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其实并不可怕,父母掌握好了,可能是成长的契机

2019-11-29 10:52:05孕产
星期天带女儿去游乐场玩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也让我有了很深的感触:当时女儿在一个大球池里玩耍,她年龄大、脾气好,总是能够吸引不少小朋友和她一起玩,很快,她身边就聚拢了三、四个小伙伴。女儿像个“孩子王”似的,领着小弟弟、小妹妹们,玩得十分开心。

星期天带女儿去游乐场玩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也让我有了很深的感触:

当时女儿在一个大球池里玩耍,她年龄大、脾气好,总是能够吸引不少小朋友和她一起玩,很快,她身边就聚拢了三、四个小伙伴。女儿像个“孩子王”似的,领着小弟弟、小妹妹们,玩得十分开心。

可就在这时候,不和谐的“音符”突然出现了:一个五、六岁的男孩朝他们冲了过来,不停地捡起小球朝他们身上砸。女儿被砸了几下,有些生气,对他喊道:“你为什么打人啊?”

男孩却不理睬,仍旧重复着捡球、砸人的动作,几个小弟弟、小妹妹也被砸得大叫起来。女儿想了想,小手一挥,带着小朋友们“转移战场”,谁知不管他们去哪儿,那男孩都会追上来捣乱,气得女儿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我也替女儿着急,便赶紧去找男孩的家人,谁知在球池附近找了一圈,竟没有找到男孩的看护人,我心中也很无奈。

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让女儿去打回来?还是我亲自出面教训这个爱攻击别人的孩子?这些办法好像都不妥当,忽然,我灵机一动,把女儿喊了回来。

我对她说:“你去问问这个男孩,看他是不是想和你们一起玩?想玩的话就要守规矩,总是打人的话,没人愿意和他一起玩!”

女儿按我说的办法去做了,小男孩立刻扔下了小球,高高兴兴地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没过一会儿,几个孩子已经玩到了一起,别提多开心了。

事后,我想,有的孩子表现得攻击性强,其实并不代表他是不可救药的“坏孩子”,而是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所以才会出现“打人”、“咬人”、“踢人”、“砸人”之类的攻击性行为,而这其实是孩子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英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大师唐纳德·温尼科特认为:孩子表现出攻击性并不可怕,相反,攻击性可以被看做是孩子发展自我的途径。

在温尼科特的著作《妈妈的心灵课》中,他特地用一整个章节的篇幅详细讲述了“孩子的攻击性”问题,告诉我们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发展经验”。

因此,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用“好”或“不好”来评价孩子的某些不合适的行为,而是应当探究这些行为的心理根源,并可由此出发,教会孩子如何更好地控制情绪,如何做到合理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如何与家庭成员和生活中遇到的其他人建立和谐而友好的关系。

孩子“攻击性”的三个发展阶段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了喜欢动手打人、欺负别人的孩子,总会很自然地使用“熊孩子”这样的词语去形容他们,而温尼科特却引导我们用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攻击性”这件事:

温尼科特认为“攻击性”其实是与生俱来的,并会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发生阶段性的变化:

第一阶段:无心攻击阶段。

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攻击”就是带着愤怒情绪的,可事实上,小婴儿抓扯妈妈的头发,用力地踢踢打打的时候,他们并不想要破坏或伤害什么,而是想要更好地了解妈妈的身体和探索这个世界,温尼科特把这种情况称为“无心的攻击”。

婴儿最早对母亲的攻击是他爱的一种表达方式……婴儿本能的爱是无情的,这个阶段的儿童攻击母亲、想摧毁母亲,实际上他只是在毫无顾忌地爱母亲。

——温尼科特《与情绪发展有关的攻击性》

第二阶段:人格整合阶段。

随着小婴儿逐渐长成为幼童,他们攻击的性质在慢慢发生着改变,而父母和其他家人给予孩子的反馈将影响到孩子人格整合的大问题。

比如被孩子打疼或咬疼了的母亲没有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做出了“报复”行为,如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就会逐渐抑制自己的攻击行为,表现为“防御性人格”逐渐加强。

相反,若是父母对孩子的攻击行为表现出了容忍的态度,并积极做出有益的引导,他们就会有一种被满足、被接纳、被喜爱的感觉,这对于他们的人格健康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阶段:人际关系和冲突阶段。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的攻击性行为会变得更加复杂,其中既有有意识的攻击行为,又有无意识的的攻击行为。比如在人际关系中遭受了挫折,他们会有意识地用攻击行为表达自己的愤怒、嫉妒之类的情绪。

但也有一些孩子是因为个体兴奋水平过高,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才倾向于用肢体语言对他人推推打打,而这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攻击,就像我在游乐场遇到的喜欢用球砸人的小男孩,他对小朋友并没有什么恶意,“无意识攻击”是他发出的信号:“我想加入你们,和你们一起玩。”

假如你没有学习过温尼科特的理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会立刻在心里为小男孩贴上“熊孩子”的标签,同时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受到了熊孩子的欺负”,但这对于孩子们来说其实是不公平的。

认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攻击性表达

对于儿童攻击性的问题,美国闻名遐迩的儿科专家布雷泽尔顿教授和儿童心理学专家斯帕罗教授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同样认为攻击性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然因素,父母如果能够掌握其发展的关键点,就能够将攻击性变成孩子成长的契机。

“他第一次愤怒,就是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宣告:我要独立!……攻击则意味着他有“自我主张”了。”

——布雷泽尔顿 《布教授有办法--应对孩子的愤怒与攻击》

那么,该如何掌握这些宝贵的育儿契机呢?在布雷泽尔顿教授的著作中,他记录了儿童在各个成长阶段的最典型的攻击性表达,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逐一进行分析。

父母可以将这些表现作为参考,当孩子出现了“攻击性”行为的时候,便可抓住时机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的情绪、人格得到健康的发展。

◆新生儿阶段 主要表现:哭。

特点:新生儿的哭闹,可能是因为饥饿、排便、冷热不适、困顿、疼痛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有时也是因为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拥抱和安慰,这很像是温尼科特所说的“原初攻击性”。应对:父母如果能够满怀爱意地回应他们,无疑会带给他们安全感、满足感,也能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哭闹。

◆3个月 主要表现:黄昏焦虑症。

特点:每到傍晚天快黑的时候,一些孩子会显得格外烦躁,有时甚至会发出刺耳的哭喊,如果能够排除肠绞痛的情况,这种没来由的哭闹就是人们常说的“黄昏焦虑症”了。应对:这时候父母千万不要责骂孩子,而是可以把孩子抱在怀里,在屋里慢慢地走动,同时嘴里还可以轻轻哼唱节奏舒缓的歌曲,使孩子能够慢慢地安静下来。

◆4~5个月 主要表现:用尖叫表示抗议。

特点:4个月以上的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多,他们很喜欢发出尖叫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词汇),同时他们还会用尖叫、哭闹来对一些事情表示“抗议”,如不想睡觉、没人陪伴、没人关注等等,都会成为他们尖叫的诱因。应对:父母要做的是积极地回应他们的“抗议”,可以温柔地拥抱、抚摸他们,但切忌在孩子面前大呼小叫,以免他们会模仿父母的做法,变得攻击性更强、更易激动。

◆8个月 主要表现:指来指去、扔东西。

特点: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渴望探索世界、表达主张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父母会发现他们经常用小手指来指去,显得十分着急的样子。那就是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意见了,也许他们是想要拿到某个东西,也许是想要到某个地方去,也许他们只是想要试探一下界限,如果父母没有及时领会他们的意思,他们还可能抓起身边的玩具扔向那个方向。应对:这时父母可不要急着责怪他们,而是应当主动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认识和接触他们感兴趣的事物。

◆12个月 主要表现:咬人、抓头发。

特点:1岁的宝宝咬人、抓头发,可以归入温尼科特所说的“人格整合阶段”的攻击性行为。这时候的宝宝还不太会说话,有时候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时,就会因为着急,用咬人、抓头发的办法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情绪,这种情况也叫“口腔敏感期”;有时候,他们因为兴奋过度也会出现这样的攻击性行为。应对:如果这时候大人在一旁大呼小叫,反而会让他们更加兴奋,他们还会认为大人是在鼓励自己。因此,大人要做的是停止大惊小怪,同时也没必要长篇大论地给孩子讲道理,那样孩子无法理解,也不能获得正确的反馈。因此,大人要用严肃的表情、简单的说法对宝宝说“不行”,同时心理学家还教给父母一个办法:在孩子咬人的时候,立刻用手去掐他下巴上的肉,使他吃痛后自动松口,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咬人时自己也会感受到痛苦,所以孩子以后就会自觉地减少这种攻击性行为了。

◆16~18个月 主要表现:发脾气。

特点:孩子莫名其妙地发脾气、摔东西、满地打滚,常常让父母觉得束手无策,有的父母会严厉斥责孩子不讲道理,但父母们可能没有想到,这其实也是孩子的一种情绪表达方式。应对:父母在此时要做的不是强硬地压制他们的情绪(因为那样往往会让事态更加恶化),而是可以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发泄,等到他们慢慢地恢复平静后,再耐心地进行疏导工作:先了解孩子的需求,能够满足地给予满足,不能满足地解释清楚原因,之后一定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发脾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想要达到什么目的都应当心平气和地说清楚。

◆2~3岁 主要表现:打人。

特点:2岁的宝宝打人、踢人、撒泼,可以归入温尼科特所说的“人际关系和冲突阶段”的攻击性行为。这时候的孩子对外界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也开始有了自我主见和思想,在受到挫折(搭不好积木、小朋友不给他玩具)的时候,会产生紧张、愤怒的情绪,但又不知该如何宣泄情绪,所以他们会出现打人之类的攻击性行为,这一点在美国亲字教养专家珍妮·波兰的著作中有详细的讲述。应对:对于爱打人的孩子,父母要引导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可以帮他理解“生气”、“高兴”等词汇的意思;在他遇到挫折的时候,要跟他一起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比如搭不好积木可以多试几次,想要小朋友的玩具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去交换等等。解决了问题,孩子心中的沮丧感会大大减少,也就不会出现因为表达不畅而动手打人的情况了。

“孩子本来就不及成人成熟,比较不知道运用智慧及经验来应付紧张情绪,所以经常不当的表达愤怒”。

——珍妮·波兰 《孩子难缠,怎么办?》

◆4岁 主要表现:嘲笑、争吵、打架。

特点:从4岁起,父母会发现孩子的情绪、性格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他们似乎已经开始学着处理自己的情绪了,在做错事的时候甚至还会产生“内疚感”。与此同时,他们有意识的攻击性行为开始增多,而且不局限于打、踢、咬的攻击行为,还会出现嘲笑、骂人、吵架之类的言语攻击方式,比如他们会故意向自己讨厌的小朋友说一些难听的话等等。应对: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应当多与幼儿园老师配合,要给孩子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同时要努力约束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最好的示范;在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的时候,父母要用冷静的态度去讲道理,帮助孩子尽早建立是非观念,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如此可以激发孩子的“内疚感”,使他们逐渐改变打人、骂人的坏习惯。

◆5~6岁 主要表现:生闷气。

特点:进入学前期后,孩子在情绪方面的表达不会再像小时候那么直白、外露了,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他们虎着小脸、一声不吭,想要跟他们说点什么,他们却不肯回应,原来此时他们正在“生闷气”!这其实是一种隐性攻击方式,他们是在用这样的办法表达自己的不满。应对:很多父母会忽视孩子生闷气的问题,觉得孩子过一会儿情绪平复了就会恢复活泼的状态,然而这样做父母无法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也不能够及时纠正他偏颇的思维,时间长了,孩子难免会形成孤僻、偏执的性格,与父母之间的隔阂也会越来越深。因此,在孩子生闷气的时候,父母要主动与他们沟通,并要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同时父母要认真倾听,给出对孩子真正有帮助的建议,这样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也能够避免孩子的思想“钻牛角尖”。

帮助孩子掌控情绪、应对冲突

对于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父母不但要有正确的认识,还应掌握好以下几个处置原则:

1.不要诉诸于暴力,先引导孩子表达

有的父母在遇到孩子有攻击性行为的时候,总是习惯不管不顾地先批判一通,要么生气地骂孩子“不懂事”、“不听话”,要么干脆狠狠打孩子一顿。

这种做法无异于是在用暴力对抗暴力,不但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还会产生不好的示范作用,会让孩子认为暴力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日后他们难免会模仿父母的样子去欺凌比自己弱小的小朋友或同学。

也正是因为这样,布雷泽尔顿教授才提醒我们:先要帮助孩子平息愤怒,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把心中的愤怒尽情地表达出来。比如父母可以把孩子抱在怀里,让他绷紧的小身体软化下来,再温和地问他:“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可以告诉爸爸/妈妈吗?”

也就是说,父母只有帮助孩子找到了释放不良情绪的途径,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攻击性问题,而不会让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2.接纳孩子的愤怒情绪,了解攻击产生的原因

在孩子说出了困扰自己的事情之后,父母不要急于进行批判,更不能用轻蔑的态度说:“这点小事你也至于这样……”这样会让孩子深受打击,也会让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以后不愿意再将心事分享给父母。

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戈特曼在研究中就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他认为父母如何回应孩子的情绪反应是非常重要的,而以下三种回应方法其实都存在问题:

“没什么大不了”——缩小转换型家长

“那可不行”——压抑型家长

“一切都没问题”——放任型家长

你可以对照着看一看自己是否使用过这样的句型去回复孩子,如果有,就应当注意改变这样的说法,代之以正确的回应方法“来吧,我们一起找找为什么”,只有这样,你才能够从孩子口中了解到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真正原因。

3.用孩子的方式处理冲突,别越俎代庖

在孩子采取攻击性行为解决争端时,父母应当从孩子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应从大人的角度代替孩子去做决定、想办法。

比如孩子在幼儿园打了小朋友,在他没有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情况下,父母急于代他道歉,其实并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反而会影响孩子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此时父母更应当做的是引导他从内心深处承认错误,然后自己想到补救办法:如向小朋友诚恳道歉,把自己的小玩具送给小朋友作为弥补等等……

同样,如果自己的孩子在玩耍时被别的孩子推倒了、打哭了,父母也别忙着给孩子贴上“受害者”的标签。大人往往会从自身体验出发放大孩子之间的小摩擦、小矛盾,其实孩子之间的碰撞有时没有大人想象的那么剑拔弩张,很可能过上十几分钟,两个刚才还在打闹的小朋友又亲热地玩到了一起。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观察、等待,如果不是家长必须亲自出面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妨把主动权留给孩子,让他们学着去打理最初的人际关系,或许他们的表现会让我们感到十分惊喜呢。

4.该温柔的时候温柔,但绝不可毫无原则

在对待孩子攻击性行为的问题上,我们还应注意保持一定的原则,虽然我们不主张用打骂来教育孩子,但也不能轻描淡写地说一句“下次别这样”就算了,这无疑会助长孩子的错误认知。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给孩子设定一定的原则,并要明确告知他们做出攻击性行为的后果,比如“再怎么生气,你都不能打人,如果打人的话,这个月就不给你零用钱了”、“如果你再咬小朋友,以后就再也不能看动画片了”……

孩子打人、咬人、骂人之后会遭受什么样的惩罚,父母可以和他们一起商议后决定,这些方案往往是孩子最为期盼的事情,所以孩子为了避免受到惩罚,常常会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而父母也要注意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不能在孩子犯错后苦苦哀求一阵就心软,那样是无法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的。

养育孩子的道路,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和艰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学习的心态,多吸收借鉴一些前辈、大师的智慧和经验,再结合我们的养育实践,让孩子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便会让他们逐渐改变攻击性的表达方式,而他们也将在我们的爱心的感化下成长为快乐、阳光、积极向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