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家后,要做好这几件事,避免孩子“情绪累积”

2019-10-23 20:52:02孕产
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家后,要做好这几件事,避免孩子“情绪累积”
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家后,要做好这几件事,避免孩子“情绪累积”!

举个例子:

一位妈妈因为工作失误,在公司被领导批评,下班回家的路上,电动车车胎被扎破,自己步行推了半天,才找到一个补车胎的地方。快到家的时候,在快餐店买了几个包子,没想到刚到楼下,塑料袋就破了,掉了一个包子。回到家,一进门发现丈夫躺在沙发上看手机,心情更差。儿子喊妈妈:“妈妈,我有道题不会做,你来教教我吧!”妈妈不耐烦的走过去,情绪一下子爆发了,“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你上课的时候没长耳朵吗?以后别上学了,在家躺着吧!”

这个时候,老公和孩子肯定会莫名其妙,不就是一道题不会做吗?至于发这么大的火吗?如果没有之前那么多的负面情绪,那肯定不至于,但是如果能看到这位妈妈之前的这些经历,就能理解她问什么会发这么大的火。

心理学上,把这种累积的负面情绪,称为“情绪累积效应”。

每个人因性格不同,对负面情绪的容忍度不同。但无论是谁,负面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肯定是会爆发的,否则就会陷入抑郁。小孩子的负面情绪“阈值”很低,所以你经常会看到有些孩子,稍微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就会哭闹。很可能并不是为了当下这件事,而是因为累积起来的负面情绪而哭闹。

我们重新回到孩子进入幼儿园这件事……

这么多的事情以累积,你会非常理解孩子在幼儿园有多么的不容易。也许当天孩子没有什么表现,但是隔几天继续累积的话,孩子会突然发飙,又哭又闹,说什么也不去幼儿园了。父母别觉得孩子无理取闹、不可理喻,而是要理解孩子之前的情绪累积。

小桐的妈妈说,自己的女儿从小就上过很多早教班,就算她一个人在早教园,也是不哭不闹,一位女儿上幼儿园肯定没问题。结果正好相反,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女儿说什么也不去,哭闹的特别厉害,还躺在地上打滚。

我问小桐的妈妈,之前女儿上早教班,你是怎么要求孩子的?小桐妈妈说,我每次都告诉女儿,早教班必须要上,而且不能哭、不能闹,否则就不是好孩子,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至此,原因就很清晰了。小桐上早教班的时候,迫于妈妈的威严,把情绪都压抑住了,而现在孩子大了,敢发脾气了,所以一下子爆发出来了。

父母要掌握“避雷针效应”

避雷针效应,是指在积累负面情绪的过程中,不断疏导,使情绪得到释放,不至于累积到爆发的程度,用一句八字真言讲,就是“善疏则通,能导必安”。

父母每天从幼儿园接孩子回来,首先要做的就是“排雷”工作,帮助孩子把负面情绪排解掉,这样孩子第二天才能有兴致去幼儿园。因为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基本上都是3岁左右,语言表达能力弱,他们不会把幼儿园发生的事情全部告诉爸妈。也有的孩子,自己都忘记了是因为什么事情,而变得不开心,或者是忘记了,但是负面情绪却在心里压着。

所以,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家后,要做好这几件事,避免孩子“情绪累积”!

1、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感受

家长要主动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感受,引导孩子把发生过的事情说出来。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当孩子说不喜欢幼儿园时,不要马上否定孩子的感受。学黄晓明似的,说一句“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我觉得幼儿园很好,小孩子就应该喜欢幼儿园。”这样做只会把孩子负面情绪点燃。

正确的问法应该是:“今天在幼儿园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讲给妈妈听?”如果孩子能讲出来,负面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帮他们疏导不开心的情绪。

2、跟老师沟通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3、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

孩子虽然语言表达能力差,但是模仿能力超强。这也是李玫瑾教授分享的一种方法,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来分析孩子在幼儿园的感受。

方法很简单,就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做“幼儿园游戏”,两人互相扮演老师和小朋友,通过一些做游戏、学儿歌、吃饭、尿裤子等场景,来试探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比如家长扮演孩子的时候,可以故意表现吃饭慢、尿裤子、不开心等情况,看看孩子是怎么处理的。

有时候,孩子需要的只是父母对自己情绪的肯定,比如你对孩子说:“好长时间见不得妈妈,你肯定非常想妈妈吧。”

4、给孩子讲故事

用故事的形式,教孩子如何化解负面情绪。比如一些关于幼儿园的绘本,里面有很多故事都非常不错,很多方法都适合3岁左右的孩子。在你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孩子从故事中能感同身受,原来别人上幼儿园,会跟自己有一模一样的情绪。

当孩子得到了被理解,学会了一些情绪解压方法后,会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或者是更快的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或者是得到更多的心里安慰。

孩子第一次走出家庭,进入幼儿园,确实非常“不容易”。只要家长能很好的疏导孩子内心的“负面情绪”,相信你的孩子会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