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陪孩子走过青春期风暴,父母必备三个教养解方

2021-12-19 15:48:54孕产
陪伴每个父母和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搜寻公众号 "亲子天下"(微信 ID:cn-parenting)关注你我都曾经走过青春岁月,为什么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我们却觉得孩子像个刺猬,难以亲近,难以管教?青春期是“儿童以上,成人未满”的阶段,是一个人从童稚迈向成熟的重要桥梁。

陪伴每个父母和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

搜寻公众号 "亲子天下"(微信 ID:cn-parenting)关注

你我都曾经走过青春岁月,为什么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我们却觉得孩子像个刺猬,难以亲近,难以管教?青春期是“儿童以上,成人未满”的阶段,是一个人从童稚迈向成熟的重要桥梁。亲职专家杨俐容老师提供我们三帖青少年教养良方,帮助父母陪孩子一起走过这条青春路!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作者简介|杨俐容

台大心理学研究所毕业,热爱儿童、钟情心理学,对于年轻时“让世界更美好”的理想始终无法忘怀。有一对独特可爱的父母,一个自认为是天作之合的配偶,两位个性鲜明的宝贝女儿。

从事过儿童、青少年、婚姻咨商工作,目前致力于小区营造、学童 EQ情商教育与普罗大众心理学教育工作,也是《亲子天下》杂志创刊之始便深受好评的“家有青少年”驻站专栏作家。专长领域为:团体带领、亲职教育、情绪管理、儿童青少年发展、人际沟通、两性关系等。

关于教养这件事,很多父母深受其苦,总是抱着求仙丹的心情,希望专家最好是开个药方,吃下去就能药到病除,这无异是江中钓月、不可能的任务。青春期不是急症,比较像是有时限性的慢性发作症状,而且绝对好得了。

以下提供三帖良方,提供家有青少年的家长们参考:

第一帖:看得远

青春期是“儿童以上,成人未满”的阶段,是一个人从童稚迈向成熟的重要桥梁。

通常,父母对儿童阶段的孩子总是特别关照、特别体谅,因为知道他们还小、不懂事;面对已成年的孩子,父母知道他们长大了,得顾全自尊和面子,话不能说得太重。

而处在过渡阶段的青少年就卡在这当中,半大不小的,不只父母对他们的态度摇摆不定,他们自己也有被定义的感觉。因为“既未在他方,也不在此处”,他们常常没有归属感,甚至搞不定自己,所以情绪也比较复杂。

青少年已经别扭,如果父母再跟他们过不去,那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

青春期也是人生中最剧烈的转型阶段;转型,意味着一个人正在面临广泛且持续不断的改变,必然造成不平衡的状态。青少年光要适应改变、维持平衡,就得花很多力气了,对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耐,情绪多一点、困扰多一些,其实很正常。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青少年的思维在质地上也和成年人不太一样。

如果父母能接纳他的不平衡,支持他朝正向改变,经过不断调适、反复震荡,他终究会随着年岁日渐成长,在踏入成年期时达到另一个新的平衡状态。

以盖房子来做比喻,青春期就像在为幸福的成年生活打地基。

每个人的生命建筑也许规模不同、形式不一,但都需要有稳固的地基。地基要稳,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一旦搭建好,往上加盖楼层的速度就快很多。

如果地基偷工减料,房子就算盖得快,也坏得快。同样的,青春期该发展的特质、能力没长好,成年之后父母仍得一路挂心。

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各有不同的任务要完成,就像房子逐层盖上去,还要好好进行内部装潢。

十八岁之后,除了拥有合法公民权,还要具备工作的能力、有爱和被爱的能力,甚至有担当父母角色的成熟度。

青春期告一段落的同时,有这么多人生重要的大领域就要建立起来了,接下来一直到退休的人生,比较像是在进行装潢、让房子的内部更美观、更丰富而已。

前面的地基打得好不好,决定了接下来的阶段稳不稳,会不会一点挫折就垮了,不得不重建。

生命旅程有些事情是回不去的,父母必须理解青春期是打地基的阶段,因此所有的课题都有意义。许多青春期的行为只是盖地基时碰到的困难,困难能解决,地基就打得好,往后的阶段才能朝更正向发展。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第二帖:看得广

青春期的发展有很多面向,华人父母最大的问题就是,把眼光过度集中在课业,甚至是更狭隘的分数和名次,还未必是看重学习的本质。

至于其他领域该要求、该建立的价值规范,还有该放手、该训练的自主能力等,反而备受忽视。

许多父母对孩子的课业盯得很紧,只要学业表现好,其他就放很松;这想法相对褊狭,是不对的。

学习固然重要,可是像追寻自我、自律自主、自信自尊,还有了解别人、尊重别人等基本能力能够建立好,就算学习慢一点,孩子一定会走出自己的路来;尤其现在接受教育的途径这么宽广、又有弹性。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学习的确是青春期最核心的课题,但父母该在意的不是成果如何,而是孩子有没有动力、态度对不对等更基本的面向。

只要掌握基本,父母就不要抓得太紧、抓得太细;碰到问题和他一起面对、一起处理,就算进度很缓慢,还没有方向,你都要给他很大的鼓励和肯定。

除了学习,青春期还有几个领域需要打好地基:

生理发展:青春期过后,孩子要学会照顾自己的健康、善用自己的身体。

生涯发展:他要了解自己的才能和兴趣,找到志向和理想,为职业生涯做初步的探索和选择;在接下来的青少年阶段充实专业知识与技能,成为有能力工作的人。

人格发展:孩子要能独立于家庭的支持与父母的保护,包括情绪要能自理、问题要能面对。

社会发展:他要成为有道德感、有公德心、有社会性的好公民。同时,也要跟同侪建立成熟的关系,发展出具有适应力的社会角色。

家庭发展:他必须有能力爱人,才能成就美好的婚姻;他也要够成熟,才有能力养育下一代,成为称职的父母。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第三帖:看得深

台湾有句俚语:“医生怕治咳,土水师怕抓漏”;父母也经常如此,最受不了看到孩子愤怒懊恼或懒散被动。

孩子有困扰,父母的确会难受,或者说,因为爱孩子,所以才希望他最好都没有困扰烦忧。

然而,父母常陷溺于表面问题的征兆,却未能看透真正的问题根源,因此往往只是治标不治本。

举个例子,有些父母为了戒掉小孩吸拇指的习惯,会在孩子拇指上涂黄连或辣椒。这对于只是行为习惯、没有情绪困扰的状况可能是有用的;但如果孩子吸到破皮、龟裂、流血,还无法克制,通常代表孩子有比较严重的情绪困扰。

就算你涂黄连,他吃过苦头就不吸了,但他可能会开始不自觉的拔头发,转移成别的症状表现而已。

所以,父母如果只注意行为不重视病因,甚至采用很激烈的手段,那就像涂黄连一样,表面上很好用,却会有后遗症或引发其他病症。

“看得深”的意思就是,你不只愿意,而且有能力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

这个能力不难建立,只要普遍了解青春期是怎么一回事,再加上一点和青少年谈话的能力,真正专注的花时间与精神倾听。

孩子愿意和你分享,你就有机会了解,除了一般青少年的特征,你的孩子还是个独一无二的人。

你也会体认到“喔!原来我们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历练,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孩子其实是有困扰、压力大的。”

陪孩子走过青春路

父母还要关切青少年表层行为背后的生命课题;质疑“人为什么要念书”、困惑“朋友为什么可以为分数尔虞我诈”、难过“为什么那个女生(或男生)要这样伤害我”等等,都是青春期必修的生命课题。

提到青春期的孩子,许多父母脑中第一个浮现的画面,就是青少年那张牙舞爪、浑身长刺的模样;“情绪强烈、表达直接”是一般人对这个阶段孩子普遍的印象。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但研究发现,虽然青少年确实常为了生活琐事和父母争吵,骚动混乱的场面却不那么频繁。

青少年绝对不会乖乖听话,但也未必狂野叛逆;亲子间的意见纷歧,大多会透过小规模的冲突方式获得解决,而非一般人印象中的火爆场面。

青少年正经历人生中一段范畴最广的过渡阶段,青春期的症状没有药到病除的仙丹,但绝对可以缓慢痊愈。

扮演父母这个角色,一路陪伴孩子迈向成熟,是一项辛苦艰巨的任务;而即使父母亲都做对了,也不见得就会事事顺利,因为,还有许多我们无法掌握的因素在影响孩子的成长。

我想和家有青少年的父母分享:生命是一条长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会化为孩子生命态度的成分。当我们能真实的面对自己、尽其所能的支持孩子,永不放弃却能自在放下,那么,我们已经给了自己和孩子满满的祝福!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版权所有,转载请加注作者及出处,出处为亲子天下微信公众号(微信号:cn-par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