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警惕孩子的“品行障碍” 孩子品行方面的问题

2022-02-24 19:54:58孕产
五岁的“喜多”是幼儿园小朋友口中的“坏孩子”,他会拿玩具扔老师,打别的小朋友,午觉的时候大喊大叫,上课的时候乱讲话。

五岁的“喜多”是幼儿园小朋友口中的“坏孩子”,他会拿玩具扔老师,打别的小朋友,午觉的时候大喊大叫,上课的时候乱讲话。离开了幼儿园他就是社会上的“熊孩子”,无视规矩随地大小便、偷拿商场的东西、打邻居家的狗,爷爷奶奶和父母跟在屁股后面道歉,“真对不起,孩子还小,我们会好好管教”,看着可怜巴巴的喜多妈妈的父母,大家怒而无法言,只能说“少点溺爱”吧。熊孩子在大家眼中举止粗鲁、目无尊长、大呼小叫,简直就是一群暴徒。“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也是民间智慧对于品行差的“熊孩子”做的精准预言。

孩子品行方面的问题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熊孩子”行为虽然经常出现,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很多幼儿会踢打父母,故意破坏东西,说谎和反抗承认权威,大部分儿童进入学校后会逐渐学会控制这些行为。但有些“熊孩子”行为会伴着孩子成长,甚至发展的更加严重,这不能只归结为家长的溺爱和放纵,因为他们有可能患了“品行障碍”。

品行障碍是一种可以在学龄前起病,出现的持久性反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和对立违抗行为。美国著名动画里的巴特.辛普森就是典型的代表,他把樱桃炸弹冲到厕所里、欺骗孩子们聚会取消了、点燃父亲的领带、把父亲的钱包冲进厕所,在停车位上画多余的线、打碎邻居的窗户等等有攻击性、破坏财物、欺骗和严重的违规行为,都是品行障碍的典型特征。

警惕孩子的“品行障碍”

孩子品行方面的问题

品行障碍并不能归结为孩子调皮或者不懂事,这可能是成年期反社会人格的先兆。品行障碍在早期可能表现为对立违抗性障碍,你只觉得你的孩子不听从指令,脾气有点暴躁,并没有攻击性行为。还因为孩子的破坏力有限,患有品行障碍的儿童通常在学习上会遇见很多困难,所以多数家长都会将目光集中在孩子的学习上,埋怨孩子为什么调皮不听话没有规矩,是不是有多动症,品行障碍确实也和注意缺陷有共病关系。有品行问题的孩子,会有很多学习不好、留级之类的适应困难,而这些适应不良导致的挫折感和沮丧感又可能会引发儿童的反社会行为。

品行障碍的儿童经常会对其他儿童进行言语或者身体上的攻击,看着像“小霸王”,导致校园霸凌的产生。他们会结交到“臭味相投”的朋友,这是导致青少年犯罪如偷窃、吸毒等行为的产生。校园欺凌中的“小混混”、“小流氓”,在辍学之后,经常会群集在校门口,勒索财物、打骂同学,成为我们避之不及的人。我们也可预计到,发展下去,他们会吸毒、卖淫、偷抢等高风险行为。

品行障碍通常与家庭问题密切相关,尤其是两类家庭,一类是失调家庭,如父母婚姻不良或破灭、家庭发生重大事件及发社会的家庭价值观。一种是存在暴力、父母教养上的不一致、缺乏相应的情感支持这种缺失型家庭。品行障碍需要长期干预,并且最好在学龄前开始,可以通过父母管理训练,就是训练父母用随机应变的技巧来改变儿童在家庭里的行为,加深亲子关系,展示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引导共情和同理心。还有就是问题解决技能训练,因为品性障碍的孩子缺乏正常社会交往中的技巧,没有正确应对的方法,可以通过训练,帮助他们改变归因、提高交往中的觉察力、习得应对情境的各种合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