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有啥脸哭?”面对输掉比赛的3岁女儿,母亲的“教育”引发热议 输掉了比赛

2022-02-25 10:12:53孕产
本文为锦鲤妈咪原创作品前几天和闺蜜逛街,遇见这么一件事,现在想想,还觉得当时那个母亲的做法挺让人气愤。我们在步行街溜达的时候,遇见了某商场母婴店做活动,活动方式也比较新颖,儿童平衡车比赛。比赛流程很简单,在特定的区域内按照规定线路,绕过一些障碍,顺利到达终点就算赢了。

本文为锦鲤妈咪原创作品

前几天和闺蜜逛街,遇见这么一件事,现在想想,还觉得当时那个母亲的做法挺让人气愤。我们在步行街溜达的时候,遇见了某商场母婴店做活动,活动方式也比较新颖,儿童平衡车比赛。

“有啥脸哭?”面对输掉比赛的3岁女儿,母亲的“教育”引发热议

比赛流程很简单,在特定的区域内按照规定线路,绕过一些障碍,顺利到达终点就算赢了。我们看到的时候比赛已经接近尾声,但吸引我们眼球的却是另外一幕。

输掉了比赛

在领奖台一侧的台下,一位母亲正在训斥她的女儿,小女孩儿看起来也就3、4岁的样子。

“哭哭哭,就知道哭,你有啥脸哭啊?”母亲似乎不解气,还一个劲儿的拍打女儿的头盔,“全程遛弯,也不知道好好跑,最后一个弯道还被人‘超车’了!”

女孩儿只是一边儿哭泣一边含糊道,“妈妈我错了!下次我好好跑!”

看着这一幕,我心里很不好受,不少路人也纷纷上前劝阻,安慰孩子。后来我们从旁边人嘴里得知,孩子本来跑的挺好,最后不知怎么大意了还是怎样,结果从前几名位置掉到了倒数一二左右,孩子妈也因此大发雷霆。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真没法想象,一个母亲会对年仅3、4岁的孩子如此急功近利。

专制型儿童教养方式不可取

这位母亲对于孩子的养育方式就是明显的“专制型”育儿,在这样的家长眼中,孩子的一切都是被掌控在他们手中。

输掉了比赛

对他们来说,孩子没有尊严,没有自我,“我叫你干啥你就得干啥,你是我孩子!”这种心理会驱使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出现极端,不会站在孩子角度看看问题想问题,“你做得好,让我满意,我就会继续爱你。”

在这些家长眼中,孩子只有“听不听话”。如果“听话”,一起都好说,还有的商量,如果不听话,孩子可以被自己使用一切手段教育。

吼骂、批评、威胁甚至是动手揍一顿。

“你有啥脸哭啊!”当家长对孩子说出类似的话时,家长没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有多残忍。

孩子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情绪,更有表达自己情绪的权利。

谁都不能,也不应该去剥夺他这种权利,哪怕你是生他养他的母亲。

输掉了比赛

孩子没能让你如偿所愿,你除了暴怒、指责甚至压迫毫无办法。看似占理,实则只是自己情绪的一种发泄,说白了就是拿孩子当撒气筒。

你希望孩子对你言听计从,希望孩子做到你期盼的那样,却从没想过,你的想法就是对的?或者你自己达到你的要求了么?

揠苗助长的心态不可取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一书中说道“专制型父母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往往超出了孩子的发展水平。”

很多时候,家长们只注重结果,只看重最后的结局,却来从来不会在意过程,甚至不在意孩子的具体情况。

看到别人家孩子是“神童”,做到了完成了不可思议的目标,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也要做到,甚至还“大放厥词”,“别人家孩子能行你为啥不行?”

家长说这话的时候从来没想过自家孩子和人家孩子的先天差距,更忘了“撒泡尿照照自己”。自己孩子水平自己不清楚也就算了,至少知道自己和对方父母的差距吧?

对自己孩子没有详细的培养过程,到最后出结果的时候只想“揠苗助长”,把自己的孩子瞬间“拔”成和其他经过悉心培养的“神童”一个水平。

这种想法无异于异想天开,幼稚的可笑。

孩子什么样、处于什么年龄,就应该按照他所处的阶段让孩子稳步健康的成长发展,过于期望自己的孩子是神童,甚至揠苗助长,只会害了孩子。

输掉了比赛

输掉了比赛

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你让她过早注重竞争、注重对抗,不仅不会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甚至还会引发孩子对于失败和挫折的恐惧,一旦如此,将得不偿失。

正如《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从0岁到青少年》一书中所说,“专制型父母教育出的儿童焦虑,不快乐,低自尊,低自信,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敌对反应。”

家长过分盲目、不切实际的要求孩子,不仅不会激发孩子的潜能,反而会扼杀孩子的自信,甚至对其将来一生都产生极大地负面影响。

小孩子比赛的重点重来不是输赢

对于家长来说也好,对于小孩子来说也罢,体育运动或者赛事,双方都应该把目光摆正,要明白参加比赛的目的是什么。

小孩子参赛,输赢从来不是第一要点,多与小孩子来说,锻炼身体、锻炼品格意志力以及享受比赛,能体验运动的乐趣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个基础之上,适当的追求比赛名次,稍稍享受竞技体育的带来的快乐才是之后该做的。

相比在比赛中收获的快乐,输赢显然不重要了。

如果非要挖掘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我想,让孩子思考在这场比赛中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有待提高,那些方面做得差,才是孩子真正需要思考和回顾的。

《养育的选择》一书中提到:“用成长型思维,发现自己可提高的空间,并努力去提高,竞争就没什么坏处。”

此外,大多数孩子少且不能准确的自我评估,孩子对以自己的认知水平多半来自于身边的老师、家人和亲朋好友的评价。

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清”,但也正因如此,家长们可以适当侧重通过客观的评价去激励孩子,引导孩子,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同时也能挖掘自己身上的优点,并且发扬光大。

这样教育、帮助孩子,比一味的和孩子讨论输赢要靠谱有用的多。

家长千万不要粗暴的“赢了就夸,输了就骂。”那样对孩子的教育来说毫无意义。

家长们应该把目光看得更远。

只有放眼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而不是结果,才能孩子的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我是幸运的锦鲤妈咪,在生娃带娃的路上过关斩将。关注我,学习最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有关于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给我发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为您解决一点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