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这画太难看了”别说“你太不礼貌了”,说“你不需要画得好看”

2020-01-26 11:00:05孕产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这孩子很聪明,就是马虎了点。”“这孩子是心思没用到学习上,要不然早就不是这个样子了。”“这孩子爱玩了些,其实还是很聪明的。”“这孩子脑子特灵活,就是专注力不够。““这孩子这会还没发力,不然早拿第一了。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这孩子很聪明,就是马虎了点。”

“这孩子是心思没用到学习上,要不然早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这孩子爱玩了些,其实还是很聪明的。”

“这孩子脑子特灵活,就是专注力不够。“

“这孩子这会还没发力,不然早拿第一了。“

上面这些话,我们从小到大听了不少,不仅老师会说,家长自己也会说。

为什么在别人眼中普通的孩子,自家的父母觉得他很特别呢?

为什么成绩一般,老师非说“这孩子很聪明”呢?

我在知乎上看到个故事:

有个很调皮的学生骂了老师,老师气不过打了他。结果孩子扭头就走,说要回家找爸爸,这个事情没完。

老师事后情绪平复,想起来这个学生的爸爸不好惹,是个混子。虽说自己占理,但遇上霸道不讲理的家长,还不好办。

她决定主动出击,于是给孩子爸爸打电话,讲了事情经过,然后说:“你儿子很聪明,这么聪明的孩子,我觉得只要抓一下,他努力的话,考上重点中学没问题的。所以,我对他是特殊的对待,我这是恨铁不成钢啊。”

孩子爸爸听完老师的电话以后,特别开心,不但没去学校闹事,还带着儿子上学校找老师道歉,拜托老师狠狠管教他的孩子。

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家长眼里出学霸,大约就是这个意思吧。

什么是“禀赋效应”?

从心理学的角度,有另一个专有名词来形容家长的这种心态,叫做“禀赋效应”。

什么是“禀赋效应”呢?

所谓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是指拥有一件东西会让你高估它的价值。在人们拥有一件东西之后,人们会倾向于认为,自己拥有的事物比别人拥有的同样的事物更有价值。

例如,现在有两件东西供你选择,一块400克的瑞士巧克力,以及一只白瓷的咖啡杯,它们的市场价格基本是相同的,你会选哪个呢?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SimonFraser University)的经济学家杰克·奈奇教授(JackKnetsch)专门做了个实验。他把样本随机分成3组:其中一组得到咖啡杯,另一组得到巧克力,而第三组样本则可以自由选择是要咖啡杯还是巧克力,结果第三组样本中56%的人选择咖啡杯,44%的人选择巧克力(近似我们原先的假设,也就是对两种物品的偏好接近1:1)。

而另外两组,在分到咖啡杯的人中,只有11%的人选择用咖啡杯去换巧克力;而在分到巧克力的人中,只有10%的人愿意去换咖啡杯。

显然,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手里的东西比别人的更好,所以不愿意去交换。

某件东西,从拥有开始,我们就在心理上赋予它特殊的价值。

而我们的孩子,虽然不是物品,但是“禀赋效应”的心理依然存在。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全书》里面提到,除了极少的神童和天才,99%的孩子在天赋上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也就是说,孩子们在聪明程度上是没有太大分别的。

不过,另一方面,成绩(或学习结果)是有明显的差异。

这个时候,出于“禀赋效应”,我们宁愿相信自己家的孩子,比很多别人家的孩子都聪明,只是某方面有点小小的欠缺而已。

“禀赋效应”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虽然,这是人之常情,但带着“禀赋效应”的有色眼镜的家长,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的团队曾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他们将孩子随机分成两组,让他们进行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测试。

然后对其中一组孩子表扬道:“你对拼图很有天赋,你很聪明!”

对另一组则表扬道:“你刚才一定很努力,所以才做得这么出色。”

随后,研究团队让孩子们连续参与了三轮测试。结果,仅仅因为表扬的方式不同,两组孩子的表现就大相径庭。

研究人员发现,一直被夸“你真聪明”的学生,会过度重视自己的排名,回避没有把握的任务。

而一直被夸“你真努力”的学生,则更敢于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他们看来,如果失败了,那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只要加大努力程度,必定能解决问题。

后来,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就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

过于强调聪明,潜移默化之下,孩子很容易轻视勤奋的力量。

哪怕原本有这种能力,也会忽略这种能力的价值。

明智的父母应该怎么做?

明智的父母,不会因为相信“聪明”的力量,而让自己和孩子同时陷入“固定型思维模式”中去。他们会通过下面的方法,来不断提醒自己,提醒孩子,勤奋比聪明更值得欣赏。

1.撕掉“聪明”的标签,回归理性表扬

在“禀赋效应”的作用下,我们对自己的孩子,通常会有高于事实的评价,可能他只是一个寻常的孩子,在我们的口中,成了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长大一定是个科学家”,“天生就有艺术家的样子”。

我们的本意是通过表扬,鼓励孩子的头脑和天赋,可以给予孩子更持久的自信心,就像是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一样。

孩子得到的心里想法是:我生来与众不同,就这么简单。所以,我不用太努力,也可以跟别人一样好。

并且久而久之,孩子可能还会养成“孔雀心态”。

而能让孩子保持努力的夸奖,应该是夸奖孩子以成长为目标的努力过程——夸奖他们通过自身的时间、学习、坚持不懈和有效的学习方法达到的成就。

而且我们可以和他们谈到他取得的成绩时,更倾向于表示自己欣赏和赞扬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做出的的选择。

就像这样:

“你为解决这道数学题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直到你成功攻克了这道难题,我喜欢你这种做法。你考虑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最终找到了正确的思路!”“这次的作业很难,你花了很长时间,我非常欣赏你能这么专注地做完它。”“这幅画用了很多绚丽的颜色,跟我说说你都用了什么吧。”2.不急于指正,培养“成长型思维”的孩子

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个动作,都会传递出一条信息,这些信息是在告诉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如果我们的言行,传递的是:你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人,我对你的成长很感兴趣。这就是在潜意识里培养孩子形成”成长型思维“。

儿童教育专家海姆·吉诺特讲了个故事。

妈妈带着5岁的布鲁斯第一次来幼儿园,他抬头看到墙上的画,对妈妈说:“这么难看的画是谁画的?”

妈妈说:“这幅画很漂亮,你不许说它难看,这么说不礼貌。”

接下来,他看到一个坏了的玩具消防车,他捡起来后,带着批评的口气问:“是谁把消防车弄坏的?”

妈妈赶紧制止:“这里的人你都不认识,不要管这些事情了。”

而在旁边的幼儿园老师,同样的问题,她有不一样的回答。

关于画,她说:“你不需要画出漂亮的画,只要你喜欢,你可以画不好看的画。”

关于玩具,她说:“玩具就是用来玩的,所以弄坏玩具,是很正常的事情。”

布鲁斯从妈妈那里,得到的信息是,什么事情都有明确的好坏对错,所以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而从老师那里得到的信息是,这里不会有人对我评判,我可以安全地展示自己。

在这种成长型思维模式下长大的孩子,他更愿意去接受困难的挑战,并且更加自信,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聪明”让孩子固步自封,“努力”让孩子勇往直前。

这中间隔着的,是勤奋。

真正的勤奋,不是被迫的机械性重复劳动,也不是自我感动式的摧残健康,更不是因为拖延症导致的最后一刻效率爆发。

真正的勤奋来自于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对于那些无法获得即刻回报的事情,依然能够保持十年如一日的热情与专注。

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是真正勤奋的孩子。

-END-

我是树熊妈妈,家有8岁男宝,我们不是完美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成为不断完美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