指孩子计较。

父母根本不为孩子的将来考虑

这位妈妈可能很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所以后来通过学习从多个角度寻找孩子出现这一行为的解释,如自我意识、物权意识、换位思考能力、……,继续按此循循善诱,但后来连孩子都听烦了。

事实上,无论孩子当时的行为是不是符合上面的这些“解释”,多数时候,我们找到这些理由其实是为了给孩子的这种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营造一个心安理得的理由来“自我安慰”罢了。

毕竟,这样会让我们“舒服”一些,为自己“教育的失败”找个理由。

暂且不论孩子自我意识之类的成长规律和特质,我们只是从父母处理这件事情的认识和思考过程来说,后来孩子之所以没有“采纳”我们当时的建议,是因为我们并没有通过这件事激发孩子自己的主动思考。

换句话说,上面那些看似完美的思考和讲解,只是“那位妈妈的思考”,是她认为的正确的循循善诱,而非孩子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实际上孩子只会按照自己思考的套路出牌,压根儿不愿意做一个“傀儡”。

翻过来说,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需要做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去思考”,而不是思考“如何做以及为何这么去做”。

一个人正确的动机和行为,都是源自“正确的思考过程”,而不是通过思考“正确的东西”得来的。

我们再回到刚才那个场景,假设这位妈妈的目的是期望通过这件事情教会孩子如何思考,以便今后能让孩子自个儿解决更多类似的问题,她完全可以围绕这个目的,通过启发孩子自己思考,引导孩子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豆豆,今天你抱着零食走,淘淘在后面追,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协助孩子认识问题)

“淘淘想吃我的零食,他就跟着我。”

妈妈接着问:“你当时是怎么做的?”(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找寻问题所在)

“我不想给他吃。”

妈妈问:为什么你会这样想?”

“我不喜欢他,每次吃东西都不停地要。”

妈妈说:“我知道你的想法了,不过你觉得当时你那样的举动,淘淘会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父母根本不为孩子的将来考虑

“我猜他会难受。”

妈妈接着说:“如果淘淘这样对待你,你觉得你会怎样?”

“会不开心。”

父母根本不为孩子的将来考虑

妈妈问:“看来谁都不喜欢不开心,那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件事,而且能让你们两个都开心呢?”(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阶解决)

豆豆想了想说:“我可以给他分享吃的,但是他不能给我吃完。”

妈妈问:“你打算怎样做?”

“我会提前跟他说好。”

妈妈又问:“你觉得那样做了会有什么结果?”(鼓励和引导孩子预判未来的结果)

“他可能会同意我的要求。”

妈妈并未就此结束,而是继续问孩子:“你还有什么办法让你们都高兴?”(继续引导孩子思考,已获得跟多的解决方法)

“我可以多带点零食,让他也多带点,交换着吃。”

妈妈帮助和引导孩子总结:“我就知道你总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肯定和鼓励孩子正确的思考)

……。

相比第一个故事,妈妈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豆豆“该不该分享”的焦点之上,所以用“评判+说教+引导+……”的方式,第二次妈妈并未给孩子当时的行为贴上任何标签,没有作任何是非评判,没有强求立刻解决,而是以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围绕教会孩子自己思考这一最终目标,引导和鼓励孩子自己思考问题,想出办法。

对比上面两个故事,这个结果足以说明自主的“正确思考”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思考的正确与否,事关一个人应对一切的能力。方向错,越努力越错,再多的口舌都是白费。

事实上,在应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时,我们处理起来要么左,要么右,都是在以自己的意志判定事实,度量是非,急于求成,……,却极少深思一些至关重要的关键问题——

自己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

自己教育孩子的目标是什么?

我这样的教育到底有效果吗?

既然无效或适得其反,我还可以怎么做?

……?

任何卓有成效的教育,都是理性参与的结果,而非我们凭借着“自以为是”就能解决。因为,正确的思考是一切“正果”之根。

所以,有言会说——谁不用脑子去思考,到头来他除了感觉之外将一无所有。

由此可见,之于孩子,之于父母,莫过于此!

【有间】父母的语言3000万词汇塑造学习型大脑 亲子家庭教育书 ¥49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