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野艾蒿食用方法和用量 野艾蒿怎么吃

2023-02-10 12:27:53孕产
野艾蒿食用方法和用量,艾条的具体功效和用法用量桑皮纸包裹艾绒卷成圆筒形的艾卷,也称艾条,将其一端点燃,对准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方法。后来发展为在艾绒内加进药物,再用纸卷成条状艾卷施灸,名为“雷火神针”和“太乙神针”。在此基础上又演变为现代的单纯艾卷灸和药物艾卷灸。 按操作方法艾卷灸可分为悬灸、实按灸

艾条的具体功效和用法用量

桑皮纸包裹艾绒卷成圆筒形的艾卷,也称艾条,将其一端点燃,对准穴位或患处施灸的一种方法。后来发展为在艾绒内加进药物,再用纸卷成条状艾卷施灸,名为“雷火神针”和“太乙神针”。在此基础上又演变为现代的单纯艾卷灸和药物艾卷灸。 按操作方法艾卷灸可分为悬灸、实按灸两种 。 ①悬灸 按其操作方法又可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a.温和灸:将艾卷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或患处,约距离皮肤2~3cm处进行熏烤(见图),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入灸10~15min,至皮肤红晕为度。 如果遇到局部知觉减迟或小儿等,医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以通过医者的手指来测知患者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时间和距离,防止烫伤。 b.雀啄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施灸。 c.回旋灸:施灸时,艾卷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 ② 实按灸 施灸时,先在施灸腧穴部位或患处垫上布或纸数层。然后将药物艾卷的一端点燃,乘热按到施术部位上,使热力透达深部,若艾火熄灭,再点再按;或者以布6~7层包裹艾火熨于穴位。若火熄灭,再点再熨。最常用的为太乙针灸和雷火针灸。适用于风寒湿痹、痿证和虚寒证。 另外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针刺留针,又须施灸的疾病。在针刺得气后,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2cm的艾卷施灸,或在针尾上搓捏少许艾绒点燃施灸,直待燃尽,除去灰烬,再将针取出。应用此法应注意防止灰火脱落烧伤皮肤 灸,灼烧的意思。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烧材料,熏灼或温熨体表一定部位,通过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医学入门》说:“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

满意请采纳

野艾蒿食用方法和用量

艾叶的用法

艾草。

别名:艾叶、艾蒿、家艾。为菊科艾属,学名为Aremisia argyi。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茎分枝多。株高45~120厘米,茎直立,圆形有棱,外被灰白色软毛,茎从中部以上有分枝,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中部叶不规则的互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羽状深裂,基部裂片常成假托叶,裂片椭圆形至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正面深绿色,稀疏白色软毛,背面灰绿色,有灰色绒毛;上部叶无柄,顶端叶全缘,披针形或条状披针花,头状花序,无梗,多数密集成总状,总苞密被白色绵毛;边花为雌花,7~12朵,常不发育,花冠细弱;中央为两性花,10~12朵。花色因品种不同,有红色、淡黄色或淡裼色。瘦果长圆形,有毛或无毛。

分布: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如朝鲜半岛、日本、蒙古。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西南以及陕西及甘肃等均有分布。其适应性强,普遍生长于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

药用特性:艾草与中国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总是将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秆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叶水的制作没有特殊要求,如果洗澡用,先把艾叶冲洗一遍,洗掉浮尘,然后放在锅里煮,开锅后5到10分钟,将艾叶捞起,把水倒入浴盆即可。

端午节用艾草给宝宝洗澡前几天听老人说端午节用艾草给宝宝洗澡,夏天不会生痱子,还可以消毒,今天就给宝宝试了,买来六根艾草,洗净放入锅子煮15分钟,凉透然后倒入洗澡盆给宝宝洗,我也试了一下挺舒服的。

澡盆用沸水浸泡后,将艾草取出,人进去洗.

艾草对预防毛囊炎、湿疹有效。

野艾蒿食用方法和用量

野艾蒿怎么吃

我们家乡的做法是将艾蒿放水煮熟,然后用糯米粉放进去做成糊状,粉与水的比例大概是10:1(视个人),然后再使劲揉,增加糯米粉的韧性,然后将糯米粉做成饼子(按照个人喜好可以在其中加点馅儿),用青菜叶子裹住底部,最后蒸熟即可。

野艾蒿食用方法和用量

野艾蒿能吃吗

孕妇可以吃的,野艾蒿与家艾一样都可以食用,食用方法也一样。野艾蒿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一种植物,因为它对气候的适应性强,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以阳光充足的湿润环境为佳,耐寒。而且野艾蒿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就可生长籂处焚肺莳镀锋僧福吉。
1、野艾蒿具有理气行血,逐寒调经和安胎的功效。所采集的艾蒿可以入药,也可以做成吃食,比如艾米果等,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食物。
2、野艾蒿还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血等功能。野艾蒿可以用来泡脚,或者用来熏艾,可以活络经血,还可以驱除身体内的寒气。
3、野艾蒿能治感冒,头痛。如果是因为风寒引起的感冒、头痛,野艾蒿则非常适合的一味药材。
4、野艾蒿还可以治疗疟疾,皮肤瘙痒,痈肿,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等症。野艾蒿具有独特的香气,蚊虫非常害怕这种气味,所以可以驱除蚊虫。如果被蚊虫叮咬,可以用野艾蒿挤出来的汁水擦在被叮咬处,可以消痒。

野艾草有什么用

晒干后是一味中药,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
 艾草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参见艾糍)。即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部分地区会加上绿豆蓉),再将之蒸熟即可。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也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

胶艾叶的做法与用法

母鸡艾叶汤
做法:老母鸡1只,艾叶15克。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
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等。
艾叶甜汤
做法:艾叶15克,白糖20克,共煮汤饮用。
作用:经来烦燥,尿赤灼痛,口干口苦,喜冷水,便秘难下,舌红苔黄,脉数无力。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艾叶饼子
做法:将五月艾叶打成浆,再用糯米粉做成一个个艾叶饼,口感上有很香浓的艾叶香,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吃后齿颊留香。
作用:有美容功能,是客家妇女坐月子必吃的点心,还可治感冒。
艾叶阿胶粥
做法:阿胶20克,干艾叶10克,红糖1大匙。干艾叶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钟,倒出药汁。将阿胶捣碎,加入药汁中煮至完全溶解(边煮边搅),加红糖拌匀。月经期间经量过多时服用。每日2次。
作用: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适用于痛经、小腹冷痛的调理。汉方把艾叶当作止血剂,其能缩短出血、凝血的时间,喝艾叶汁可改善月经量过多或经期过长。阿胶所含的胶蛋白,能帮助血液凝固,故有止血作用;同时又可以加速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增长,也有养血的功效。阿胶滋阴补虚、益肺,常用于功能失调型的子宫出血、血虚等症状。适用血虚体质者。注意,吃太多有的人会腹泻、胀气。
艾叶煎鸡蛋
做法:艾叶洗净后剁碎,加入鸡蛋搅匀,加入盐、胡椒粉,锅热加油,煎熟即可。
作用:令人开胃。
艾叶肉圆
做法:把肉和艾叶分别剁碎后加入适量盐、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鸡蛋拌匀,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圆或肉饼。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
艾叶水糕
做法:取艾叶、粘米、糯米、沙糖各适量。先将艾叶阴干,然后与粘米或糯米一起浸泡2小时,用打浆机磨成米浆;沙糖煮溶与米浆煮成糊状,入铜盆蒸60分钟,冷却后切件。
艾叶蒜汤
做法:大蒜50克,生荷叶20克,生艾叶20克,生侧柏叶20克鲜生地20克,将各种材料混合一起捣成泥,以水煎服,可平逆气、止血。
艾叶红糖水
做法:生姜5片,大枣5枚,艾叶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
作用:用于痛经。
姜艾鸡蛋
做法:生姜15克,艾叶10克,鸡蛋2个,加水适量煮熟后,蛋去
壳放入再煮,饮汁吃蛋。
作用:用于月经过多。
面粉蒸艾叶
制法:1、将新鲜艾叶去掉硬梗、枯叶,用清水将泥沙淘净,然后按1千克艾叶拌250克面粉的比例,掺匀拌散,使艾叶全部沾有面粉。2、铺入笼屉蒸约30~40分钟后出锅。蒸熟的艾叶呈灰白色,无浓烈的芳香药味。3、盛在碗里,调入以香油、辣面、葱、蒜泥等调制的味料即成。
作用:开胃暖胃。
艾叶饺子
做法:1、艾叶300克,切碎;葱、豆芽、豆腐适量切碎。2、将以上材料拌匀,用盐、味精调味成馅。3、用面皮包馅成饺子形状,入锅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作用:增进食欲。
艾叶菜团
做法:将艾叶切碎,放适量面粉,用水、盐揉成面团,做成大小适中的艾叶菜团,入锅中蒸熟即可。
作用:能“通气血,还寒湿,止血,安胎”。尤其是端午节前后的艾叶,清嫩味鲜,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效。
艾叶使用方法
外用: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捣敷、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泡脚:取艾叶30~50克,放入1500毫升的沸水中煎约15分钟,捞去艾叶,将煎出的药液倒入小脚盆内,双脚在里面浸泡。此法每晚进行1次,以临睡前为佳,每次浸泡15~20分钟,一般连续浸泡3~5次为佳。
艾草加花椒20粒,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温疹
艾草加盐适用上焦有火,经常眼红、牙痛、咽喉痛、气躁心烦、上火下寒、脚腿肿胀。
治排便不畅(便秘)把干艾叶洗净放入茶杯,用开水冲泡当茶饮用,如怕苦可适当放点糖,一天冲泡数次。
咳嗽:艾叶熏脚。具体方法为:艾叶30~50克,放入约1500毫升的沸水中煎约15分钟,捞去艾叶,将煎出的药液倒入小的脚盆中。趁热将双脚置于盆沿上接受熏蒸。为避免药气一下蒸发掉,可在双脚蒙上一块稍大于脚盆的布。待水温稍低双脚能够忍受时,可直接将双脚置于盆内浸泡。此法每晚进行一次(以临睡前为佳),每次15~20分钟,一般连续3~5次即能治愈咳嗽。
治疗哮喘的偏方:洋金花、艾叶、生甘草各等份。
具体方法为:上药共研细末,哮喘发作时,取适量药末,装入纸烟内,点燃吸纸,缓解即止。洋金花有毒,勿多用。[适应证]实证哮喘。<哮喘> 治慢性支气管炎
流行性脑膜炎:干净大蒜,生吃,每日2~3瓣;艾叶、苍术、雄黄各10克,燃熏后消毒室内空气。
预防感冒:在室内用艾叶或醋熏蒸以预防感冒
颈椎痛:食用粗盐1斤,炒热后加艾叶半两,用布包好敷患处至盐凉,一日一次,连用5~10天。(盐可每天反复使用)

野艾做饼吃有什么作用

祛风消肿,止痛止痒,调经止血。用于偏头痛,月经不调,崩漏下血,风湿痹痛,疟疾,痛肿,疥癣,皮肤瘙痒。

野艾草凉拌吃,对身体好吗

野艾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主治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经多,妊娠下血。
野艾草味辛、苦,性温,有小毒。需对症服用,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