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涨姿势!这样抱宝宝,安全又舒适

2019-12-06 00:52:03孕产
0-1岁的宝宝娇小柔嫩,新生宝宝更是让不少家长手足无措。抱宝宝的姿势最重要的是安全、舒适,但也家长也必须注意,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姿势抱宝宝,才能抱得更持久。随着宝宝一天一天地长大,体重也越来越有分量,经常抱宝宝的家长,容易产生疲劳损伤,如腱鞘炎、肩痛、腰酸背痛等。

0-1岁的宝宝娇小柔嫩,新生宝宝更是让不少家长手足无措。抱宝宝的姿势最重要的是安全、舒适,但也家长也必须注意,采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姿势抱宝宝,才能抱得更持久。

随着宝宝一天一天地长大,体重也越来越有分量,经常抱宝宝的家长,容易产生疲劳损伤,如腱鞘炎、肩痛、腰酸背痛等。

但是可爱的小宝宝像是尝到甜头,越长大越喜欢黏在大人的身上,因此,应该避免造成宝宝喜欢找特定人抱。再则,应变换不同姿势,调整肌肉的负荷,以减轻负担。下面我们推荐5种抱宝宝的姿势,供家长们参考。

1、安稳摇篮式

特点:对于新生宝宝最常用、最容易上手、最安全的一种抱法,左右手可轮替。

方法:将双臂弯曲,让宝宝的头枕在手臂弯曲处,并以手掌支撑宝宝的臀部,而另一只空闲的手就可以轻轻地抚触,安抚宝宝。

注意事项:在这样的姿势下,家长可以与宝宝有最佳的眼神交流,是一个非常好的情感联结的机会,因为这样的状态下,宝宝和家长面部的距离约20 至30 厘米,符合宝宝的视力能见度范围。宝宝在这样的距离下,看见家长的脸与头发、眉毛与眼睛,都是吸引宝宝目光的黑白对比颜色和几何图形,加上爸爸妈妈熟悉的说话声与语调,若是配合轻拍安抚,宝宝会感觉到安心、幸福,也会在这样的情境下缓缓地进入梦乡。

2、无尾熊环抱式

特点:最适合爸爸的抱法,也可称为爸爸专属的抱姿。

方法:让宝宝趴在爸爸宽阔的胸膛上,还可以听到有节奏的心跳声喔!噗通、噗通,就像是有节奏不断地提醒宝宝:“乖乖、乖乖”。加上爸爸专有的低沈嗓音说着:“我是爸爸,爸爸最爱你”。时而配合着厚实温暖的手掌,稳定地抚触按摩宝宝的背部。

注意事项:在这样的情境下,充满着爱与抚触,再加上温暖、舒适、规律的节拍,同时满足宝宝听觉、触觉、视觉及安全感,相信宝宝一试就会爱上。

3、左顾右盼直立式

特点:当宝宝渐渐长大,对于外界的好奇心日益增加,也会越来越不安于室,此时家长应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方法:将宝宝抱成直立式,一手支撑宝宝臀部,另一只手保护宝宝的头颈部,此时的宝宝能换个角度看看不同的世界,会显得格外的兴奋。

注意事项:对于容易溢奶、吐奶的宝宝,这是一个强力推荐的姿势,也是很多家长用来给宝宝拍嗝的姿势。

4、一览无遗式

特点:当宝宝厌倦了安稳地躺在妈妈怀里总是看到相同的脸庞,而直立式只能左顾右盼,局限了视线范围,或是躺在爸爸的胸膛里却不想睡觉的时候,此时就该考虑更换姿势,以满足宝宝的需求。

方法:让宝宝的脸朝外呈直立式,一手托住宝宝的臀部,另一手环抱在宝宝的腹部,身体重心自然往前倾,如此,宝宝可以看看前方的世界,增加新鲜感。再则,因为在宝宝的腹部施加了些许压力,所以可以改善宝宝腹胀和减缓肠绞痛。

注意事项:若宝宝恰巧面临腹胀、肠绞痛的情形时,那么一览无遗式的抱法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喔!

5、辣妈侧抱式

特点:时尚辣妈的抱法,适合四个月以上较大婴儿的抱法。在媒体上若是有社会名媛或时尚艺人抱宝宝出现的画面,通常就是这样的抱法。

方法:将宝宝侧抱,让宝宝的双脚张开,跨坐在妈妈的手臂上,紧贴妈妈腰部,妈妈可以单手撑住宝宝臀部或以双手掌十指紧扣,环抱着宝宝。

注意事项:这样的姿势通常可以让妈妈保持美丽的仪态,但是要注意身体的正常姿势,因为为了省力,妈妈常会不自觉地习惯以腰腹来支撑宝宝的体重,这样不仅影响仪态,更可能引起腰酸背痛等劳损现象。

抱宝宝的注意事项

1~2个月的宝宝要横抱,少竖抱

满3个月前,宝宝颈部力量很弱,还无法支撑自己的头,所以妈妈在抱起和放下宝宝的过程中,应注意要始终支撑着他的头和颈部。3~5个月的宝宝可采取斜抱或竖抱,但是竖抱的时间不宜过长。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尝试多种抱姿。

3个月以下的宝宝,只要没有闹情绪,不要多抱!

宝宝的胃、贲门肌肉较松弛,但幽门肌肉却很紧,哺乳或喂食后如果将宝宝抱在怀中逗玩,食物则容易从贲门溢出,造成呕吐。另外,新生儿睡眠时间长,长时间抱着宝宝不利于他养成独自入睡的好习惯。

在抱宝宝之前,注意检查卫生和安全

妈妈应洗净双手,摘掉手上的戒指,以免划伤宝宝娇嫩的肌肤,并待双手温暖后,再抱宝宝。抱宝宝时,动作要轻柔,妈妈应当始终微笑地注视着宝宝的眼睛,动作不要太快太猛,即使在宝宝哭闹时,也不要慌乱。

参考资料:《母婴护理师的省力育儿妙招》(黄资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