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小班绘画4-5岁马克笔 幼学绘画启蒙(4-5岁下)效果怎么样?

2022-12-30 19:00:50孕产
小班绘画4-5岁马克笔,设计4-5岁年龄班的儿童绘画教育活动小班的?圆珠滚画《美丽的衣服》活动设计意图:上一阶段,幼儿已用蜡笔进行过涂色与画线条的练习,对美术活动已产生了较浓的兴趣。现在,幼儿又对邻班的滚珠画感到新奇,因此而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目标:1、增强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2、引导幼儿初步学会

设计4-5岁年龄班的儿童绘画教育活动

小班的?
圆珠滚画《美丽的衣服》

活动设计意图:
上一阶段,幼儿已用蜡笔进行过涂色与画线条的练习,对美术活动已产生了较浓的兴趣。现在,幼儿又对邻班的滚珠画感到新奇,因此而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增强幼儿对美工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圆珠滚画的方法,学会用滚画装饰衣服,并从中感受色彩美。
活动准备:
1、课前引导幼儿欣赏洋娃娃鲜艳的衣服,感受其丰富的颜色。
2、每组一套水粉颜料(红、黄、栏、绿、紫),玻璃弹球,棉签,托盘,剪好的纸衣服、裙子或裤子足量。
活动过程:
1、出示纸衣服,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
师:“小朋友看老师手里拿着什么?”
“这是娃娃的衣服,它漂亮吗?”
“如果我在这件衣服上添点小花会不会更漂亮呢?”
“老师今天请来了小弹珠帮忙,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是怎样让衣服变得漂亮的。”
2、教师示范讲解滚画的方法与要求。
(1)引导幼儿观察作画材料,向他们介绍其名称。
(2)教师请幼儿把玻璃弹球放在托盘里。左右倾斜托盘,观察玻璃弹球会怎样。
(3)教师用棉签给弹球涂上颜色,问:“现在涂上颜色的小弹球在托盘里滚来滚去会怎样?”
教师任意上下左右倾斜托盘,让幼儿欣赏弹球滚动时在纸衣服上形成的图案。
(4)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先把纸衣服放在托盘里,玻璃弹球放在托盘的边角上,然后用棉签蘸点自己想要的颜色点在玻璃弹球上,再让这个弹球在托盘里滚动,把颜色都滚在衣服上。玻璃弹球如果滚不出颜色了,可以拿起来再蘸一种颜色继续滚。
3、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要求幼儿用手摇晃托盘时不要过猛,以免把弹球晃到托盘外面。
(2)提醒幼儿要将弹球上的颜色用完才能涂上另一种颜色。
(3)要求幼儿用完弹球后要放回原处。
(4)鼓励幼儿尽量尝试多种颜色,从中感受各种色彩的美。
(5)帮助操作能力较弱的幼儿一起制作。
4、展示幼儿作品,欣赏评价。
(1)教师出示用不同色彩滚出的衣服,让幼儿欣赏、感受色彩搭配、深浅变化给人带来的视觉美。
(2)表扬积极作画,态度认真的小朋友。

小班绘画4-5岁马克笔

马克笔手绘表现技法

马克笔画画技巧 1、先用马克笔绘制底色 2、用马克笔和彩铅加入细节信息 3、进一步完成水面周围景物 4、用圆规测定倒影,并绘制出来。注意:倒影要比实物颜色要深 5、最后修饰。用彩铅调整天空颜色,用灰马克笔暗化部分色调,用10%冷灰彩铅画出波纹。大功告成!!

小班绘画4-5岁马克笔

幼学绘画启蒙(4-5岁下)效果怎么样?

内容提要 ,《幼学绘画启蒙》是幼儿园老师根据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编绘的,按年龄分3—4岁,4—5岁,5—6岁三种,每种分上下两册。 ,《幼学绘画启蒙》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旨在帮助他们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掌握一些简单的绘画技法,交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认识和情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体验表现美,创造美的快乐,提高艺术素养和动手能力。这套书以“图示”介绍绘画方法,以“提示”交代绘画要点,简单明了,易教易学,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了方便。 ,本书适合4—5岁幼儿在家长的辅导下使用,也适合幼儿园小班幼儿在下学期的课堂使用。

小班绘画4-5岁马克笔

如何教小班幼儿绘画

可以教得有趣点· 比如用手指沾着颜料点出图案来啦··或者填色游戏啦·· 或者你画个脸··让他加五官··画个人··让他穿衣服之类的·· 不要太死板啦··

怎么教一帮子4、5岁的小孩画儿童画?

首先 第一节课让他们自由创造 小孩子最怕束缚了 要让他们对画画有一种信任感 然后在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引导 但是尽可能的不要磨灭孩子们的天性

小孩涂鸦--棕熊篇4--5岁效果怎么样?

本套《小孩涂鸦》专为少年儿童编写的。本册为棕熊篇,适合4-5岁的孩子欣赏,锻炼创造力,提高艺术修养,让孩子自己动手,留下童年的点点滴滴,从小就陪孩子玩绘画,帖画,自然地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及审美观。专门针对当今儿童特点开发,画面清晰,快速轻松学习,生动有趣。启蒙孩子潜在的能力,训练幼儿的手眼协调,思考及创造能力。

适合幼儿5岁的图画

小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教他画什么啊 比如蓝天,白云,一家子出去交游,可以培养孩子对家庭的感情啊~ 还可以去报一些少儿美术培训班之类的,我5岁就去学画的啊~ 画图要从娃娃抓起哦!~

怎样让小班幼儿爱画画

毕业几年,一直带幼儿园的课程,大班的幼儿不管上什么课兴趣都很高,尤其是美术课,幼儿一画就收不住尾。而在小班,却发现孩子们不爱画画,甚至有的孩子一参与绘画活动就哭,为此,我作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除了幼儿对初入园的不适应,家长对涂鸦阶段的不理解这两个原因外,老师抓不住幼儿的兴趣也是造成幼儿不爱画画的主要原因。为了消除小班幼儿对画画活动的恐惧感,我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着手,摸索出了一点有效的方法。1、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园的备课不同小学,备课不仅要设计好活动方案,还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所以,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设计了"在玩中观察--在情景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思维想象--在鼓励中创造表现"的活动模式。比如,为了让幼儿学画短竖线,我设计了"可爱的小白兔,请你来做客"的活动:先组织孩子们到草地上感受草地的茂密、柔软,通过触摸小草来观察草的色彩及外形,既在"玩中观察"。然后,在室内设置情景,以木偶小兔的口吻简洁、明了地向幼儿提出要求,激发他们的作画愿望,既"在情景中产生兴趣"。接着在幼儿作画过程中紧紧围绕情境表演向幼儿提出要求。如“草长的什么样?它是什么颜色的?”如果你的草地鲜花盛开,小兔肯定会更高兴"等,以激发幼儿大胆想象,既"在活动中思维想象"。这一做法既面向了全体,又对有一定绘画技能的孩子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最后给孩子留出充裕的作画时间。画好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纸兔奖给孩子们,让他们贴在草地上,并鼓励他们:"这片草地又多又绿,真好!瞧,可爱的小兔来做客了!"这些能使幼儿在鼓励中创造表现。幼儿积极创造、表现,而那些落笔胆小或缺乏毅力的幼儿也会因此增强信心。2、结合手工活动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爱玩泥、爱撕纸是孩子的天性。采用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因为这种美工活动不象单纯的绘画活动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是注重操作的乐趣,所以为幼儿喜爱。第一阶段,我围绕节日教育(教师节、中秋节)、主题教育("今天我不哭"、"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等),向幼儿提供教师制作的半成品,引导孩子通过粘粘捏捏,撕撕画画,较为轻松地制作"月饼"、"胸花"等,并让幼儿将这些小作品带回家,促使幼儿对活动、对老师产生好感。第二阶段,我发挥泥工、纸工活动所特有的"手感"作用,让幼儿形成对某些物品的"体感"或"外形轮廓感",然后再让幼儿用绘画形式表现这些物品。例如,为了让幼儿理解、表现对称,我先让幼儿进行一次"染纸"活动,形成对称感后,再让幼儿装饰花边。再如,在学习用棉签画一串红之前,我们先让幼儿用纸撕出一串红以熟悉花形,然后再让幼儿绘画。3、在绘画过程中评价、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成功感。在绘画的过程中,要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小班幼儿喜欢自言自语、边画边说,不要因为课堂纪律而限制孩子交流,课堂气氛要做到活而不乱。教师要有责任心,要不厌其烦的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鼓励。注重评价幼儿参与的状态及思维、创作的动态过程,它有助于教师理解幼儿作品,及时肯定幼儿思维的闪光点。每次活动结束时,我总要展示所有孩子的作品,这样做本身就是对幼儿创作的肯定。我对作品的色彩不作过多要求,允许幼儿自由选择色彩进行线条画,不作大块画涂色要求。肯定幼儿的画画成果,使他们觉得自己画的很好,让幼儿产生成功感、自豪感,自信心慢慢地就树立起来了。通过这些,给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绘画环境,逐步培养幼儿的兴趣,使他们逐渐的想画、爱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