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北大家长开办万元收费群的背后,是家长的焦虑、迷信和慌不择路?

2019-09-04 08:40:03孕产
北大家长开办万元收费群的背后,是家长的焦虑、迷信和慌不择路?
"

身边一位二胎预产期将至的朋友,今天在聊天群中发了两次信息。

一次发了自己被抽血的图片,称“被强制献血”。不献血,孩子不能出院。

一次发了孩子小学一年级班级群的信息,称“上个学还得完任务”。原来学校给孩子和家长布置了观看《扫黑除恶》类专题片的作业,并需要拍孩子观看的照片并发给老师。

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早已司空见惯。就像两军对垒,“擒贼先擒王”一样。孩子成了许多家庭的软肋,“挟孩子以令家长”,一些人这招用得屡试不爽。

如今,开学季如约而至。不少孩子因为开学而显得焦虑,不少家庭、各色家长群同样开始躁动起来,因为孩子而滋生的种种焦虑情绪也在蔓延着。

“你家孩子假期报什么班了?”、“听说我们家附近也有暑期收心班了”、“你们家孩子英语口语说的真好”……这些谈话又给家长原本的焦虑“火上浇油”。

每到假期,培训班就成为家长谈论的热词。就在近日,网传一位知名教育大V、北大学生家长开办了一个家庭教育的收费QQ群。每个家庭每年收费9980元,并且没发票,不退款。尽管如此,但众家长们还是挤破头一样,蜂拥入群,名额难求。

不得不说,知名教育大V、北大学生家长,这两个显眼的标签,对普通家长来说,太有杀伤力了。知名教育大V,在许多人看来,这意味着专业。北大学生家长,意味着人家家庭教育的成功。

这两个标签,足以吸引一些家长争相入群。

其实,这些标签只是外部因素。这些吸引眼球的标签之外,家长争相入围这样的高额收费qq群的背后,同样离不开家长的焦虑感和不安,以及他们对带有显眼标签的“专家”的迷信甚至是慌不择路。这才是一些奇葩的培训班,以及高额收费群存在的沃土。

就像爱情中的爱屋及乌一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众多家长对孩子的态度。

为了孩子,宁滥勿缺,失去判断,盲目消费,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随处可见。逛商场时,看到漂亮的衣服,总想给孩子买,最后衣柜里孩子的衣服满满当当,却好多都被闲置。给孩子买许多玩具,最后发现,多数玩几次,就被孩子失去兴趣,抛诸脑后。

但下次,依旧还是该买买,照做不误。

报名北大家长开办的万元收费群的家长,同样是为了孩子的心切。他们为了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甚至幻想像那位家长一样,把自己的孩子也培养进北大这样的名校。

然而,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巨大。就像一些人一时心血来潮办健身卡,购买跑步机一样。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有一些人通过健身卡成为身材超棒的型男靓女,通过跑步拥有更健康的身体。然而现实是,不少人的健身卡去了一两次,往往就不知道丢到了那个角落,跑步机成了衣服架子,上面落满了尘埃。

相反,有些身材超棒的型男靓女,并不一定是通过去健身房办件很卡。一些跑步达人,也未必自己就买跑步机。

说白了。报名北大家长开办的万元收费群也好,报名其他家庭教育相关的群,就跟办健身卡,买跑步机一样,距离达到最终的效果,任重道远。

因为即使报这样的班,未必能得偿所愿。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北大家长的家庭教育,未必就适合自己的孩子。另外,家庭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是个重实践的过程,需要家长对孩子的孩子足够用心,需要用心观察,在实践中总结、运用,这才是重中之重。而别说报万元家庭教育收费群,就是几十万的群,也不能做到一蹴而就。

另外,就跟跟风报培训班一样,不排除部分家长是基于焦虑感,甚至是对“知名教育大V”,对“北大学生家长”这两个标签的迷信,甚至是慌不择路,才选择加入类似的所谓万元家庭教育收费群。如果是这样的出发点,后续难以跟进。结果,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钱花了,未必有什么效果。

家庭教育,不是靠个万元家庭教育收费QQ群就能把问题解决掉的。它是个漫长、润物无声的过程。没办法拔苗助长,也没有捷径。如果太急于求成,太想走捷径,很可能为人所用,交学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