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性格内向,没朋友,不敢主动与人搭讪,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2020-02-19 21:26:04孕产
一、孩子不善与人交往,很可能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大宝上幼儿园的时候,很安静。老师会偶尔发一些活动玩耍时的照片到家长群,小朋友们三三两两地玩耍,而看到大宝的时候,她都是一个人在玩,看起来有种不合群的感觉。
一、孩子不善与人交往,很可能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

大宝上幼儿园的时候,很安静。老师会偶尔发一些活动玩耍时的照片到家长群,小朋友们三三两两地玩耍,而看到大宝的时候,她都是一个人在玩,看起来有种不合群的感觉。

老师做家访的时候,也会和我们说,大宝很乖,就是在学校不怎么说话,下课了同学们一起玩,大宝总是很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不会主动与人交谈。

孩子他爸对老师说,“这都是遗传了孩子妈,因为她小时候在学校也不爱说话。”

孩子的爸爸和我是同学。上学那会儿,在课间,我很少会走出教室玩耍,都是和座位周边要好的同学交往得多些。学生时代,我是他人眼中标准的“内向”性格的人。

于是,孩子不善交际,似乎有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每当遇到某些孩子不打招呼的场合,家人就会说,“这孩子和她妈小时候一样,都不怎么爱说话,比较腼腆。”

有一回,孩子在游乐场遇到以前舞蹈班的同学,我问她为什么不去打个招呼,孩子说,“因为我害羞。” 我问,“你从哪里学到这个词的?” 孩子说,“爷爷奶奶说的呀。”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善交往,就是害羞,内向,并在自己感觉尴尬的场合,当着孩子的面大大咧咧地与他人做这样的归因。这样的行为,其实会对孩子产生一种“暗示效应”。

暗示效应,是指人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暗示,就像一把双刃剑,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孩子的“内向”,及不善与人交往,很可能是父母不断暗示的结果。

二、“内向”,不是孩子不善与人交友的借口

1、“内向”是一种气质,而不是缺陷

说到“内向”,很多人就会想起“孤僻”、“冷漠”、“胆怯”、“不合群”等词。其实这是一种偏见。

内向和外向的区分,是个体获取自身能量途径的不同。内向者的能量多来源于自身内在世界;外向者能量多来源于外部世界。

内向的人不是不善于交际,而是他们不喜交际,过多地参与社交活动,会消耗他们的能量,因为比起社交,他们更喜欢独自思考,他们的能量来自于独处、自省、向内的挖掘。

“内向者”安静,是因为他们本身喜欢安静,他们思维敏捷,愿意承担责任,追求完美。这是一种天生的气质,处世的偏好,而不是性格缺陷。

2、不恰当的评价会引发孩子错误的自我认知

世俗对“内向”的偏见,会让人过度关注孩子在与人交往中的笨拙表现。并错误地将这种表现归因为“内向”的结果。

孩子的经历,不会塑造他们的认知;是对经历的解读,塑造了孩子的认知。

孩子的大脑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他们对事件的解读,很容易受父母的影响。一般父母是怎么解读的,他们就会接受这个解读。即使是错误的。

所以,当父母经常批判孩子,说孩子“胆小“”害羞“,孩子就会真的形成自己“很害羞”,“很没用”的认知。并将这种认知当做自己无法主动与他人交谈的理由,并保持畏缩不前。

3、交朋友,是一项需要后天培养的技能

“外向者”就一定人际关系很强吗?不一定。“外向者” 的感知度不如“内向者”敏锐,他们有时候行为会伤害到他人,而不自觉。长期以往,朋友也可能会与他们保持距离,或者只是维持表面的联系。

擅不擅长交朋友,不是看孩子是“内向”还是“外向”,而是要看他有没有习得与人交往的技巧。这些技巧,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父母后天去引导的,更不是简单粗暴地给一个“要懂得分享”。

三、帮助孩子交友,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现实生活中,父母总是要求很多,指责很多,却缺少耐心和正确的引导。对于帮助孩子交友,父母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放宽心,不要期望过高

父母为什么喜欢攀比?攀比的时候,我们总是有赢有输,就和老虎机打游戏一样,结果是不一定的,所以父母很容易对攀比产生一种上瘾。

攀比的危害十分大,因为它会让父母想赢,想让孩子变得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优秀。而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是永远不能被超越的,因为超了这家,还有那家。

天生气质“内向”的孩子,有许多卓越的特点。丘吉尔、富兰克林等这些一生功绩显赫的人都是“内向者”。只有在孩子的短处,给予恰当的指导,而非指责,孩子才能变得更好。

为孩子寻找对标榜样

平时父母可以和孩子探讨,比较欣赏学校的哪些同学,哪些同学在学校比较受欢迎,那些同学身上有哪些优点,分析大家喜欢他们的原因,他们平时怎么玩,都玩些什么。

或者看电视,看电影的时候,哪些电视电影人物和场景特别能打动人的,父母和孩子都可以做个记录。

少说多做,与孩子多做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快速提高孩子交友能力的途径,父母可以设计各种场景。比如,在麦当劳吃饭遇到了学校的老师,我们怎么攀谈?在学校遇到同学抢自己的玩具,怎么处理?如果有人打了自己,该怎么办?如果在游乐场遇到自己想要一起玩的伙伴,如何去邀请?

父母设计的脚本越多,练习越多,孩子进步越快。

给孩子的进步设置奖励

主动迈出去对孩子有些难,父母可以设置奖励,推孩子一把。比如,设置“三表一录”交友绩效管理表。

三表一录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项目表:将自己的期望做一个分解,如孩子主动与人打招呼,孩子成功邀请朋友一起玩,孩子在学校与之前没有谈话过的同学打招呼,等等容易实现的小项目

星星表:对应不同的项目,孩子可以得到的星星数,如,和人打招呼得一颗星;成功邀请朋友一起玩,得三颗星;

礼物表:可以是一盒铅笔,一盒橡皮,或者是其它孩子希望拥有的东西,孩子可以拿星星来兑换礼物。

美言录:父母每天可以在美言写上孩子取得的进步,并不断表示鼓励

常言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对于孩子的交友难题,最重要的是父母的平常心、耐心和鼓励。

陪伴孩子不断克服困难,获取新的成就,是一项幸福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