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宝宝被欺负了,爸爸妈妈该介入吗?

2022-01-01 16:48:56孕产
文|少峰聊育儿(此文为原创,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导语:15个月的宝宝在游乐场上玩着小汽车。一个稍大的孩子把宝宝推倒,把玩具车抢走。爸妈该如何处理?替别人教育孩子吗?保护宝宝不受委屈?不论是抢玩具的孩子,还是受委屈的宝宝,他们都需要爸妈的支持。

文|少峰聊育儿(此文为原创,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导语:15个月的宝宝在游乐场上玩着小汽车。一个稍大的孩子把宝宝推倒,把玩具车抢走。

爸妈该如何处理?替别人教育孩子吗?保护宝宝不受委屈?不论是抢玩具的孩子,还是受委屈的宝宝,他们都需要爸妈的支持。不同的爸妈有不同的养育方式。我们讨论一些基本原则供爸妈们参考如何面对类似情境。

图源 | pixabay

原则一:觉察自己的情绪感受

看到宝宝被人推搡的一幕,很多爸妈的心都被揪住,随之而来是强烈的情绪,如震惊、沮丧、愤怒,爸妈内在的保护本能,无论是身体还是情感的,都被点燃。要在这些情境下为宝宝提供真正的帮助,我们须敏锐觉察和捕捉到当下情感状态,不沉溺其中,这是冷静有效处理同类事件的关键第一步。

如果爸妈急匆匆赶来“拯救”宝宝,在慌乱和愤怒中咆哮,“怎么可以打人!”,或带着怜悯的口吻,“哦,我可怜的宝贝!”,此刻,爸妈被情绪所驱使并无意中传达了一个信息:这事太可怕了!

原则二:静观其变

宝宝在玩耍打闹中学习如何相处。如果玩具被抢走的宝宝,或者被“孤立”的宝宝不当一回事,能迅速投入到别的玩具和游戏中,请爸妈先把心放下。等宝宝玩好了再和他们沟通,探讨宝宝是怎样看待刚才发生的一幕,不要急于把事情定性为“欺负”,且表扬宝宝能自己制造快乐的能力。

图源 | pixabay

原则三:重构判断

当宝宝受委屈,爸妈容易陷入惯性模式,即作出判断并“贴标签”,如,“欺凌者”,“受害者”,“讨厌鬼”,“可怜的宝宝”等。当觉察到自己“贴标签”,爸妈尝试重新“构建”/评估当下情境。当下的事件被赋予不一样的意义,情绪状态也相应发生变化,如,“这是宝宝们在学习相处”,“生气是孩子求助的信号”等。

原则四:恰当回应

即便内心“波涛汹涌”,爸妈能倾听(attunement)和精准共情宝宝的情感。

恰当回应的关键是聆听宝宝的体验和想法,而不是家长的。如宝宝显得既难过又害怕,此时宝宝可能需要温暖的拥抱,爸妈的拥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对宝宝情绪的接纳。看着宝宝的眼睛,爸妈用温和而不是怜悯的态度回应,“宝宝很喜欢玩具小汽车,可是它被拿走了,宝宝很伤心,是吗?”,“宝宝被推倒在地上,所以觉得害怕,是吗?”,“妈妈在你身边,宝宝是安全的”,“妈妈能为宝宝做些什么呢?”。恰当回应让宝宝感受被理解和安抚。

原则五:允许哭泣

哭泣会把伤心难过带走,直到刚发生的一幕不再困扰宝宝,直到委屈的感觉不再占据宝宝的内心。在以耐心、聆听和共情所构筑的“安全港湾”里,宝宝体验到安全和被照顾, 其他孩子不当行为所带来的刺痛不会长期尾随宝宝。

图源 | pixabay

原则六:隔离与保护

纠正别家的孩子会让人觉得别扭。如果孩子爸妈不在场,且他/她似乎没有停止的不当行为的意愿,在场的爸妈需要介入保护宝宝。

遵循原则一,爸妈不要把怒火瞄准那个孩子,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告知:“你看起来生气。你可以用语言表达,但你不可以动手打人,这是不允许的”。如果孩子的行为升级,爸妈用身体把那孩子和其他宝宝隔离,“每个人都可以在游乐场上玩。我们在这里,你可以到那里”,这给宝宝传递一个重要信息:保护界限,重申立场。

原则七:请在场的家长协助

当孩子的家长在场,爸妈主动邀请对方介入,因为你不希望站到对方家长的对立面,也不愿意暗示他们做得不够好,“你儿子似乎很喜欢秋千。我们再玩一会,就轮到你儿子”。

大多数情况下,对方家长会介入将自家孩子带到一边。如对方的家长不在场,爸妈需要告知他们所发生的事实,“这是你家的孩子吧。他把宝宝推倒。我已告诉他,小手是用来拥抱,不是用来推别人的 ”。爸妈冷静有效和其他家长沟通其实已经在“示范”养育孩子。

图源 | pixabay

原则八:维护善意

传递“有些孩子很糟糕”的观点可能会增添宝宝的无助和不安。或许另一种观点让我们更有力量:每个人渴求安全和关爱。因为心怀恐惧或曾受伤害,他们给身边人带来伤害。如爸妈告知宝宝,“宝宝没有做错。今天那孩子情绪很糟糕,但没有人察觉到并帮助他,否则他不会动手推你”。于是,在这个事件中没有敌人。

原则九:发声

可以想象在将来类似的事情会不止一次的发生,家长的工作是接纳和共情宝宝,引导宝宝适宜表达内心不安,评估宝宝是否有足够力量为自己解决问题迈出下一步,并给予支持,如,“我们去找玩具小汽车吧?需要妈妈陪你吗?”,用清晰坚定的声音示范发声,“宝宝可以说,我不喜欢你推我,这是不好的行为”,或者重申立场,“我在玩小汽车…当我结束,我会把小汽车让给你玩”。在这个过程中对方的孩子没有被责备,也没有因为偏向让孩子们彼此对立。

受委屈的宝宝未必即刻有足够力量去应对困境。宝宝或许说,“不,我不要找小汽车,我想玩滑梯”。这说明目前事情过去了,爸妈要尊重宝宝此时内心感受,允许让宝宝把握节奏。一个能够放心大哭并得到爸妈聆听、共情和支持的宝宝,会一步一个脚印成长,最终拥有力量面对那些曾经让他们退怯的困境。

原则十: 建立爸妈的‘情感加油站‘

爸妈不是万能的奥特曼。面对攻击行为,我们都可能携带一触即发的“爆炸点”(hot point)。多数成年人在幼年时都挨打过,甚至目睹过家人在酝酿已久的愤怒中大打出手的情境。这些沉淀在内心角落的痛苦可能在宝宝受欺负受委屈的瞬间涌现出来。

爸妈需要建立自己的情感加油站,如,参加父母支持小组。在那爸妈可以分享、讨论自己的“爆炸点”,表达担心,甚至回忆起过去发生某个事件的细节,自己的感受等。在他人温暖关怀中爸妈能够倾注自己的情感,记得曾经的努力,也能更好共情宝宝。

图源 | pixabay

爸妈是宝宝坚实后盾。爸妈是否介入,何时介入,怎样介入到宝宝们的纷争和打闹中,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关键看宝宝的需要,问题处理的能力及紧迫性。除了聆听和共情宝宝,爸妈也可以适当引导宝宝面对和处理冲突,为自己发声。宝宝会意识到,不愉快的事情会出现,也会过去;爸妈能够耐心倾听并给予支持,且不恼怒,我可以和爸妈分享内心体验,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学习新的技能和处理问题,这些对宝宝的成长都有不凡的意义。

文|少峰聊育儿(一个80后可爱活泼的阿姨,每天和大家分享育儿的小知识,希望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