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我以为道理都讲得很清楚了,孩子却理解出完全不同的意思

2022-02-07 20:42:22孕产
文/叶苏格周末的培训机构里热闹非凡,人来人往。突然一位老师大声责骂起她的孩子,原来这位老师下课回办公室时,发现自己包里的一千块钱现金就被摊在桌上,而办公色的门就对着走廊大开着。老师赶忙数了数钱,发现少了两张一百。

文/叶苏格

周末的培训机构里热闹非凡,人来人往。

突然一位老师大声责骂起她的孩子,原来这位老师下课回办公室时,发现自己包里的一千块钱现金就被摊在桌上,而办公色的门就对着走廊大开着。老师赶忙数了数钱,发现少了两张一百。

原本因为包内有现金,老师特意把它放车里的,后来她上五年级的女儿要拿她包里的卡,老师便让她女儿把包拿来取卡。而她女儿从包内的钱包里取完卡后竟然直接将钱摊在桌上,人走了。

老师很是气愤,她完全理解不了女儿的行为。对她来说,学习优异的女儿是让人可信赖的,但她竟作出如此白目的事情来。老师完全忍不住怒火,一口气责骂了好一会儿,她女儿实在憋不住了,便回嘴,“大不了还你,钱又不多”。

老师更生气了,其实她在意的并不是丢失的钱,她在意的是孩子对钱的毫无概念。而她没想到的是,自己责骂了半天,孩子却得出自己的妈妈很在意这两百块钱的结论。

在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场景还是很常见的,孩子一旦做了超乎我们预计的事情,我们第一反应便是发火。而在发火的过程中,我们就会冒出一系列负面的评论,这些评论我们以为会让孩子引以为戒,然而常常事与愿违,孩子只会针对这些评论找借口或者直接反抗。

这直接的结果就如上面例子里的孩子,非但没理解妈妈的教导,反而对妈妈产生了误解。

在《非暴力沟通》中,作者就指出我们大多数的人使用的语言倾向于评判、比较、命令和指责,而不是鼓励我们倾听彼此的感受和需要。

在亲子关系中,因为父母处于权威地位,更加容易对孩子使用伤害的语言,而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

那对我们父母来说,当孩子发生错误或者需要按我们的指示做事时,我们究竟该使用怎样的语言与孩子沟通呢?

学会观察,而不是评论。

当父母碰到自己看不惯的事情,多数情况会直接对孩子做评论,而不是观察。

比如很多小孩都喜欢吃零食,妈妈禁止后,孩子还是会偷偷买着吃。若妈妈发现孩子私下偷吃零食时,可能会说,“零食吃多了,你会生病的,这些东西非常不好”。这实际是妈妈直接给出了评论,孩子第一反应可能是找理由来反驳。

此时如果妈妈只是提出自己的观察“我又看到你吃零食了,这样我很担心你的健康会出问题”,孩子更可能会接受妈妈的意见。

学会正确表达感受,适当示弱。

当孩子在家里写作业注意力分散时,妈妈常常会忍不住干预,甚至直接向孩子发火,“不要浪费时间,每次做作业都这样,东摸摸西摸摸,看得我心烦”。

这句话里表达的是负面的想法,“心烦”并没有正确表达出此时妈妈的感受,孩子可能会理解成妈妈自己肯定心情不好或者孩子认为自己就没让妈妈感觉不烦过。因此对于妈妈的这句话,孩子并不会产生愧疚从而改正行为。

若此时妈妈说,“以你写作业的速度,我挺担心你会完成不了作业”。这句话表达出了妈妈心中真正的感受,同时也向孩子示弱,表明自己的忧虑。孩子听后,更能明白自己的处境。

因此当看到孩子做了我们认为不良的行为,我们最应该的是向孩子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指责。

当父母看到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时,是习惯指责的。

比如孩子把自己的房间弄得乱糟糟的,没有收拾。妈妈可能一看到就上火了,“你没看到你的房间都没放脚的地方了吗?你怎么能这么懒”。而一开口就是指责并不会让孩子立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过错,反而可能让他们开始讨厌妈妈的干预。

妈妈的话语里除了指责,其实并没有谈到自己的需求。如果妈妈表达出自己的需求“房间这么乱,我收拾起来很累,我今天工作忙了一天,真想休息啊”,孩子往往能意识到自己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也更能理解他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在《正面管教》中,作者就提出过,大人们需要做的只是坦白而直率地把自己的需求告诉孩子,孩子就可以成为善解人意,富有责任感的人,只要成年人肯花一点时间对他们说实话。

与孩子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当父母与孩子发生矛盾或者孩子做错事情时,往往是父母决定最后的解决方案,父母直接告诉孩子今后该如何做,如何规避此类事情再度发生。

但其实孩子更有解决问题的动机,给孩子一个机会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候还能收获一个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孩子的思考能力。

像开篇里的例子,生气的妈妈表达了一系列不满,并做了严厉指责,但实际她并没有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她只是想通过自己的严厉指责来给孩子做警示,让她避免事情的再次发生。

可孩子实际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件事情为何会如此严重,因为在她眼中始终还是只是两百元的问题,对于零花钱不少的她来说一点都不严重。另外也可能只是孩子粗心的原因,但是整个沟通中,妈妈无从知道孩子的想法,她只是简单明了的禁止。孩子也并未从中明白更多的道理,发展更多的思考能力,她只是明白了就是不该“这样做”。

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很少父母会意识到自己的语言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毕竟语言不是行为,它的“暴力”并不能被直观看到,但是负面语言的威力一点都不亚于暴力行为产生的破坏力。一直不能得到良性沟通的孩子,很可能会选择单方面切断沟通的桥梁,从此父母再难进入孩子的内心。因此作为父母的我们,与其不断对孩子提出命令与劝慰,不如学会去纠正自己语言的表达方式,做到事半功倍育儿。

我是理性,客观的育娃宝妈叶苏格,如果你关于该文有任何看法和意见,欢迎给我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