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跟着“标准答案”做?“标准答案”的危害,家长什么时候才懂?

2022-02-15 20:07:40孕产
文 | 小丽儿妈咪(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从应试教育理念被大众议论开始,对于一纸“答案”的讨论就没有停歇过。有的人认为,参考答案的意义在于,让孩子有思考的逻辑线路,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可是有的人就提出了,参考答案禁锢思维,给孩子的思想上了枷锁。

文 | 小丽儿妈咪(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从应试教育理念被大众议论开始,对于一纸“答案”的讨论就没有停歇过。有的人认为,参考答案的意义在于,让孩子有思考的逻辑线路,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可是有的人就提出了,参考答案禁锢思维,给孩子的思想上了枷锁。

对于标准的对错与否,我们无从定论,但可以知道的是,自由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很重要,而自由的形式很多,思维上的无形式定论,就是一种。

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被称作“国母”,传统而先进的家庭教育方式培养出了三位各具特色的才女,宋庆龄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

起初宋庆龄并没有去上学,可是父亲看着她一个人整天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再加上年龄到了,可以去女子学校读读看,于是,她来到了姐姐就读的学校。

三姐妹的感情很好,那个时候宋美龄还没有上学,但是两位姐姐回到家里,述说的那些有趣事儿,是她们最感兴趣的内容。一次,宋美龄见三人无事,便提出一个想法:为各自化妆,一起来跳舞吧。

说做就做,三人把各种的颜料和粉末统统搬了出来,玩的不亦乐乎,要说大家闺秀的贤淑姿态,这会儿可一点儿都没有。但是父亲看见了孩子们的举动并没有指责她们,反而鼓励这种创新的想法产生。

成功的家庭教育一定是没有模式可言的,固定的版式教出来的孩子像打印机器的产品,失去了每个人该有的特色和独特的灵魂气息。参考答案不是最终目标,而是我们成功路上的一点儿借鉴载体。

一、国外教育对比中国教育,教育理念的碰撞

美剧《怪奇物语》在豆瓣上获得了高分好评,国庆期间,我也试探性的了解了这部作品。不得不说,美国人呈现出的家庭教育态度,和中国家长的理念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剧中,几位小孩儿总是喜欢用奇怪而新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奇思妙想”被这些孩子发挥的淋漓精致,就连“冰淇淋”都能成为他们思考的素材。

对于中国家庭教育,我们能够看出很明显的差异。电影《狗十三》中,被考试束缚的李玩,除了学校的教育有明显的分界线,在家庭中也是如此。因为李玩的家庭是一个极度重男轻女的家庭,爷爷在影片的开头说道:“玩玩的名字是随便起的,这孙子的名字可不能随便起啊!”

本以为李玩的命运只是止步于传统的家庭思想而已,可是后面的剧情让观众认识到,李玩失去的不是一个家庭真正的爱,还有自由。

李玩养了一条狗,起初是爸爸因为安慰她买的,从不喜欢到舍不得小狗“爱因斯坦”,李玩的感情路线有明显的转折,但是剧情并不是如此平铺直叙的。一次,狗不小心丢了,爷爷为此摔伤了腿,父亲一怒之下打了她,从此,李玩想要接受命运的安排。

寄养在爷爷奶奶家、隐瞒弟弟的出世等,都让李玩的人生被固定在了框架里。

二、在中国,标准答案“大行其道”的原因

被家庭束缚的李玩,在家庭中成才的宋庆龄,两个家庭的强烈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人的启蒙教育有多么的重要。然而在中国,没有“标准答案”的生活是无力的,人们慢慢的习惯有一个标准,是什么让“标准答案”大行其道呢?

传统的思想和氛围

不论是在考试方面还是人生的目标,人们习惯了随波逐流,不求对错,只求“不错”,却忽略了每个个体的巨大差异。

用标准求的心安,其实是不作为的表现

我们很容易发现,孩子非常依赖一些标准,比如爸爸妈妈希望他怎么做,老师觉得怎样的行为比较合心意等。附和的背后也隐藏着孩子对“标准”的依赖。用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看起来像是努力上进,实则为“不作为”的表现,不愿意用思想后的结果行动。

三、标准答案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标准答案对孩子有这些影响,家长们知道多少?

标准不是规范,是枷锁,禁锢思想

就孩子做题而言,任何一道题目都有其解题方式,但是如何去得出最终的答案是没有定论的,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会发现解题的方式非常多。可是过度信赖“标准答案”的孩子,是无法跳出原有的思维圈,产生新思考的。

标准让孩子失去活跃性

多彩的方式才最能激励人,如果千篇一律,那么孩子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势必会受到打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好奇心”无比珍贵。

一份标准答案不仅不能帮助孩子很好的学习,反而会成为影响孩子前进的因素。我们要的是一个会思考,有能力的人才,而不是会做题的机器。

四、家长应如何帮助孩子破除“标准答案”

①打破固有认知

首先,家长打破自身的固有认知,是我们教育孩子活跃思维,不受标准答案束缚的第一步,只有我们自己接受了“新”,才能有效的破除“旧”的影响。

②鼓励孩子主动思考

主动思考对于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之所以这么多大学生无法找到工作,90后被批评,就是因为思考能力下降,让人机械化。

③激发孩子想象力,接受孩子的奇思妙想

想象力的重要性在于创造,在于更新,在于从0到1的突破,要想成功,想象力是不可或缺的。

教育孩子思考的过程大于结果,应试教育固然形式化、固定化,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中获得新的思考,试卷是固定的,但是我们的思维不是。

关于这个话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

这里是小丽儿妈咪,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