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值不值得被爱,不是由成绩和表现决定的

2019-10-28 05:00:03孕产
看到一位妈妈在某个公众号里留言:我女儿学习真的很不行,我明知成绩不代表一切,但还是不知不觉的会有点嫌弃她的感觉,她也感受到了我的焦虑。我心里有点难受。一是为女儿,没有得到父母的无条件接纳;二是为妈妈,她其实也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看到一位妈妈在某个公众号里留言:

我女儿学习真的很不行,我明知成绩不代表一切,但还是不知不觉的会有点嫌弃她的感觉,她也感受到了我的焦虑。

我心里有点难受。一是为女儿,没有得到父母的无条件接纳;二是为妈妈,她其实也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妈妈虽然察觉到了自己的问题,但内心还是纠结和冲突的,她也坦言了自己的焦虑。这种焦虑女儿当然会很明显地感受到,很容易使她觉得自己不够好,产生自我怀疑。

这是亲子教育中一个很普遍的典型问题,只要一涉及到学习,大部分家长对孩子都是不满意的,他们会因孩子达不到自己的期望而焦虑、愤怒,甚至嫌弃。这就是有条件的爱。

中国式家长的焦虑,大部分来自于这种有条件的爱,他们最关注的不是孩子的感受,而是孩子的表现,尤其是孩子的成绩。

在很多家长的眼中,孩子值不值得被爱,是由成绩和表现决定的。这会让一些学习表现不好的孩子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家长和老师之所以如此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我们传统教育的理念有着很大的关系。

从古代开始,很多人的教育观念中,人的价值是由他的学习成绩与行为表现决定的,而不是他们本人的真实存在价值。人的高低贵贱,可以用一个数字、一个符号来衡量。

这种观念中,看不到人的人格,没有尊重,只有扭曲。一代一代传下来,人们自然而然会把强迫孩子学习看成是爱和负责的表现。

长期以来,我国的传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的智能水平。判断教育效果的主要标准是人的智能水平,也就是:学习成绩。在这样的标准和目的下,教育便渐渐地走上了一条“唯理性主义教育”的歧路。

传统教育的“唯理智教育倾向”主要表现在:

教育主要是为了知识的获得或智力训练;在教育过程中漠视、扭曲和阻碍学生的情感发展;师生之间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为了达到纯粹的理智训练的目的,或者为了维护教育者本人的权威,随意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不把学生当成是一个有感情的人;缺乏评价学生情感发展的一整套措施或标准。

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会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除了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外,很少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与感受,缺乏情感的连接。

许多家长往往会用简单粗暴的手段来逼迫孩子学习。

这种片面性、机械性和功利性的教育理念,很容易导致老师在教学中一味地追求高智商,学校的德育工作不灵验,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等现象。

焦虑的不仅仅是家长,更是整个社会的环境。

因为焦虑,许多人会选择急功近利的态度和方式。这种急功近利不仅仅体现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上,社会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功利的影子。

不少大人们一边想着暴富,为了赚钱疏于陪伴孩子,甚至也没有不肯多花时间精力陪伴孩子。

这样,家长们在亲子教育中就会很矛盾:

他们一面对孩子内疚,一面逼迫孩子做他们不愿意的事。他们既希望孩子主动自觉学习,又难以相信孩子能够主动自觉地学习。

许多家长从小就向孩子们灌输着“学习很痛苦很乏味,但是很有用”的观念,这些理念里流露着大人对学习的恐惧和厌恶,成功地激发了孩子对学习的由衷恐惧与反感。然后又用实用主义的棍棒来强迫孩子学习。

功利的教育,只看见结果,看不见过程。只看见成绩,看不见孩子。在一些老师或家长的眼中,孩子的成绩=孩子,孩子的行为=孩子,孩子的智商=孩子,所以,他们会因为孩子的成绩和行为表现不佳而否定孩子整个人。

那些成绩和表现不符合父母期待的孩子很容易因此而失去了自己活着的意义感和价值感,选择了放弃努力甚至放弃人生。

这就是注认知轻情感教育导致的另一个弊端。

只有在重情感的教育中,让孩子通过爱的情感链接,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和意义感,他们才能更好地珍惜人生和完成自我实现。

毕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连接,以及家长处理事情的方式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孩子内心成长和自律的最终力量。

和谐的内在才是成长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