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跟心理学家李雪学做好妈妈

2020-02-17 04:00:05孕产
没错,我宅在家里已经4年多了,专门看书,带娃,市面上的育儿书我都见过,看过,浏览过。身边很多妈妈有这样的困惑:我知道很多育儿方法,可是问题来的时候,除了生闷气,那些了然于胸的破解步骤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也有人对别人家的孩子羡慕不已。

没错,我宅在家里已经4年多了,专门看书,带娃,市面上的育儿书我都见过,看过,浏览过。在书海里浸泡多了,自然对什么是一本好的育儿书籍有敏锐的感受,市面上的书,有分享干货的,有介绍成功经验的,也有让你口服心服的理论书。

身边很多妈妈有这样的困惑:我知道很多育儿方法,可是问题来的时候,除了生闷气,那些了然于胸的破解步骤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也有人对别人家的孩子羡慕不已,对别人家的妈妈却敬而远之,总之,别人家的成功似乎跟我关系不大;最让我敬佩和尴尬的是,身边有几个妈妈啃了好几个大部头的典籍,积累的育儿知识中西贯通,可是最厉害的地方也就是参加相关考试可以拿到高分罢了。

虽然我自己在育儿方面也毫无章法,可是我依靠一个爱的真谛居然也把孩子养到了初一,各项情况发展良好,每到我遇到困惑的时候总能在一本书中找到想要的答案。如今这本书从崭新精致变得面目全非,这要归功于我无数次的翻阅。

翻了不下100次后,我决定把这本书推荐给三类人,愿你用心感受,细细品读。

一、 初为人母,你需要一个清晰的养育路径

书中讲到0-3岁孩子最大的麻烦就是哭闹,夜奶,睡觉,说白了就是困惑新手妈妈的三大难题:

1、孩子哭了要不要立马抱一抱?

2、喂奶要不要定时定量?

3、孩子的需要都要及时满足吗?

妈妈们的困惑在于不是找不到方法,而是在多种选择中乱了阵脚。哭声免疫法,睡眠训练法,喂奶时间表是三大常见的行为主义实战法,之所以受到追捧,最大的“卖点”是迎合了父母的需要,帮助他们省时省力。

如果父母得到了满足,孩子自然就会被忽略。根据客体关系心理学解释,婴儿一出生就处在“全能自恋期”,即认为世界围着自己转,自己对世界有掌控感,可以呼奶唤抱,无所不能。如果母亲积极回应,婴儿的全能自恋得到满足,这是婴儿最重要的安全感来源,也是婴儿从自恋中走出来的基础。

随后进入主客体分离期,逐渐把自己和外部分开,不仅关注自己,也开始关注别人。

懂了婴儿心理发展特点之后,我觉得当初随叫随到真是做对了。妈妈们再也不用纠结多抱孩子会不会宠坏了,更不能借着哭声疗法开始偷懒。孩子小的时候给再多爱都不为过,所谓水满自溢,孩子内在的安全感充足后,就有了人生最坚实的底气。

(二)被多种育儿声音干扰的父母,我们来看看生命的本源。

1、孩子要不要上早教?

很多妈妈常以“孩子早走路,早说话”为荣。早教的目标是孩子超前具备各种能力,貌似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先走了一步,其实是在马拉松比赛中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起跑,输在起跑线上而不自知。

书中讲到:当过分对某一大脑区域进行强化刺激的时候,反而可能会导致“神经挤破”现象,对于一些尚未分化,对青春期和成年期创造力有重大意义的区域,会因其他区域的侵占而萎缩。

这样的做法顾此失彼,就像我之前养的几盆多肉,因为不了解习性,天天浇水,结果该长的枯萎了,留下一株拼命徒长。

2、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规则和自由表面上来看是矛盾的,有了规则,谈何自由,反过来,自由发展,规则如何建立?

首先澄清一下什么是规则:规则只有在涉及两个及以上人的时候才有意义。规则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维护每个人的感受。如果要对别人的事情定规则,那就是侵犯别人的自由。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有的时候,规则讲了100遍,孩子也没有很好执行。为什么?规则是冷冰冰的,孩子感受不到。比如一个孩子进门不敲门,虽然有告诉她进门之前先敲门,可是孩子常常硬生生地进来了。如果告诉孩子:你突然闯进来我很生气,孩子就会马上明白自己的行为和他人的感受产生联系。

比如我家孩子每到周末就会死懒在我房间看电视,老母亲我一遍又一遍催睡觉就是不管用。最后我如实告诉孩子:过了11点,妈妈就会非常累。孩子看见我一脸迷糊状,马上就乖乖睡觉去了。

(三)亲子关系紧张的父母,需要放下的两个执念

1、“不改变”

没有人喜欢被说教,没有认喜欢被控制,当我们想要改变对方时,无论道理多么正确,其实都在传递: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你应该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不改变并不代表当我们看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不能提醒,而是要回观自己的内心:我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真的为了孩子好?还是证明我是正确的?

父母一旦中了“正确观念”的毒,就会漠视甚至完全否认孩子的真实感受,事实上,人只有当真实感受被确认时,才会产生幸福的存在感。

2、不评价

评价也是我们回应方式的体现,不同的回应带来不一样的人生。孩子抓到一只蚱蜢,兴奋地拿给妈妈看。如果妈妈说:小心,蚱蜢会咬人,这属于无关反应,如果妈妈说:你的手好脏,快去洗手,就是情绪逆转。

孩子天然地会通过完整体验自己的情绪而自我疗愈,能量释放了,就不会形成心理创伤。

这些评价会导致孩子的情感流动郁结,能量阻塞,长期被卡的孩子会形成心理疾病。

父母最好的做法是只确认孩子的感受,不打扰,看似什么也不做的不作为,确实孩子最好的陪伴。

最后,如果你只想知道本书的精华,我有一个八字箴言送给你:确认感受,及时回应。

老子思想中提倡无为而治,在育儿中同样也是终极法门,有的父母会质疑,什么都不做,孩子想干什么就做什么吗?不急,如果非要做点什么,基本原则就是当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敏锐捕捉到孩子的感受,也就是同理心,然后及时回应孩子。就这么简单!

当孩子心爱的猫咪丢失后,孩子哭着说:我好想念小猫。我说:妈妈看到了你的悲伤。

孩子一身臭汗跑回家和我说:妈妈,我们球队今天还赢了。我说:看起来你真的很开心。

《当我遇见一个人》,当我遇见李雪,我看见了真实的自己,看见了童年的关系模式。当我发现孩子有问题时,我从想要改变孩子的执念中慢慢看见了自己的焦虑,痛苦,和无知。孩子是帮助父母走向自我认识的桥梁,如果你想做好父母,这本书极力推荐!

天妈

正面管教家长讲师,13岁孩子宝妈,孩子高效作业,成绩从班上中下游逆袭至班级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