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老母亲呕心沥血带娃3年,竟然不如爸爸陪玩3小时 爸爸陪孩子玩

2022-03-13 23:03:08孕产
来自公众号:暖暖妈爱分享(nnmafx)在一次坐飞机的旅途中,同座遇见了一位妈妈就聊了起来。这位妈妈和我“诉苦”:“平时都是我带孩子,孩子爸就是晚上、周末的时候陪陪孩子,谁知道就这么一会儿时间,孩子就成了妥妥的“爸爸粉”。

爸爸陪孩子玩

来自公众号:暖暖妈爱分享(nnmafx)

爸爸陪孩子玩

在一次坐飞机的旅途中,同座遇见了一位妈妈就聊了起来。

这位妈妈和我“诉苦”:

老母亲呕心沥血带娃3年,竟然不如爸爸陪玩3小时

“平时都是我带孩子,孩子爸就是晚上、周末的时候陪陪孩子,谁知道就这么一会儿时间,孩子就成了妥妥的“爸爸粉”。每次都说和爸爸在一起好玩,有时候还非等着和爸爸一起玩游戏,老母亲受到一万点伤害,深深的被排挤的感觉……”

听完“诉苦”,我其实有同感。

这看似半开玩笑的话,确实说出了现在育儿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孩子喜欢跟好玩的爸爸一起玩,不喜欢唠叨的妈妈。

邓超就是这样一个好玩的爸爸。

在家和孩子们玩真人版植物大战僵尸,头上挂着泡脚桶,找出家里所有的毛绒玩具,给两个孩子让他们扔他,等游戏结束了,僵尸趴下,两个孩子一拥而上,开始狂欢,三个人又打成一团……从孙俪的微博文字中,我们能感受到孩子们对这样的“孩子王”爸爸的喜爱。


孩子喜欢的大人大多都是好玩有趣的,这其实再常见不过。

1


“妈妈我可以玩一会儿再吃饭吗?”“爸爸快来看我自己弄好的乐高机器人”“我更喜欢科学课/自然课/体育课,因为比英语课好玩啊,所以我很喜欢我的科学课/自然课/体育课老师”……

孩子们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好玩儿。

很多人会说,“我常常想要孩子一起玩,但是他不要啊。”而事实是:不是孩子拒绝跟你玩,而是你满身的无趣味,让孩子不愿意跟你玩。

和孩子绘画,常常想着让孩子按照书上的标准方式下笔;

和孩子堆积木,常常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完成成型的作品;

和孩子看书,常常想和孩子重复书中的道理,让孩子记住点什么。

孩子原本是想跟你玩,却因为你频繁的“指导”,让孩子突然觉得,好无聊。

所以无怪他跟你画不了几分钟就不画了,搭不了几块积木就想换其他的玩具了,看不完一本书就想放下了。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劳伦斯•科恩博士在《游戏力》 一书中提到:

对父母而言,共情的表达方式和游戏,是与孩子重建联结的最佳方式之一。

共情,我们这一代父母大多数已经做得很好了,不会像上一代人简单粗暴地“小孩子懂什么,一边玩去”,会观察、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孩子的感受。

而和孩子一起玩耍,说实话,其实碍于工作忙碌,时间和精力有限,我们做得比较少,也做得不够好。

电影《哪吒》中,李夫人是一个尽力去陪伴孩子的妈妈。看到哪吒喜欢踢毽子,穿上铠甲也要和哪吒一起玩,“儿啊,你敞开了玩~”


对于孩子来说,陪伴不是爸爸妈妈陪着玩,带着玩,而是跟爸爸妈妈一起玩。

2

神经生物学家发现,有足够玩耍经历的小老鼠们会在大脑前额叶皮脂层里分泌一种叫胆碱能介质(cholinergic transmitters)的化学物质,它可以使大脑的塑性更强,在获得社会经验后会更容易在神经元中建立联系。

纳什在1997年的研究当中甚至得出结论:“游戏不充分或很少被抚触的幼儿,他们的大脑比同龄正常儿童的大脑要小20%~30%”。

会和孩子玩才是现在父母最强的教育能力之一。

父母因为“会玩”而被孩子喜欢、崇拜的目光里,其实藏着非一日养成却可让孩子受用终生的好奇心。

像在邓超这个逗比爸爸的教养下,儿子“等等”充满了灵气,会骑脚踏车利用积水画出规则的花瓣形……


其实玩耍,只是个引子。

所有玩耍其实都是有技巧的,而这个总结技巧、实践技巧的过程,既是推理能力与观察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专注力培养的巧妙实现。

玩耍过程中打开的思路、主动的询问、自发的探索,才是孩子变优秀的源头。

之前看到过一个实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心理学家Laura Schulz发现,如果你把一个新东西交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他们不仅会花时间玩这个东西,还会以一个结构性的行为去探索这个东西是怎么作用的。

实验中,实验人员把一些珠子放进一个玩具里,可以使玩具亮灯和唱歌。第一组设置为只有某些珠子才可以让玩具活动,第二组设置为所有珠子都可以使玩具活动。

然后实验人员给了两组4岁小朋友一整串粘在一起的珠子。

第一组小朋友会仔细把珠子掰开来,一个个塞进玩具里看哪个可以使玩具活动。第二组小朋友则直接把所有粘在一起的珠子往玩具里塞。

我们可以看到,玩玩具的过程可以让孩子主动进行探索和思考,而如果父母带着孩子一起探索,和孩子玩在一起,就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在玩中学习。

3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妈妈的故事。

侯唯唯,19位乐高全球专业认证大师(LEGO Certificated Professionals)中唯一的女性,当了4年全职妈妈。儿子喜欢打游戏,她就一起打,女儿喜欢做手工、画画、看视频,她也跟着一起做。

在侯唯唯看来,“陪”孩子玩的说法是错误的,而是要“和”孩子一起玩。

她觉得“说孩子该玩什么不该玩什么,其实是不必要的”,重要的是看到孩子在这些玩乐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和思考。而家长只有跟着一起玩,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喜好和天赋所在。

我深以为然。

湖南一个二年级的男娃郭而且(看名字就有个会玩的爹),爱玩洛克王国游戏,他爸爸和他一起玩的过程中,发现他玩的时候总是充满幻想(这是一个能看到孩子优点的爹)。

于是,他爸爸就鼓励他在起点注册账号写小说,孩子居然边玩游戏边写了一部10万字的小说,在起点阅读量已近2万……

侯唯唯说:

“我常对孩子们说,如果你今后能找到一件事,可以让你玩一辈子,还能生存下去,那么这就是你们的福气。”

我们一直觉得“游戏人生”是一种对人生不负责的态度,但其实有点武断的偏见了,现在这个时代如果你能玩得好,能将喜好的玩乐变成手艺,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4

可能有爸妈说,不会和孩子一起玩,所以,最省力的方式就是带孩子去各种游乐场,孩子开心,家长也省心。

但其实父母们不必给自己太多压力,和孩子一起玩并不是多么难的事,只要用心。

就像豆瓣9.1分的《和孩子一起玩,是最好的陪伴》一书中说的:

不会创作艺术,也可以一起欣赏艺术;酷爱阅读,就肩并肩坐在一起,于阳光晴好的午后沉静地与文字背后的灵魂对话;爱好美食,可以在周末闲暇时一起做饭,边准备食材边聊聊天;爱好远足,可以在路上寻觅风景,看见更大的世界与更多的美……

所有这些形式各异的“享受”里,最重要的,是陪他们认真观看、耐心体会,从中捡起那些散落的珍珠,无论是一本故事书,还是一部本以为幼稚的动画片;

是倾听他们的认知,引导他们梳理思路,像聊天那样谈感想,无论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都是思考后的收获;

是我们努力不留说教痕迹,但的确是刻意引导的分享;是那些对美的挖掘,是那些对真与善永恒不变的追求。

关键是,我们用心和孩子一起玩过。


另外,和孩子一起玩,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他在什么阶段了,遇到什么困难,不管是钢琴还是乐高,而不是直接指责孩子这么简单都不会。

虎妈蔡美儿有时一回到家,就拿出为女儿记的笔记开始陪女儿练琴。她说:

“跟着索菲娅的老师,我得以恶补了许多音乐的理论和相关的历史知识。”“因为我的陪伴,索菲娅每天至少练琴90分钟,周末也不间断。在那些上课的日子里,我们练习的时间就会翻倍。我帮助索菲娅记住了她学过的所有东西。”

这是这种感同身受式的教育,让女儿索菲娅感觉自己不是有了一个教练,而是有了一个朝夕相伴的战友。

人跳进游泳池,皮肤接触到的那层水,不可能托得起来我们,托起我们的是整个游泳池水域形成的大浮力。

愿我们能一起努力,让孩子童年时期的玩耍,能在未来的人海中蓄力足够的浮力前行。

文/暖暖妈:北大硕士毕业,中科院儿童教育心理学博士班在读。原创分享了大量科学育儿、亲子教育,旅行攻略、女性成长的研究文章,深受百万妈妈的厚爱,著有《高效能养育》、《哪有女人天生会当妈:0-3岁科学育儿指南》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