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如果孩子没有问过你“我为什么要上学”,那就要注意了

2019-12-07 14:52:04孕产
作为家长,尤其家里有小学生的家长,如果孩子没有问过你“我为什么要上学”,那你就要注意了。你曾经有过做一件事情是没有原因的吗?仔细想一下。也许有人说“爱,没有理由”。那是一种冲动或者本能。除此以外呢?上学显然不是本能!

作为家长,尤其家里有小学生的家长,如果孩子没有问过你“我为什么要上学”,那你就要注意了。

你曾经有过做一件事情是没有原因的吗?仔细想一下。

也许有人说“爱,没有理由”。

那是一种冲动或者本能。

除此以外呢?

上学显然不是本能!

所有孩子心中都有“为什么上学”的理由

在每个人眼里,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有理由的。

如果孩子没有问过你这个问题,那孩子一定有属于自己的原因。

这一点应该不容置疑。

有的孩子认为,因为父母让我上学,所以我就去上学;

也有的孩子认为,和我一般大的小朋友都去上学了,所以我也要去上学;

还有的孩子认为,我要去学习更多的知识,将来才能让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

每个负责任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是无数家长心中的梦想。

实现了这个梦想的年轻妈妈,无论是在人前还是人后,脸上都是无法掩饰的笑容。

实现了这个梦想的年轻爸爸,工作起来再苦再累,回到家中也会毫无怨言。

更别说,孩子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免不了逢人便要夸几句自己的后代。

逢年过节,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孩子永远是对话的“焦点”。

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全家人的幸福指数都会提高。

这个问题关系到孩子以后是出众还是出局。

孩子没有问过“为什么要上学”能说明什么呢?

家长可以联想一下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会不问原因就去做某件事。

最常见的心态和理由就是,别人怎么做,我也跟着怎么做,做好做坏无所谓。

从众!

儿童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好奇心强,具体的表现就是对所有的事情都好奇,频频发问。

有的家长说,孩子也在问问题,只是没有问过这个问题。

上学和在家相比,多数学生并不十分情愿。所有家长作为过来人,一定知道其中的答案。

日复一日做自己不情愿的事,却不想弄清楚原因,这不应该引起足够的警觉吗?

有的家长说,孩子非常勤奋,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每天就知道学习。问不问这个问题无所谓。

孩子看起来非常勤奋,但不知道为什么上学。

这是不是就像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只顾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呢?

这样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大量实践和科学研究表明,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对于孩子上学这个问题,就是孩子最终找不到自己努力学习的理由。

管理大师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一书中讲到一个故事。

相传山脚下准备建一个教堂,有三个石匠在干活。一天,有人走过去问他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石匠说:“我在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一边敲打石块一边说:“我在做世界上最好的石匠活”

第三个石匠眼中带着想象的光辉仰望天空说:“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这个故事几十年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同样的一件事,愿景不同。

故事的后半部分讲述了三个人的不同结局。第三个石匠成了杰出的建筑师。

其中的道理浅显易懂。

没有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自然也就不会坚持不懈,就更谈不到取得任何成就。

《今日头条》有许多写手,每个写手虽然在做同样的事,但想法不同。

毫无疑问的是,最终出众的人一定是在当初就有雄心壮志的人。

如果来的时候就是准备“打酱油”的,现在一定是早已出局。

不忘初心需要坚持,而坚持则一定需要明确目标的召唤。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理论认为,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最稳定的学习动机。

认知内驱力就是指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就动机。

有人说,模仿学习是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孩子只要模仿去做就可以了。

但我们必须承认,有目的模仿和无目的模仿的结局完全不同。

无目的模仿永远不可能实现超越,也不可能让自己最终卓越。

没有目的的上学,要取得好成绩比登天还难!

当孩子真正懂得“为什么上学”的时候,成为“别人家孩子”就是一件近在咫尺的事情。

这个问题是需要孩子经常思考的问题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曾经让我们全班同学举手回答“为什么上学”这个问题。

有个同学,个子比我高出一头还多,浓眉大眼,成绩也很好,属于很受老师待见的那种。

记忆中他第一个举手后站起来回答说,上学是为了以后当一名科学家。

前几年同学聚会时我知道,他现在在一家澡堂做搓澡工。

他读完初中就接了父亲的班参加工作了,后来单位效益不好,只好自谋出路。

大概率上讲,这辈子他要当一名科学家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了。

应该说,他读完初中的时候就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或者说放弃了自己的既定目标。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坚持初心不改,最终走向辉煌的人不计其数。

这个问题思考一次是不够的!

第一次回答了这个问题,就等于有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但要实现自己的目标,还要坚持不断问自己。

让自己实现目标的信念一次比一次强大,直至坚如磐石,不可撼动!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在这些困难和挫折面前,多数人就像我的那位同学,选择改变或放弃。

就好比在每年新年的时候,许多人都会给自己立下flag。

我今年要陪孩子读50本书,

我每周要坚持写一篇读书笔记,

结果又到新年的时候,只读了不到15本、甚至更少;

读书笔记也断断续续写了十多篇;

、、、、、、

《成功,动机与目标》的作者,著名社会学心理学家霍尔沃森建议说,

当我们希望自己更加努力,或者需要避免诱惑的时候,需要用“为什么”方式思考。

因为这样的思考就是一种大局思维,足以让我们充满前进的动力。

更加专注于我们能获得值得骄傲的回报,从而增强我们的意志力。

孩子经常思考“我为什么要上学”也就意味着不断给自己加油鼓劲。

如果孩子学习动力十足,为人父母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这也许是苏格拉底说“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的原因之一。

结束语

为人父母,第一次引导孩子回答好“为什么上学”这个问题,就等于帮助孩子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指导孩子经常思考“为什么上学”就是在不断培养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不管是在网络平台上,还是现实生活中,“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一直是许多家长苦思冥想的问题。

如果孩子没有问过这个问题,你是不是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

见到孩子,一定要问问孩子“为什么上学”。

把问题还给孩子,和孩子一起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