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开学了,要拒绝成为这5种带给孩子不利影响的家长,你可以这样做

2019-11-14 21:52:04孕产
文:薇子转眼已经开学一周了, 相信很多家长都从暑假的生物钟调整到了日常带娃上学的时间段了。 每年孩子开学季家长都要各种为孩子准备, 开学的新书包,新文具, 帮孩子包书皮, 给孩子挑选适合的托班, 选课外阅读的书籍。 还有问问其他家长,你家孩子上那那个什么特长班怎么样啊?

文:薇子

转眼已经开学一周了, 相信很多家长都从暑假的生物钟调整到了日常带娃上学的时间段了。 每年孩子开学季家长都要各种为孩子准备, 开学的新书包,新文具, 帮孩子包书皮, 给孩子挑选适合的托班, 选课外阅读的书籍。 还有问问其他家长,你家孩子上那那个什么特长班怎么样啊? 我们也想去学这个,等等等等, 家长们忙的不亦乐乎。

但是,家长们考虑到娃的心里所想了么?

美国的作家达琳·斯威特兰和罗恩·施托尔伯在《让孩子学会思考》这本书中提到了5 种家长,

1、 替孩子解决所有问题的解救型家长

2、 火速满足孩子需求的家长, 孩子完全不需要做任何耐心等待

3、 不顾一切推动孩子向前冲的家长

4、 轻易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家长, 不给他们努力获取的机会

5、 因为内心的负罪感或者不安,家长冲动行事

虽然我们不愿意承认, 但是我们不知不觉成为了这几种家长。

1、冲动的家长

在刚刚结束的暑假里有一部热播剧《小欢喜》 ,文洁在得知方一凡期中考试进步了50分之后喜出望外, 全家外出庆祝的过程中接到老师的电话,提到这次成绩提高的原因是因为考试题目难度低,也就是其实是没有提高。 当下就拉着孩子奔向了好友宋倩的教育机构, 想要让方一凡把每一门课程都补上,每天在补习班上完课写完作业再回家。

考不上大学的恐惧让她不顾孩子的想法一下子就把所有的焦虑都转嫁到了孩子的身上。 他只是个学习不好的孩子, 却不是坏孩子, 这么冲突的做法虽然出自对孩子的关心,却闹僵了母子间的感情,让孩子起了逆反情绪。

2、不顾一切推动孩子向前冲VS 轻易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家长,不给他们努力的机会

乔卫东为了给孩子创造个好的环境, 把家搬回了书香雅苑,装修的风格都是为了孩子喜欢,还买了大型的乐高玩具。 英子不想上学的时候帮着英子给班主任打电话请假。 英子每天的第一节课都不去上课, 乔卫东就打电话给老师说孩子去看病、身体不舒服。

英子的妈妈宋倩呢? 上学的时候是个学霸, 离婚之后肚子带着孩子生活,孩子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英子也是大家眼中的学霸, 成绩优异。 宋老师也是培训机构里的优秀老师。 英子的天文馆做义务的演讲,宋倩担心这样耽误学习, 不让英子去;英子爱玩儿乐高,宋倩觉得耽误学习, 还是不让玩;英子想考南大, 因为天文系是她喜欢的, 那的专业是最好的, 宋倩不想让孩子去, 她托人问当地的相关专业的大学;英子想去南大的冬令营,她还是拒绝孩子去。 几乎英子生活的轨迹和节奏都被她设计好了。

这样的爱并没有让孩子生活的更快乐, 反而把亲子关系越推越远。

3、替孩子解决所有问题的解救型家长

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只需要告诉家长就好了, 因为TA 有一个全能超人型的家长。 小时候看《哆啦A梦》的时候总是很羡慕哆啦A梦的大口袋, 大口袋里面各种法宝,帮助大雄解决各种问题, 只是每次很灵验的法宝都没有完成帮到大雄, 他还是被胖虎欺负。

我们帮孩子解决了问题, 往往不是让他们成长,而是失去了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机会。

不论成为哪一类家长, 都是出于我们对孩子的爱。 当他们是小婴儿的时候, 每天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家长, 他们需要家长给予的照顾, 饿了要吃,困了要睡, 他们的吃喝拉撒都需要细心照料。 随着时光流转,孩子长大了, 但我们希望照顾好他们一切的心情还是那么的热切。 我们的爱没有错, 也许我们也要和孩子一样,慢慢成长, 因为成为家长之前我们都还不知道怎么去做一个称职的家长, 这个职业没有实习期, 更加不会有人给你做KPI, 全凭自身能力。

不想变成这几类家长, 其实也不难, 我们可以这么做。 就可以识别这几种家长的特点并且避开它们。

1、 适当引导孩子实现愿望

还是《小欢喜》中,季胜利和刘静的儿子也不算是一个成绩好的孩子, 他们夫妻两由于工作的原因孩子一直在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家生活。 高三的时候一家重新生活在了一起, 这个时候孩子也长大了, 洋洋是个喜欢赛车的孩子,他崇拜韩寒, 希望有一天也成为一个赛车手。

如果遇到一个这样的成绩一般,心思还没在学习上的孩子, 家长真的是要头疼了。 刘静和季胜利采取的方法开始也是直接跟孩子说不能这样, 但是效果是相反的。之后听取了潘老师的意见, 季胜利开始了解孩子的生活,他学着去开卡丁车, 还在网页上注册了一个账号, 以网友的身份和儿子沟通。

刘静也和儿子一起去开卡丁车, 而且开的还很不错。 她也适时的跟洋洋讲, 要当好一个赛车手,也要有一个好的成绩, 洋洋的舅舅也是相关专业大学毕业了之后才开始现在的事业的。 这两者是不冲突的。

相比宋倩武断的拒绝孩子一切的想法, 刘静阿姨能成为英子的朋友也就不奇怪了。 引导孩子去用自己的方式实现愿望, 往往比我们替孩子做好决定效果要好很多。

2、 放手让孩子去尝试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长远,相对于无微不至的照顾, 未来孩子独自面对问题的时候如何解决要更重要。 大学的时候就有同学吐槽,自己宿舍的同学床铺上乱哄哄, 一个学期都不怎么收拾, 床单更是难得洗一次, 每次放假都把床单带回去等着妈妈给洗。

我们这么照顾,带出来的娃不会洗床单, 甚至自己的衣服都不知道怎么洗。 与其到了大学住校遭到同学吐槽生活能力低, 不如提早让孩子学会这些基本的事情。 我们当然希望孩子生活无忧,不过这些洗衣服, 收拾自己房间的事情, 孩子越早学会,家长越省心。

3、 不要寸步不离

达琳医生在《让孩子学会思考》的文中提到一个事例,

“我在健身房遇到一位朋友,聊了聊我们年龄相仿的儿子。她说:“他想从这里自己骑车(大约4个街区)去健身馆上游泳课,我不同意。”当我问她原因时,她说她也不知道,只是担心会发生“一些事”。我问是什么事, 她也说不出什么具体的事。这是一个家长限制孩子的典型例子,仅仅因为她无法预测和掌控所有的事情。”

我们不可能时刻都是超人,分分钟解决孩子的问题, 孩子也不再是那个襁褓中的小婴儿,如果他们已经有了这样的能力,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一直寸步不离呢。 他们慢慢地有了自主权, 孩子会觉得很有信心, 看, 我已经会自己完成这件事情了。 如果我们还是不放心, 可以要求他们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打个电话报平安。 平时也可以锻炼他们, 自己拿着钱去买东西并且完成支付。

焦虑是会有的, 但这正是因为我们关心孩子、爱孩子, 中国的古语提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都希望孩子的生活无忧, 交给他们方法比之前大包大揽更重要。

收回想要帮忙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吧,也让孩子参与进来, 让他们学会怎么解决, 自己锻炼着安排一天的计划, 什么时间写作业, 什么时间玩儿, 遇到难题的时候不是抬起头说:“妈妈,这个题我不会, 而是先去试着找找方法。” 最重要的是这个过程, 而并非问题的答案。 答案只有一个, 而解决的方法却有很多个。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