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都是第一次入园,为啥就她家孩子不哭不闹,还跟回到家一样?

2019-11-01 01:26:03孕产
昨天是幼儿园入园第一天,您家的孩子感觉还好吗?是像回到家一样,还是像下面这个小视频的场景一样呢?(网友拍摄的9月2日入园首日当天情景)有一个著名的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叫:视崖试验。

昨天是幼儿园入园第一天,您家的孩子感觉还好吗?是像回到家一样,还是像下面这个小视频的场景一样呢?(网友拍摄的9月2日入园首日当天情景)有一个著名的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叫:视崖试验。假如孩子进入幼儿园,是他生命中的一次视崖测试与体验,那么,我们准备好给孩子怎样的表情,让孩子形成怎样的经验和体验了吗?

1.

对一个家庭而言,孩子入园意味着什么?

孩子入园,对于全职妈妈而言,事实上却是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它意味着一个调整和机遇并存的一个机会。

我们可以考虑重新回到职场,以不同的方式证明自己的价值。如果我们在过去的三年里都在家里陪着孩子,可能在这样的时刻既有欣喜也有不安,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内在欣喜和不安,同时保持着意识和接纳。

这也意味着我们不再被一个如此美好的生命强烈的需要着,生活的节奏和重心也发生了全然的改变,这个也需要调整和适应。

对于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妈妈,可能意味着老人要离开你的小家庭:你自己有可能要既要顾全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又要顾全到自己内在的秩序和外在的秩序,都要重新开始建立。

对于成人或者家庭的挑战,可能意味着,如果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教育观点不一致:孩子在入园时,哭泣就有可能成为冲突相对会被显化的一个明显的阶段。

对于父母和家庭而言,既意味着我们对过去三年养育情况的检查,也意味着是对我们自己准备好送孩子远行的心理准备的检查,还意味着我们自己在做孩子入园准备工作的检查是怎样的?我们是否真的很谨慎地选择了幼儿园?对幼儿园的选择。

我们究竟选择的是合作伙伴,还是选择的是服务者,这是两个非常不同的定义。

2.

视崖实验

孩子入园,对于父母而言,这是一个和不可控的外部世界的信任与合作。父母对于外在的不可控的世界的信念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信念,都会带给孩子暗示。

心理学上有个视崖实验,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

图片中,分别写了深渊、中间板和浅滩。实验很简单,就是孩子从红白格图案组成的结实桌面爬到妈妈在的这一边。

第一批实验对象是一群:差不多六个月的婴儿,刚刚会爬。当时是有9个婴儿拒绝爬到玻璃板上,因为在玻璃板可以看到深渊。还有27位母亲,她在浅的那一侧呼唤她的孩子,孩子都能够爬过中央的板,穿过玻璃。而在深的那一侧呼唤的时,有3名孩子犹犹豫豫地爬过视崖边缘。而有些孩子拒绝爬过去,同时大哭。

心理学家得出了一个结论:婴儿是有意识到"深度"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来证实这个能力是先天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因为孩子的表现是不同的,有的会爬过去,有的不爬,有的哭,有的不哭,心理学家又把一群2到5个月的婴儿,还不会爬可以看得到的婴儿放在了这个视崖实验的玻璃上。

他们做的实验就是:检测婴儿的心率。当时发现所有孩子的心率都变慢了,而心率变慢是感兴趣的信号,不是恐惧的信号。恐惧应该是伴随着心率加快的。

这说明孩子在更小一点的时候,五个月以下的,还没有习得对落差的害怕。到六个月以后,他们才学会躲避落差。

所以能力和经验是两个不同的面向。比如唱歌,在幼儿阶段,所有的孩子,如果你去问幼儿园的孩子,你们谁会唱歌,每一个孩子都会把自己的手举起来,甚至他们自己都会站起来了。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当我们再去小学问孩子同样的问题时,一二年级还好,越往上只有那些被认可说他真的唱得很好的孩子才会举手。当我们到了成人阶段,可能就真的会有成人说我不会唱歌。

能力和经验是不同的, 能力它是经由学习和练习而被激发,被生化的。但我们对于能力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可能就决定了我们的孩子会继续做一件事情和不做一件事情。

第三个实验:科学家们把一岁的婴儿放在这个视崖板上。观察到婴儿去爬上这个视崖的时候,他会停下来看,母亲根据指令去做害怕的表情,或是做兴高采烈的表情。一岁的婴儿看到母亲害怕的表情时,就停下来,不再向前爬了。而当他看到母亲高兴的表情时,就再往前爬。

所以心理学家就把婴儿通过这种非语言交流以改变行为的方式,叫做社会参照。

作为父母,如果孩子进入幼儿园是他生命中的一次视崖测试与体验,那我准备好给孩子怎样的表情,让孩子形成怎样的经验和体验呢?

我能够做的相关的准备工作,我做得好的是哪些?

关于孩子,各种基本能力的养成,生活节奏的调整和同步,和老师的沟通,小伙伴关系的建立,对于学校的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带班老师的状态,和关于我自己内在的心理建设和学习成长的计划是怎样的, 哪些是我已经做得好的,哪些是需要完善的。

因为孩子入园绝对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而是父母孩子和老师共同工作与构建。

3.

孩子入园,对于老师意味着什么?

(1)当班级里面迎来了新的孩子,需要意识到这个孩子,他会帮助和教会我们成为更好的老师。

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老师,还是新老师,我们都会知道每个孩子都带着个体独特性,带着他背后的整个家庭,带着他已经形成的过往的成长经历,只要我们带着意识,就会来帮助我们进行完善。

(2)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迎接的是来自于一个家庭所有的信任,同时我们也迎来了来自家庭的期待与担心。

如果在自己的幸福和孩子的幸福之间选择,作为父母,自己的牺牲可以确保孩子的幸福的话,父母是愿意自我牺牲的。所以我们手上接来的,不管是男孩或女孩,都是来自于家庭的沉甸甸的爱和信任,当然也有着沉甸甸的担心和期待。

(3)我们对一个孩子的身心灵发展的整体认知是怎样的?我们如何快速的辨认出每个孩子的独特的能力,这其实是一个真正的检验。

(4)我们要快速的构建信任关系,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们沟通的能力,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方式是怎样的?在最开始入园的初期,能够非常有效地帮助到家长和孩子,根据我的观察,能够在入园初期与家长保持主动积极沟通的老师。相对而言,整体家长的情绪状态会更平稳,带给孩子的情绪构建也会比较安定,对于缩短孩子的入园焦虑期是有实实在在帮助的。

所以要成为一个好老师,不仅我们需要在业务素质上很好地对儿童进行认识和观察,既要我们去试着成为一个社交艺术家。

4.

家庭-学校间相互信任

在很多年前,希波拉底曾经对病患和医生之间的关系做了阐述。他说,病患和医生之间需要建立彼此信任的神圣的信任关系,是信任的关系,起到了大部分的疗愈工作。

在父母和老师之间,我们需要建立神圣的彼此信任的关系。如果父母和老师之间可以建立起来这样神圣的关系,孩子就会被真正地教育和疗愈。

我有机会跟不同学校和不同体制内的老师工作,我问到老师们最觉得无力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一个最深的原因是当老师感觉到他不被家长信任的时候,就会有一种非常深的无力感和一种权衡和左右为难。当他无法带着全然的来自于父母的信任,站在孩子的面前时,会在孩子面前体验到无力感。

在孩子需要给界限的时候,给还是不给,这样非常小的迟疑,都可能让孩子马上捕捉到老师的能量不对,对孩子无法施以工作。

来自于老师的最普遍的心声是,当他感觉到他不能够被家长全然信任的时候,我们必须客观说,有时候老师并不全然是对的,他们也会犯错。我也听到的真实的声音是,当老师意识到自己的某个行为或者是判断并不是最恰当的,而又得到了来父母的理解和信任时,他的内在所升起的感恩羞愧,都会洗涤掉一些东西,会给他新的力量和勇气,要求下一次一定要做对。

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请你们去彼此信任。即便是最艰难的时刻,尤其是对于父母而言,除非你决定明天就为孩子转学, 否则就去信任。

你所有的不信任都应该用在你挑选幼儿园的时候:你应该一二再而三的去核对,这是否是你想要给孩子的环境,是否是你想要给孩子的教育,是否是你想要给孩子的学校,是否是你想要给孩子的老师?当你挑选定了学校,请试着在旅程中去信任老师。

同样的,老师也需要意识到,当家长把他的孩子送给你的时候,他其实已经把整颗心向你抛开了。这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信任就来自于他愿意把孩子交给你。所以任何时候无论多么的艰难,都请记得我们曾经迎接的这样神圣的信任关系,让我们去试着去珍惜它,去维护它。

5.

祝福你和你的孩子

非常重要的就是再次提醒父亲和母亲的,就是我们要对教育和对学校有甄别,要对孩子有信任,要对离别有认知,要对自己的不安或担心有认知。

那么老师就可以在孩子入园之前提前和父母了解孩子的生长发展的情况,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的安抚方式,了解孩子的一些特殊的小小的习惯,那也要对父母的需求有一个了解。对孩子入园的初期的各种反应,提前要做预告。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焦虑不安来自于不了解,不知道,在我们不了解不知道的情况下,我们就会加强恐惧的想象。

假如你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够去做上面我所说的这一切,我想你仍然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去祝福,去祝福孩子,去祝福孩子的旅程,去祝福孩子与他所在的班级学校老师同学,去祝福他们能够彼此有爱的相处。

在你的语言里,在你的思考里,在你的想象里,在你的神情里和在你的内在里,因为中国有句俗语说怕处有鬼,也有一种说法是说担心就是诅咒,所以试着去祝福。

心理学里还有个著名的实验叫罗森塔尔实验。实验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在学生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影响。以积极的态度期望学生,学生就可能会朝着积极的方向改进;相反,对学生的偏见也能产生消极的结果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后感谢大家,衷心的希望这样的分享对你对你的孩子,对作为老师的你即将要迎来的孩子,能够有些许的支持和帮助,期待着我们可以未来在陪伴营里再次相见。

*作者:嘉奕,2个孩子的妈妈,莲子渡人智学院创办人,大陆华德福教育最早期的实践者之一,亲子关系疗愈师,生命传记工作者,拥有14年以上的亲子关系转化辅导经验和20年教师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