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丨聊聊自我中心

2019-11-01 19:00:04孕产
​曾经人类固执的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后来人类知道了地球仅仅是围着太阳转圈圈现在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依旧有人将自己视作“宇宙”的中心,我们将这种行为成为“过度自我中心”。这个理论来自于皮亚杰。皮亚杰认为,在心理发展的初期,自我和外部世界还没有明确分化开来。

曾经

人类固执的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后来

人类知道了地球仅仅是围着太阳转圈圈

现在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依旧有人将自己视作“宇宙”的中心,我们将这种行为成为“过度自我中心”。

这个理论来自于皮亚杰。皮亚杰认为,在心理发展的初期,自我和外部世界还没有明确分化开来。婴儿把每一件事情都与自己的身体关联起来,好像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样。

举个栗子就是,和小孩玩捉迷藏,孩子将自己的眼睛蒙上就认为其他人也看不见自己了。

这是因为婴幼儿捂上了自己的眼睛,看不见了周围的环境,所以他们也同样的认为其他人也看不见了。

自我中心理论只是用来描述婴幼儿特定心理发展时期的特点,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成年人同样存在着自我中心现象。

成年人在观点的采择过程中会以自己的观点作为起点进行锚定,在从自我向他人方向进行调整,克服自我中心,作出最终的判断。

称为“锚定-调整”。

到了这里,我们可以简单粗暴的下这样一个结论:成年人的自我中心,是因为“调整”过程出现了问题。也就是问题出现在“理解他人”方面,这不仅其他人理解“自我中心”的人的障碍,也是他们理解他人的障碍。

“ 四、二、一”的家庭结构,是 “ 自我中心”形成的天然土壤。

在目前的80、90以及00后群体中,基本上都属于独生子女。尽管有相当数量的非独生子女,但经验证明,有 “ 自我中心”问题的多为独生子女。

在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后,就享受到了得天独厚的家庭关照。现代的家庭结构基本是,子女一人,父母俩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四人,这就是所谓的四、二、一的家庭结构。

在这样的家庭结构中,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自然成为别人关心和关照的中心。他们生来就成为家庭的希望,父母和长辈围绕的核心,大家围着转的 “ 皇帝”。吃、穿、玩、用,无不如此。他们只是被别人关心、关照的对象,很少有机会去关心、关照他人,这自然使他们把自己看成是 “ 中心”。

缺少交往的生活经验,是 “ 自我中心”形成的根本原因。

缺少交往的生活经验,并不是说他们没有与人交往,而是说他们缺少互相理解和角色变换式的交往。

家庭环境使他们成为单向度的交往对象,他们是关心、关照对象,是承载家庭希望的学习机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往对象。交往者互相之间缺乏理解和沟通,或者说没有理解和沟通。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米德的社会互动理论,强调在角色互动中也就是交往中才能互相理解,才能改变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缺少实质性的交往,是构成 “ 自我中心”的原因之一。

如何克服自我中心

人际交往都讲求互惠的原则,希望别人对自己好,那么自己也应该有相应的付出。如果在交往中为了满足自己的,处处维护自己的自尊,与其他人造成对立,最终只能将自己封闭起来,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处于自我封闭和自我隔绝的状态。

对有自我中心这种严重的心理障碍的人来说,应该正视社会现实,学会礼尚往来,在必要时做出点让步。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这样才可获得别人的回报,从中也可体验人生的价值与幸福。加强自我修养,学会控制自我的欲望与言行。自我中心是一种人格缺陷,在社会交往中碰壁后会陷入懊恼和痛苦之中,从而诱发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不为别人考虑,觉得自己什么都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