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父母应该腾出多少时间陪孩子才合理?

2022-02-07 06:31:15孕产
身为父母也有很多无奈,比如工作很忙、生活很累或者是如本题所言,孩子是留守儿童。应该腾出多少时间来陪孩子呢?身为父母应该在个人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提高陪伴孩子的有效时间。有的父母看似陪伴孩子时间很长,但是孩子看电视、写作业,自己在旁边刷手机。这样并不是有效的陪伴。

u003Cp>u003Cp>身为父母也有很多无奈,比如工作很忙、生活很累或者是如本题所言,孩子是留守儿童。应该腾出多少时间来陪孩子呢?身为父母应该在个人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地提高陪伴孩子的有效时间。u003C/p>u003Ch1>有的父母看似陪伴孩子时间很长,但是孩子看电视、写作业,自己在旁边刷手机。这样并不是有效的陪伴。u003C/h1>u003Cp>有效的陪伴是与孩子有和谐的互动,比如一起进行一些亲子运动或者游戏,如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一起读书、讨论、一起玩积木、小赛车等…u003C/p>u003Cp>这样哪怕一天只进行一小时的有效互动,也好过呆在一个屋子一晚上互不理睬,或者对孩子只有监督、指责。u003C/p>u003Ch1>哪怕远距离也可以弥补的进行的一种有效陪伴:和孩子聊天。u003C/h1>u003Cp>如果现实生活实在不允许孩子留在身边,那么家长更要抓紧休息的时间多和孩子聊天。现在视频、电话都很方便,相信每位家长应该会经常和孩子视频聊天。u003C/p>u003Cp>关键是怎么聊:光是吃些什么、穿些什么是不足以支撑每天的聊天内容的。家长可以尽可能平等地对待孩子,像朋友一样倾听、像父母一样给予一些必要的建议,少一些命令,多一些理解。u003C/p>u003Cp>关于聊天的技巧,可以参考“海沃塔”相关的理论。u003C/p>u003Ch1>父母与孩子陪伴的时间其实很少,孩子小时候父母要上班,孩子要早睡。孩子上学之后回家要写作业。上了大学之间可能要去别的城市…珍惜与孩子一起玩耍、沟通的时间,放下手机、放下麻将、放下扑克牌…多留给孩子一些时间,那么,哪怕每天陪伴的时间很短,也胜过天天面对面却无话可说的状态。u003C/h1>u003C/p>###u003Cp>女儿生下后只吃了一个月的奶就交给了家里的老人带。每月我们按时把孩子的生活费打到奶奶的账上,把孩子要吃的奶粉,米粉,零食水果从超市买来到邮局寄回来,那时还没有快递。 我和孩纸爸爸在浙江工作,离家四百多公里,为了省钱,很少回家。一年最开心的事就是到了年底放假回家可以回家看孩子,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陪着孩子疯呀玩呀,只要是孩子提出的要求我们都会满足。我们原以为只要能多赚点钱,可以让孩子过的物质上不比别人差就是为她好,事实上我们错了。 这样的状态一直维持了十几年,一直到去年我怀孕了,回家养胎期间才发现原来还有一些被我们忽视了的东西。如果孩子没教育好,挣再多的钱也是白搭。 1有颗感恩的心!以前的女儿不听话,什么事喜欢和奶奶对着干.在我回家后日子里,经过观察我发现这样事情第一时间就是陪着她一起看了很多留守儿童的电视剧,带着她去捡了几天的废品,用实际行动告诉她,生活不易,做人要知道感恩,不知道感恩,自私自利的人长大后注定走不了多远。经过一年多的慢慢教导,现在在接人待物上好了很多 2:生活习惯上,以前的女儿房间乱七八糟,衣服经常不洗,我打过,骂过,还带她去别人家看过来做比较,经过几次的谈心,女儿明显不一样了,房间每天拖,衣服每天洗,我看了老心也很宽慰。 3.学习上,以前女儿学习不上进,作业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我回来后,每天陪着她写作业,写完我先检查,错了订正,每天早上6点一十准时叫她起床,陪着她读英语,背语文,每天记五个单词,经过一年的努力,成绩终于有了提升 4.身体上.女儿身高160厘米,体重120斤,见到的人都说她胖,我每天陪着她跑,看着她跳绳半个小时,风雨无阻,不管体重怎么样,最起码她生病感冒的次数少了不少 我没回家时,女儿是一个谁见谁讨厌的人,经常同学都来欺负的对象,没有什么朋友,在我回家的引导下现在性格开朗,爱助人,爱劳动,爱卫生等等。女儿的进步说明她是需要父母陪伴的,陪着学习,陪着劳动卫生,每一个行动都有着我的见证,如果可能就尽可能的多些时间陪伴孩子吧u003C/p>###u003Cp>父母应该腾出多少时间来陪伴孩子比较合理?u003C/p>u003Cp>这个问题,我刚刚问了12岁的儿子,他的回答是:首先父母得有自己的事业,再一个呢?父母也需要自己的调整与休息,剩下的时间陪陪就可以了????u003C/p>u003Cp>我的理解是两个大方面:u003C/p>u003Cp>第一,有效陪伴很重要。比如和孩子一起运动,一起在家里或去图书馆看书,一起做游戏,一起聊天儿,分享彼此的观点等,根据父母的工作性质,工作时间,父母跟孩子可以约定一周或半个月的相应计划并实施。u003C/p>u003Cp>第二,是根据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来分配及安排时间。像我家就是小学五年级以前,我陪伴的比较多,因为妈妈能很细心的捕捉到孩子的学习需求,情感需求,情绪状态,相对来讲沟通也会比较顺畅,能够让孩子拥有安全感,幸福感。时间上爸爸能参与的尽可能参与,不能的话,就妈妈来做,学习习惯,户外运动等,同时也要告诉孩子,爸爸在忙什么?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以建立孩子对爸爸的理解及崇拜。六年级开始,孩子开始越来越独立,那么跟爸爸的沟通就会越来越多,那么需要爸爸陪伴的时间也会更多,因为相对女性而言,男性往往是理智型的,跟孩子讨论方向性的问题及技术性的问题比较多,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u003C/p>u003Cp>每一个家庭环境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孩子也一样,性格不同,有的敏感,有的大大咧咧,所以,不会有一个统一标准,陪伴了多长时间就会怎样?而是一切都是以孩子本身对父母的理解程度,实际需求,发展状态来进行分析及定位,再看如何的安排为最佳安排,如何的时间分配为家里的首要选择,以做出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决定。u003C/p>u003Cbr>u003Cimg src=###u003Cp>u003Cp>如果没时间陪伴孩子成长,不生孩子就是负责;如果耐不住世俗有了孩子,咬紧牙关克服困难,把孩子带在身边精心抚养就是尽责。u003C/p>u003Cp>关于“父母腾出多少时间陪孩子合理?”这个问题,怎么会有标准答案呢?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吧,我认为只要孩子需要,我就有责任守护在她身边,我做到了,所以我活的无怨无悔、心安理得。u003C/p>u003Cp>其实提出“父母腾出多少时间陪孩子”问题的爸爸妈妈们,应该先问下自己,“孩子需要我们陪他们多少时间?”,孩子长的很快,最需要父母陪伴的时间不过就是学前,上学以后,越来越多的时间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一起,在家以外的地方和朋友、伙伴一起。u003C/p>u003Cp>时间转瞬即逝,不经意间孩子就长到了不再需要我们陪伴的年纪,所以珍惜孩子少不更事的那些日子,和他们一起度过些值得回忆的时光,厚待孩子的小,孩子才能善待父母的老。u003C/p>u003Cp>u003Cimg src=###u003Cp>1.全职照顾孩子。u003C/p>u003Cp>我是全职妈妈。我把我的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照顾孩子。u003C/p>u003Cp>照顾她的日常作息,给她弄便便,换尿布湿,洗澡。u003C/p>u003Cp>给她讲故事,读绘本,教字画,对她说话,给她唱儿歌,欣赏她跳的舞蹈,陪她玩游戏。u003C/p>u003Cp>对她做的不错的地方适时的夸奖,对她做的不好的事情严厉斥责或者打小手。u003C/p>u003Cp>比如她做些危险的事,浪费粮食等,都不能姑息。u003C/p>u003Cp>每天想办法给她做好吃的,各种深海鱼,牛肉,猪肉,鸡蛋等蛋白质,蔬菜类,面类,米饭类和奶粉。u003C/p>u003Cp>让她的用餐变得丰富。u003C/p>u003Cp>每天带她出去玩,她会跳着跑,也会开心的玩沙子,只要不危害她自己和别人,怎么开心怎么来。u003C/p>u003Cp>让她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让她选择她喜欢的人和地方一起玩。u003C/p>u003Cp>不管下雨,刮风,下雪,烈日,我们都会在外面玩,增强她的身体抵抗力。u003C/p>u003Cp>她每天都很开心,偶尔我会写作,画画。我会陪在她身边,但是我只是在她身边做一会自己的事,让她玩会。u003C/p>u003Cp>可能她不一定有别的宝宝聪明,但是她不缺爱。u003C/p>u003Cp>她每天很开心满足,笑的时候比较多,在公园里笑着跑,可以治愈很多生病的老人们。u003C/p>u003Cp>2.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孩子。u003C/p>u003Cp>我见过一个宝宝和我家宝宝一样大。她很聪明伶俐。u003C/p>u003Cp>几乎她外婆教过她的东西她都能很快学会。u003C/p>u003Cp>每次我遇见她都泪眼汪汪的,她奶奶说她想妈妈了。u003C/p>u003Cp>我家宝宝在前面跑,她跟着后面跑。跑累了我家宝宝让我抱着,抱了一会我放了她。u003C/p>u003Cp>她一直跟着我们后面,她对我说:阿姨,我要抱抱。我抱着她,她笑了很开心。u003C/p>u003Cp>我们才见面3次,她就要我抱抱她。我女儿别人都不要抱,害怕被别人抱走。u003C/p>u003Cp>那个宝宝的爸爸在海康,妈妈在华为,天天爸爸要12点甚至夜里回家,妈妈至少要早上9点才下班。u003C/p>u003Cp>无数次她都哭着要找妈妈,她家境不错,但是她缺少妈妈的陪伴。u003C/p>u003Cp>她非常期待妈妈能早点下班陪她玩一会。可是妈妈回家了她大部分时间都想睡觉了。u003C/p>u003Cp>3.保姆带孩子。u003C/p>u003Cp>我在小广场带孩子玩,看见一个保姆也带着孩子玩。u003C/p>u003Cp>那个宝宝看见我家孩子跑来跑去,大笑着,叫着,跳起来。u003C/p>u003Cp>她也很想加入,但是她只是放下了玩具,在一旁看着我家孩子。u003C/p>u003Cp>最终没有迈出那一步。u003C/p>u003Cp>那个保姆阿姨一直在打电话,全程和她没有任何的互动。u003C/p>u003Cp>打完了说:阿姨抱你走吧。就带她走了。u003C/p>u003Cp>没有在乎她的任何想法和感受。u003C/p>###u003Cp>对于陪伴孩子的问题上,家长要思考的不仅仅是陪伴孩子多久比较好,而是有效陪伴的时间到底该有多久!现在有很多孩子性格上存在问题,比如内向不爱说话,别人问话时不爱回答,还有多动、好动,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其实都跟大人缺乏有效的陪伴有直接的关系。而u003Cspan>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往往存在这些现象:u003C/span>u003C/p>u003Cp>u003Cimg src=###u003Cp>u003Cblockquote>父母应该腾出多少时间陪孩子才合理?留守儿童,父母应该怎么安排才算负责?u003C/blockquote>u003Ch1>根据自己情况尽量多陪u003C/h1>u003Cp>一般来说,孩子越小越需要父母的陪伴,等孩子慢慢长大,能自己保护自己,对父母陪伴要求就会相应减少。u003C/p>u003Cp>如果题主家孩子还小,建议尽量多抽时间陪孩子,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具体多少时间需要根据个人情况来。u003C/p>u003Cp>u003Cimg src=###u003Cp>感谢邀请,陪伴孩子,不能用时间去衡量,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千万不要缺席父母对孩子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陪伴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无论父母有多忙,不要缺席陪伴的过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去感受孩子的那种童真童趣和喜怒哀乐,对孩子来说,陪伴才是最好的爱,和孩子一起读幼儿绘画,讲故事做游戏,这是感情交流的最好机会,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家长要腾出时间,合理的安排时间,让孩子生活在健康,乐观,向上有作为的家庭氛围当中…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家长永不缺席。u003C/p>###u003Cp>首先要看孩子的年龄。0-3岁,如果条件准许的情况下,尽量由母亲为主,父亲为辅的模式抚养陪伴孩子。条件不准许,也需要父母尽量多的抽出时间陪伴。3-6岁孩子进入幼儿园,大集体。父母此时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工作,多在睡前聊聊天,让孩子把白天自己一个人经历的事情说出来,逐渐给孩子建立健康的是非观念。6-12岁是建立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期,需要父母做好榜样。这个时候男孩需要父亲更多的陪伴,因为男孩此时开始有了模仿和崇拜情愫,父亲此时的陪伴对于男孩来说非常关键。12-18岁,父母要学会闭嘴,尊重和适当的放手。u003C/p>###u003Cp>我觉得吧,父母陪伴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但是呢,也不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孩子身上。如果有条件的话,花空余时间的一半就差不多了,给孩子一点独立空间,另一半时间呢,分别花在夫妻,双方父母,好朋友,这几个地方吧!这样既不会影响夫妻感情,还有不会太依赖对方,而且又孝敬了父母,我觉得挺好的。u003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