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当孩子与他人发生矛盾时,“终极目标”指引着我们的解决方式

2019-11-11 20:00:04孕产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操心的主要是孩子吃喝拉撒的问题;随着孩子长大,两三岁开始,我们便开始重视孩子的与他人相处的方面了。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操心的主要是孩子吃喝拉撒的问题;随着孩子长大,两三岁开始,我们便开始重视孩子的与他人相处的方面了。

两三个孩子一起玩,年龄都不大,交流起来都不那么明确的时候,难免发生一些小矛盾和小冲突。

当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产生冲突了,应该怎么办?

别着急!尤其别急着表明立场或站队。

给出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问题,是必要的;但同时,我们也要观察孩子的能力,是否在他可控的范围内。

如果他遇到的事情已经超出了他能理解或者处理的程度,如果大人不出面的话,有可能给孩子形成一种错误的自我认知,甚至会影响孩子的自信。

比如:孩子与小朋友的互动方式不对,每次都重复这种方式,弄得其他小朋友生气,被讨厌或者拒绝。如果这样反复几次之后,这个孩子有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不受欢迎的人”,从而产生自卑心。这种认知一旦形成,想要消除,就需要更多的精力。

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因为有限的能力,与其他小朋友产生冲突时,我们就要及时出手,稍作引导或者调节,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那么,如何引导比较好呢?

(一)三岁左右的孩子,冲突是他表达的一种方式

三岁左右的孩子,与小学生、中学生等大孩子不同。

大孩子的确存在恶意攻击行为及校园凌霸行为。

故意在同学的水杯里放杂物;把同学的作业本扔掉;给他人起绰号,或辱骂他人;召集几个人同时对另一个进行殴打、羞辱……

但是三岁左右的小孩子,却与这些大孩子不同。

三岁左右的孩子还没发展出恶意凌霸别人的思想,他们只是用他们能想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已。

只是有的时候所用言行并不合适,会引起其他小朋友的不满,造成冲突。

比如:

(1)当A看到B玩着的球挺有趣,自己也想玩,然后就直接去拿,甚至直接到B的手里去拿。

这个行为自然是不合适的,但A不是恶意的。

A不是要恶意地抢,只是也想玩球,或者想和B一起玩。

可是B发现球被拿走,会不开心,也可能会拿回来,两个孩子就可能抢起来,然后冲突就出现了。

(2)A看到几个孩子玩沙子,也想加入他们,于是跑过去和他们一起玩。他没发现他们已经搭好了一些形状,一过去就给弄坏了。

(3)还有大一点的孩子,五六岁的孩子想与人玩耍,也不会用正常的语言和沟通方式去表达,而是戳他一下、碰他一下的方式来靠近。如果对方刚好不喜欢这样的方式,便会适得其反。

当我们明白小孩子起冲突的原因、过程和结果都是因为他们不恰当的表达方式,那么我们再次遇到孩子与他人起冲突时,就能淡定一些了。

(二)面对小孩冲突,要遵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

既然小孩子间的冲突,大多都不是恶意的,那么无论是孩子抢起了东西,还是谁哭了,谁生气了,都不要太过分在意。

面对小孩子们的冲突,即使我们没有能力用“游戏力”的方式来化解,也不要把事态扩大化。我们要遵循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友善地引导孩子面对。

我曾经见过一个扩大化的家长。

一个孩子A正在一个公共场所玩一个玩具,另一个孩子B过来要拿,A没玩够不想给,B依然想拿,就直接去A的手上拿。A不乐意,用手推了一下B,B后退两步,哇地一声哭了。

B的妈妈非常生气,大声问A:“你为什么要故意推他?你比他大,为什么这么过分?”

这位妈妈的夸大化方式:

让她的儿子B哭得更厉害,心里更委屈。A则更不想给B。

这种方式会带给孩子什么?是正向的影响还是负向的影响?

B也许会认为:

原来大喊大叫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如果最后A迫于成人的压力给了B),而且容易成功;我一哭妈妈就会为我做主,我以后遇到问题我还哭,这样我就能得到我想要的。

如果这个妈妈能用大事化小的态度去处理,会怎样?

这个妈妈如果对B说:

孩子,你想玩那个玩具没有拿到,是不是有些委屈和伤心?要不要妈妈抱一抱?这个玩具是公共的玩具,谁都可以玩的,我们想玩的话可以和哥哥说一下,等哥哥玩完了,我们就可以玩了。妈妈陪着你等一等好不好?

如此,B的情绪不但能得到缓解,也教给了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同时,孩子也能感受到妈妈的理解与支持。

同时,A如果能听到这位妈妈的话,也知道了B在耐心地等待,A在感受得到尊重的同时,也自然会愿意配合,玩完多半会主动给B。

这是个双赢的结果。

(三)面对孩子的冲突时,一定要记得我们的终极目标!

其实,不仅是面对孩子间的冲突,在面对任何孩子给我们的挑战时,我们都要记得我们的目标。

这个目标指的是终极目标:

我们最终想将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无论是自信、乐观,还是自律、孝顺,或是坚强、勇敢,……

我想,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拥有良好的品质;而不是自私自利、暴力、毫无合作能力……

那么,当我们面对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的冲突时,问问自己:

我们怎么做,有利于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

这样想一下,我们就会调整思路,用更合适的方式引导孩子面对和解决冲突。

比如上面那位妈妈,她原本对一个孩子大喊大叫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利于培养出一个独立自信的孩子吗?

显然不能。

但如果用下面提到的方法,尊重A,同理B,引导与支持B,这样才能向我们培养孩子的长期目标靠近一些。

(四)莫因小事失去方向

我们不要一看到孩子哭了,就觉得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

同时,我们也不要因为孩子打人了,就把孩子贴上“暴力”的标签。

就拿“孩子打人”这一行为来说。

两三岁孩子的“打”,更多的时候只是一种表达方式。

他可能实在不知道如何用语言表达想法了,着急了,就直接上手了;也有可能他在家里被父母打惯了,在潜意识中形成了“打人”的应激反应;……

孩子打人的背后,有很多的可能性。

我们不要因为眼下这些小事,失去了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

在处理孩子的冲突之前,停顿一下,想一想,接下来我们做的,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还是有碍于这个目标?

这个思考非常重要,希望我们都能记得。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家庭教育讲师,“同理心沟通”的践行者。我不是专家,我的文字是基于我的学习和实践而写,不一定全部准确,希望朋友们建设性的参考。若能给大家一些启发,我很开心。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让我们一起成为更好的妈妈,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