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找寻内在儿童 -《完美的世界》

2022-02-10 16:43:12孕产
内在儿童的概念,最早是由荣格在《儿童原型心理学》中提出,荣格以圣童来象征内在小孩在人的心灵意识中的地位。圣洁的存在,是一种美好、向上的、向善的,最接近心灵深处的真实存在,在孩子的世界里,应该是完美的。没有人是完美的,小孩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圣人的存在是人格化的崇拜的象征。

内在儿童的概念,最早是由荣格在《儿童原型心理学》中提出,荣格以圣童来象征内在小孩在人的心灵意识中的地位。圣洁的存在,是一种美好、向上的、向善的,最接近心灵深处的真实存在,在孩子的世界里,应该是完美的。

没有人是完美的,小孩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圣人的存在是人格化的崇拜的象征。既然连圣人也不是完美的,那没有人的童年可以是完美的,一定会在某个时刻,真实的社会展现在小孩的面前,无论乐意还是不乐意,总会戳伤他的一部分意识。

戳伤的那部分意识如同烫伤的疤痕会留下小孩的内心某个地方,或许会被遗忘,但长大之后,行为模式总是会受到那部分存在的影响。阴影如影随形地跟随在人的每个阶段,在某次冲突,在某个低落的夜晚,无法阻挡的浮现,瞬间能击垮一个人的表层意识,不可控地发泄出来。

潜意识深处构成儿童性的自我,或卑微、或胆小、或冷漠、或愤怒、或依赖,但有着强大的力量,左右着人生的走向,无法逃避,要么沉迷以过往,要么面对这个真实的自己。

布奇是一个在万圣节逃狱的罪犯,劫持了一个儿童菲利普,抢车逃亡,上演了一出公路电影。在犯罪心理专家莎莉的分析描述中,我们能得知,布奇出生在妓女出没区,他的父亲在他6岁时离开,直到12岁母亲自杀后才出现。

布奇正常情况下,是一个正义而有善良、还很有耐心的人,对人很有礼貌。剧中没有直接讲述也没有回忆布奇的童年,只是零零散散的透露一些。他的同伴,普尔劫持菲利普的妈妈,并打算强奸,被布奇一脚踹开,从这一幕开始,没有不顾及家庭的存在,布奇自由懒散的态度就大变。他说他不是一个坏人,一生只杀过两个人,一个是伤害他母亲的人,一个是伤害菲利普的人。他多次说自己不是一个坏人,也别人说不是坏人,相对于普尔,他的确不是一个纯粹的坏人。

在特定的场景下,布奇内心那块疤痕会重新燃烧,烧毁他的意识,只想用自己的手段去扭正事实,只有在菲利普才能喊住。因为菲利普是布奇内在小孩的一个投射,在布奇的心里,菲利普和他的童年一样,都是英俊的孩子,喜欢一样的可乐,都喜欢玩,父亲的缺失。

布奇毕竟是成年人,童年是回不去的过去,留在的内心的带着伤痕的是内在小孩式的阴影。菲利普开的那一枪,打在布奇的身上,杀死的是布奇无法面对的过往和恶的存在。布奇捂着枪伤,找到菲利普,拿出父亲寄来的明信片,说起自己的要去的地方,阿拉斯加,那里虽然很冷,但很美好。温情的画面,让人感概人性的多面性,没坏人是纯粹的邪恶的人,布奇更多的的是放不下过往的事实,也没能有勇气去面对那个现实,所以把一切的新的开始都寄托于菲利普身上。陪菲利普玩耍,让菲利普的妈妈答应带菲利普去玩菲利普自己想玩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满足愿望清单上的一切。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指受害人对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种情感造成受害人对加害一方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者。这种情结的发生是需要在一定的特定场景下,受害者在加害者的强大心理压迫下,被迫接受了他的价值观,从而产生认同感。

菲利普与布奇的关系发生的转变,是一种很类似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不完全是这样。布奇对于菲利普更多的不是压迫,而是照见的自己心理投射的内在小孩,以父亲般的耐心,陪伴、保护、照料。在这个过程中,布奇接受了那个带着伤痕的小孩,并且滋养了他,心灵的创造力和内心的能量被激活。他们之间产生的效应,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互为映照,布奇让菲利普的童年压抑得以释放的同时,菲利普让布奇得以正视内心的阴影。

他们之间不是父子,却完成了一次父子之间的完美交流。而侦探瑞德,这个正义的代表,内心有着对不起有父亲式的照顾,只是布奇不知晓而已。这种单方面的给予,单纯是瑞德的自我认为,只是他的一厢情愿,没有回流反馈,给的不是布奇自身的需要,也就注定了布奇心灵依旧干涸。

就像那首歌唱的:“我用自己的方式来爱你”。其实爱的只是自己,只是自己内心一段独白与幻想,不是真实存在的他(她)。人的情感不是单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时每刻都呈现出不同的多样性,复杂性,情感链接的建立是长时间的交流与共情产生的结果。

这部电影的剧情普通,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也没有好莱坞式的绚丽灿烂,只是出狱后的平白直叙,相互的疗养。让人喜欢的是因为映照着,我们无意识的隐隐期望:一种内在小孩的无声呐喊,一种完美世界与真实现实的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