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怎样做孩子的朋友?首先学会让孩子和我们合作

2019-11-14 12:00:07孕产
本文由玉儿聊育儿首发,如有转载,敬请标明!大家好,我是玉儿聊育儿,今天和大家聊聊怎样做孩子的朋友?首先学会让孩子和我们合作!所谓合作,就是平衡一个人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在大人世界里,合作的概念常常会与配合、听话、遵守等区别开来。
本文由玉儿聊育儿首发,如有转载,敬请标明!

大家好,我是玉儿聊育儿,今天和大家聊聊怎样做孩子的朋友?首先学会让孩子和我们合作!

所谓合作,就是平衡一个人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在大人世界里,合作的概念常常会与配合、听话、遵守等区别开来。我们说一个人“很合作”,充其量不过是这个人能够按照你的要求完成某些事。比如警察都希望疑犯“请你合作一点”,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只不过是方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不是双方的需要都得到满足。我们讲“合作”的时候,常常会只考虑到自己的需要,对于别人的需要却容易忽视,特别是当对方只是一个孩子的时候。

在“合作”这个天平上,双方应该是平等的,而平衡则必不可少。只有大人明确了“合作”所包含的意义,才能正确地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许多父母会认为,合作就是小孩了做大人想让他们做的事情。例如:“宝贝,背一首唐诗给叔叔阿姨听。”“鹅鹅鹅,曲项向天.....“宝贝,亲爷爷奶奶-一个。”“.....”“宝贝,把杯子里的水喝掉。”“咕咕.....”

孩子的上述表现,在成人的世界里也许会被定义为:这个宝宝跟爸爸妈妈的合作真好,但实际上他只是顺从,而不是合作。真正的合作是共同努力一种给予与取得的关系,而且双方都很满意。

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从孩子懂事时起,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呢?

1.让孩子学会悦纳别人

所谓悦纳别人,是指自己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愿意接受别人。从实质上来讲,合作是双方长处的珠联璧合,也是双方短处的相互遏制。因此,只有相互认识到了对方的长处,欣赏对方的长处,合作才有了真正的动力和基础。所以,家长要常和孩子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因为别人有这个缺点或那个毛病就嫌弃他、疏远他。家长要教育孩子多看并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诚心诚意地加以赞美,而不是采取一种“不承认主义”。

要教育孩子在平等的原则上为人处世,告诉孩子不管对谁都应树立平等的观念。要让孩子懂得,在人格上人与人之间永远是平等的。遇事要无私,要言而有信。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互相信赖、和睦相处。特别是要教育孩子严以于律己、宽厚待人、尊重他人,不要轻易怀疑、怨恨、敌视他人。

2.教孩子学会分享

培养孩子的分享习惯。对于许多父母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自己首先要学会,与孩子分享,成为孩子分享的伙伴。在家里,可以让孩子为家人分苹果、橘子等,教给他先分给爷爷、奶奶等长辈,再分给爸爸、妈妈,然后才分给自己。在这种分东西的过程当中,孩子不仅学会了与人分享,而且明白了应该尊敬长辈、关心父母。

然而,一些父母宁可自己受苦也不愿让孩子吃苦,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尽数往孩子面前堆。虽然他们也担心孩子会发展为不关心别人的冷血儿,但在行为上却不会与孩子分享。更有甚者,孩子诚心诚意请父母块吃东西,父母却推辞说“你吃,妈妈不吃”,甚至斥责孩子“让你吃你就吃,装什么样子”。就这样,孩子与人分享的好意被父母扼杀了。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会与人谦让和分享了。

3.让孩子多参加有益的活动

家长可以让孩子玩些诸如共同搭积木、拼图等需要协作的活动,还要鼓励孩子参与足球、篮球、排球、跳绳等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团体之间的对抗与竞争,又有团体内部的协调与一致,有利于培养参与者的合作精神。

努力赢得孩子的合作

这天,程程放学回家后刚好是吃饭的时间,吃饭的时候他说手特别疼。妈妈就问:“程程,手怎么了?”“破老师打的!”程程委屈地说。“什么,老师打的?怎么可能?老师为什么打你啊?”妈妈有些生气地说,“上课的时候,我自己的本子用完了,想向同学借一个。可是正在讲课的老师把我叫了起来,站了一节课,而且下课时还让我去办公室,然后就把我的手打成这样了。”程程哭了。“我说呢,老师怎么会无缘无故地打人。这都怪你,上课你借什么本子,不会等着下课借啊,活该!”

妈妈一番噼里啪啦的数落,让程程受伤的心又疼了几分。马女士的女儿名叫达达。有一次放学回到家里,达达向妈妈抱怨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她。听着女儿的抱怨,马女士没有去评价谁对谁错,而用种极其友好的语调对女儿说:“我想你当时肯定感到自己很尴尬,是不是?因为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斥责你。”听了妈妈的话,达达抬头看了妈妈眼。妈妈又接着说道:“记得我上四年级时,同样的事也发生在我身上。其实我只是在数学考试时站起来借了一支铅笔,老师就当而批评我,令我感到十分尴尬,也很气愤。”

这时,达达开始表现出有点轻松的样子,对妈妈的话很感兴趣。“真的?我也只是在上课时要借一支铅笔而已。因为我没有铅笔了。我真的觉得为这么一.点简单的事,老师就教训我,太不公平了。”马女上回答道:“是这样的。但你能不能想出办法,今后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呢?”达达说:“我可以多准备一支铅笔,那就不用向别人借而打断老师讲课了。”在面的例子中,马女士用讲述自己经历的方法,达到了她与达达情感上的沟通,并且很快赢得了达达的合作,使她愿意讨论问题,并找出对她有利的解决方法。这里面最关键的就在于妈妈能够站在达达的位置去看问题,这样达达就不需要把自己放在自卫的状态了。

相反,程程的妈妈不仅没有与孩子沟通,反而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程程身上,让孩子感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责备。作为父母,一且孩子认为你明白他的想法时,婴想赢得他的合作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会很高兴,就会愿意听取意见,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

设身处地告诉孩子,你懂得他此刻的感受。要确保自己的理解是符合孩子心意的。“同病相怜”。即讲述自己的故事,与孩子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告诉他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觉。寻求合作。在成功完成上面两个步骤后,孩子就有可能愿意倾听你的意见了。此时家长可以问他是不是愿意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问他是否有不同想法,以及将来如何避免发生同样的问题。这时要注意用商量的口吻。一般情况下,孩子都会很好地给予合作。

今天就聊到这里,今后将和大家分享更多的家庭教育孩子的技巧,关注我就可以及时看到下一期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