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难产有多久产假 难产引起的剖宫产产假是多久

2023-03-05 09:12:52孕产
难产有多久产假,宁波小产假和难产假是多久难产国家规定是98天再延长15天,浙江计生政策是在以上基础上,追加30天产假奖励。小产假规定是: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宁波小产假和难产假是多久

难产国家规定是98天再延长15天,浙江计生政策是在以上基础上,追加30天产假奖励。
小产假规定是: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第三十条 2016年1月1日以后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下列福利待遇:
(一)女方法定产假期满后,享受三十天的奖励假,不影响晋级、调整工资,并计算工龄;用人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给予其他优惠待遇;
(二)男方享受十五天护理假,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照发。

难产有多久产假

难产假多少天

我国《劳动法》规定:第六十二条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对此做了进一步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难产有多久产假

难产引起的剖宫产产假是多久

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

难产有多久产假

晚育有多少天产假

你好,谢谢,望采纳!对于生育假期,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明确规定: 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

另外,劳动部还下发了一份《劳动部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对女职工产假、产假期间待遇以及适用范围等问题更为详细的解释:

一、 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时,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十五天至三十天的产假;怀孕满四个月以上流产时,给予四十二天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二、 产假期满,因身体原因仍不能工作的,经过医务部门证明后,其超过产假期间的待遇,按照职工患病的有关规定处理。另外,在这些规定的基础上不同省市和地区对产假也有相关的规定。

正常产假90天;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计划生育假增加35天;晚育假增加15天;剖腹、Ⅲ度会阴破裂的难产假增加30天;多胞胎生育假,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男配偶看护假期10天。谢谢,望采纳!

产假到底有多少天?

基本的产假就是90天。其他的就看每个东西的规定了。我们公司的产假是基本90天+ if 晚育35天(24周岁以上的)+ if 领取独生子女证15天+ if 难产30天所以如果是24岁以上的只生一个宝宝,还是剖腹或者难产的话,最长就有170天的产假。哺乳期间(即宝宝满一岁前)都可以申请提前OR延迟一个小时的上下班时间。

生育二胎的产假是多长时间,是否有难产

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产假期为98天,其中产前可休息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至于生育延长假和男方的陪产假,由于各省市的规定不同,你可按你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规定的享受此政策。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教师晚婚晚育难产法定产假多少天

您好,您的问题已获悉,现回答如下:
1 、女员工生育可请假90天,小产30天;
2、 难产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1个婴儿多给15天,晚育者加15天;
3、配偶分娩可请假3天;
4、产假包括公休假日及法定休假日。

广州劳动法难产假多少天

广东
1、基本产假90天,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
2、生育时遇有难产的(如剖腹产、Ⅲ度会阴破裂者),可增加产假30天;
3、怀孕不满四个月流产的,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15天至30天的产假;
4、怀孕四个月以上(含四个月)流产的,给予42天产假;
5、自愿生育独生子女的,增加35天;
6、晚育的,增加15天;
7、女职工产假期满上班,应允许有一至两周的适应时间,使其逐渐恢复原劳动定额。因身体原因仍不能工作的,经过医务部门证明后,其超过产假期间的待遇,按照职工患病的有关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