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砂仁粉是什么味 中药撒任是治什么病的

2023-01-03 08:12:51孕产
砂仁粉是什么味,砂仁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可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等。常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尤其对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胀胃痛有特效。平时经常食用则有养胃健脾,暖肺养肾的保健作用。砂仁的功效和作用一般有以下三点:1

砂仁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

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可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等。常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尤其对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胀胃痛有特效。平时经常食用则有养胃健脾,暖肺养肾的保健作用。 砂仁的功效和作用一般有以下三点: 1、行气健胃。用于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多与陈皮、木香同用。 2、化湿止呕。用于脾胃湿滞引起的脘闷呕恶诸证。 3、安胎。用于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多与补气血、补肾药同用。 <淘宝掌柜 康美官方旗舰店>整理提供

砂仁粉是什么味

沙仁有什么用呢?

为姜科植物阳春砂仁、绿壳砂仁和海南砂仁的成熟果实或种子。砂仁是一种较为温和的草药。
  阳春砂仁果实椭圆形或卵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钝棱,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有果梗。果皮薄而软。种子结集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5至20粒。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直径1.5至4毫米;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灰白色。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绿壳砂仁果实卵形、卵圆形或椭圆形,隐约有3钝棱,表面棕色或黄棕色,密被略扁平的刺状突起,每室含苞种子8至22 粒;种子不规则多角形,气芳香、味辛凉,微苦。海南砂仁果实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表面被片状分枝的软刺,基部具果梗痕。果皮厚而硬,种子较小,每瓣有种子3到24粒,种子直径1.5至2毫米,表面红棕色或深棕色,气味稍淡。以个大、坚实、饱满、香气浓、搓之果皮不易脱落者为佳。
  营养分析
  阳春砂仁含有挥发油,其成分十分复杂,主要有柠檬烯(Limonene)、芳樟醇(Linalool)、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等。除有浓烈芳香气味和强烈辛辣外,还对肠道有抑制作用。有化湿醒脾、行气和胃、消食的作用。
  相关人群
  阴虚血燥,火热内炽者慎服。
  制作指导
  凡脾胃气滞湿阻所致脘腥胀痛、不思饮食、呕吐泄泻者,多与木香同用,并随症配伍其他药物;若恶阻偏寒者,可配生姜汁;偏热者,可配黄芩、竹菇等,以助消热安胎之力。此外,本品温降之功尚可用治奔豚气痛,每与小茴香、吴茱萸等温里散寒药同用。
  食疗作用
  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芳香行散,降中有升。
  1.行气健胃。用于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多与陈皮、木香同用。
  2.化湿止呕。用于脾胃湿滞引起的脘闷呕恶诸证。
  3.安胎。用于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多与补气血、补肾药同用。
  砂仁辛温行散,芳香化湿,主入脾胃,为化湿和中醒脾要药,兼有安胎之功。凡中焦湿阻气滞,及胎动不安等症,均为常用之品。
  其他相关
  《纲目》云:“名义未详。取其密藏之意。此物实在根下,仁藏壳内,亦中此意。”《本草原始》:“此物实在根下,皮紧厚缩皱,仁类砂粒,密藏壳内,故名缩沙密也,俗呼砂仁。”
  在中国的应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在古代就有很多书籍对砂仁的药用功效有所记载, 其中在《本草纲目》里就有着砂仁可以健脾、化滞、消食的记载。砂仁一般生长在气温高,比较潮湿的地带,在中国南方种植比较广泛,砂仁香气浓郁,有甜,酸,苦,辣等多种味道。

砂仁粉是什么味

中药撒任是治什么病的

撒任?砂仁? 砂仁:味辛,性温。归脾经、胃经、肾经。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主治: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砂仁粉是什么味

砂仁的药材鉴定

⑴阳春砂仁果实椭圆形、卵圆形或卵形,具不明显的3钝棱,长1.2-2.5cm,直径0.8-1.8cm,表面红棕色或褐棕色,密被弯曲的刺状突起,纵走棱线状的维管束隐约可见,先端具突起的花被残基,基部具果柄痕或果柄;果皮较薄,易纵向开裂,内表面淡棕色,可见明显纵行的维管束及菲薄的隔膜,中轴胎座,3室,每室含种子6-20颗,种子集结成团。种子不规则多角形,长2-5mm,直径1.5-4mm,表面红棕色至黑褐色,具不规则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较小一端有凹陷的种脐,合点在较大一端,种脊凹陷成一纵沟。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⑵绿壳砂仁,果实卵形、卵圆形或椭圆形,隐约呈现3钝棱,长1.2-2.2cm,直径1-1.6cm,表面棕色、黄棕色或褐棕色,密被略扁平的刺状突起;果皮内表面淡黄色或褐黄色;每室含种子8-22颗;种子不规则多角形,长2-4m ,直径2-4mm,表面淡棕色或棕色,具较规则的皱纹。气芳香,味辛凉、微苦。 种子横切面
⑴阳春砂仁横切面类方形或 类菱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多列,细胞壁稍弯曲。种皮表应细胞1列长至50μm,直径至3μm,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1列。含亩棕色色素;油细胞1 列。切向延长.内含油液;色案层细胞4-5列.切向延长。会黄棕色或红棕色色麦。内种在厚壁细胞1列径向延长,圆柱形,长至35μm,直径至25μm,外壁薄,内壁极厚,非木化,胞腔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淀粉粒,近内胚乳的细胞多乳含草酸钙方晶;内胚乳细胞皮含糊粉粒。胚细胞内含糊粉粒及油滴。
⑵绿壳砂仁类卵圆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壁皱缩弯曲。种皮表皮细胞径向延长,长圆形或楔状卵圆形,长至50μm,直径至35μm;下皮细胞含红棕色色素;色素层细胞3-4列,含红棕色或黄棕色色素;内种皮厚壁细胞圆柱形,长至32μm,直径至23μm,胞腔含硅质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阳春砂、绿壳砂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3.0%(ml/g);海南砂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 1.0%( ml/g)。该品含水分不得过15.0%。
商品规格商品有国产砂仁和进口砂仁两类。
⑴国产砂仁
①阳春砂:不分等级,因加工不同分壳砂仁和砂仁两种。
②绿壳砂仁:不分等级。
③海南砂仁:分统货和一、二等货,也因加工不同分壳砂仁和净砂仁两种。净砂一等:种子团呈三棱状的椭圆形或卵圆形,分成三瓣,每辩约有种子10数粒,子粒饱满,每50g,150粒以内;二等:种子团较小而瘪瘦,每50g 150粒以外。
⑵进口砂仁习称“缩砂”,分壳砂和原砂仁。主产于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
除上述商品外,尚有红壳砂仁,其果实圆球形,具明显或不甚明显的3钝棱,长0.9-1.8cm,直径0.7-1.4cm,表面棕褐色或红棕色,被刺状突起;每室含种子5-18颗,种子不规则多角形,长2-4mm,直径1-2.5mm。气香,味辛凉,微苦。主产于云南。少内使用,部分销外省。

听说砂仁很有益,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是最健康的良品呢!

砂仁 【制法】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药理作用   1.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1.1.对离体肠管平滑肌的影响:   取大鼠、豚鼠或兔小肠一段置台氏液浴槽内,通过记录仪记录肠管活动变化,观察药液对肠管自发活动的影响和拮抗乙酰胆碱和BaCl2作用。结果阳春砂煎剂(2.5-5×10(-3)g 生药/ml)时,可使豚鼠、大鼠小肠肠管收缩加强,加大剂量时对肠管有抑制作用,表现张力降低,振幅减少。阳春砂煎剂对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引起的大鼠小肠肠管紧张性、强直性收缩有部分抑制作用。阳春砂(1.3×l0(-3)g 生药/ml)挥发性部位可使兔肠管轻度兴奋,然后转入明显抑制作用,张力降低,收缩频率减慢,振幅减少,并随浓度不同能部分或完全拮抗乙酰胆碱、BaCl2引起的肠管兴奋或痉挛。   1.2.对肠道推进运动的影响:   小鼠体重(20-24g),随机分2组,给药组给砂仁煎剂(0.5g/kg),对照组给蒸馏水,测定计算出炭末到达肠段的长度/整个肠道的百分数,以衡量肠推进运动的机能状态。结果给药组为82.2±4.4%,与对照组(62.5±2.9)比较P<0.01,表明砂仁能增进肠道运动。   2.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家兔体重(2.0-2.6kg),每组3-4只,给药组为两个剂量组,分别口服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口服同剂量溶剂。给药后15、30、60、90分钟后分别颈动脉采血,离心制备PRP及PPP,以ADP为致聚剂在血小板聚集仪上测定血小板聚集率(%)。结果表明,砂仁能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见表6)   3.对花生四烯酸诱发小鼠急性死亡的影响:   小鼠(体重20-22g),每组10只,两个给药组分别口服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口服等容积溶剂。给药后1.5小时静脉注射花生四烯酸,观察小鼠15分钟内死亡情况。结果给药0.6和1.2g/kg两剂量组分别死亡2和1只小鼠,与对照组(死亡7只)相比P均<0.001,表明砂仁对花生四烯酸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有明显保护作用。   4.对胶原与肾上腺素混合剂诱发小鼠急性死亡的影响:   小鼠(体重20-22g,)每组10只,两给药组分别灌胃砂仁0.6和1.2g/kg,对照组给等容积溶剂,1.5小时后小鼠静脉注射胶原与肾上腺素混合液,观察小鼠15分钟内死亡情况。结果给药大、小剂量组分别死亡3和2只小鼠,与对照组(死亡8只)相比,P<0.05和P<0.01,表明砂仁有明显的对抗由胶原和肾上腺素所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的作用。   [编辑本段]食疗价值   姜科草本植物阳春砂成熟的果实。又称青砂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秋季果熟时,煎下果穗,放铁筛中微火烘至半干时,趁热喷冷水一次,令其骤然收缩,使果皮与种子紧密结合。待干后备用。   [性能]味辛,性温。能行气宽中,健胃消食。   [参考]含挥发油及皂甙。   挥发油有健胃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排除消化道积气。   [用途]用于脾胃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呕逆少食,苔腻;脾胃虚寒,呕吐腹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法]煎汤,研末,作调味品。   [附方]   1,砂仁酒:砂仁、佛手各15g,以白酒250g浸泡。每次于饭后饮1小杯。   本方以砂仁温中化湿,以佛手理气和胃。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满,饮食减少。   2,砂仁鲫鱼羹:砂仁15g,鲫鱼500g。鲫鱼加水煮沸,放入砂仁、生姜、盐等煮成羹食。   本方用砂仁温中化湿、健胃止呕,以鲫鱼补脾开胃、利湿。用于脾虚湿滞,呕逆少食或妊娠恶阻。

中药里有没有一味药叫“香砂仁”的,其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香砂仁跟春砂仁区别在哪??求大神帮助

功效与作用 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主治: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英文名】 FRUCTUS AMOMI 【拉丁名】Amomi Semen 【别名】春砂仁 砂仁 【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 、绿壳砂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T. L. Wu et Senjen 或海南砂Amomum longiligulare T. L. Wu 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间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制法】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性状】 阳春砂、绿壳砂: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长1。5~2cm,直径1~1。5cm。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常有果梗。果皮薄而软。种子结集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 瓣,每瓣有种子 5~26粒。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直径2~3mm;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灰白色。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海南砂: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长1。5~2cm,直径0。8~1。2cm。表面被片状、分枝的软刺,基部具果梗痕。果皮厚而硬。种子团较小,每瓣有种子 3~24粒;种子直径1。5~2mm。气味稍淡。 【用药忌宜】:阴虚有热者忌服。①《海药本草》:“得诃子、鳖甲、豆蔻。白芜荑等良。”②《本草经疏》:“凡腹痛属火,泄泻得之暑热,胎动由于血热,咽痛由于火炎,小儿脱肛由于气虚,肿满由于湿热,上气咳嗽由于火冲迫肺而不由于寒气所伤,皆须详察鉴别,难以概用。”③《药品化义》:“肺有伏火忌之。”④《得配本草》:“气虚肺满禁用。” 【药物配伍】:配蔻仁,宣通三焦气机,芳香化浊,醒脾和胃,行气止痛,俱能治湿浊内蕴,胃呆纳少,气滞胸闷,脘腹胀痛,反胃呕吐等证。配青陈皮,理气止泻,治脾胃气滞,胸腹胀满,消化不良,湿阻脾胃之泄泻,痢疾。配佩兰,芳香悦脾,可用治湿阻气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腹胀满,治胎动不安等证。配冬葵,行气下乳,可治乳少气滞胀满疼痛等证。配熟地,砂仁既免除熟地滋腻碍胃之弊,又可引熟地归肾。配黄芩,寒温相合,气血配对,用于胎热上冲所致的胎动不安。配木香,用治脘腹气滞胀痛,消化不良,加强行气止痛之功。 【用法用量】 3~6g,入煎剂宜后下。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大砂仁和小砂仁有啥区别

川砂仁形似海南壳砂,其实是当地野生的多年生草本姜科植物,香砂大一点,外皮薄。而砂仁小,外皮厚、坚硬。两种东西都是香料、中药,气味不同。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不如以上三种砂仁;其香料价值却高于以上三种砂仁。

请老师指导指导怎样鉴别北柴胡和砂仁谢谢

北柴胡疏肝开郁效果好一些
南柴胡退热效果好一些。
【性状鉴别】

  北柴胡

  ① 呈圆锥形,常有分歧,长6cm~15cm,直径0.3cm~0.8cm.

  ② 顶端多常有残留的茎基,或短纤维状的叶基。

  ③ 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

  ④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

  ⑤ 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

  ① 根较细,多不分歧。

  ② 根头顶端密被纤维状叶基残余。

  ③ 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明显的横向疣状突起。

  ④ 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

  ⑤ 具败油气。

  均以条粗长、须根少者为佳。

  【显微鉴别】

  北柴胡根横切面

  ① 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其下为7~8层栓内层细胞。

  ② 皮层散有油管、油室及裂隙。

  ③ 韧皮部散有油室、油管,射线宽,筛管不明显。

  ④ 形成层成环。

  ⑤ 木质部导管稀疏而分散,在其中间部位有一束木纤维排列成断续的环状,纤维多角形,壁厚,木化。

  南柴胡与北柴胡主要区别:

  ① 木栓层由6~10层左右的木栓细胞排列成整齐的帽顶状。

  ② 皮层油室、油管较多而大。

  ③ 木质部导管多径向排列,木纤维少而散列,多位于木质部外侧。

  【成分】

  柴胡根含有挥发油和多种柴胡皂苷,如:柴胡皂苷Ⅰa(相当于柴胡皂苷a、b)、Ⅰb(相当于柴胡皂苷d)、Ⅱ(相当于柴胡皂苷c)(saikoside Ⅰa、Ⅰb、Ⅱ),挥发油测定出30多种成分。并含植物甾醇类,如:α-菠菜甾醇、豆甾醇。香豆素类有异补骨内酯、白芷花素。

  狭叶柴胡根亦含多种柴胡皂苷和挥发油及香豆素类成分。

  【理化鉴别】

  取柴胡粉末0.5g,加水 10ml,用力振摇,有持久性泡沫产生。(检查皂苷)。

  取根用水湿润,使软,作横切面,滴加95%乙醇和浓硫酸等量混合液1滴,封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初呈黄绿色至绿色,5~10分钟后由蓝绿色变为蓝色,持续1小时以上,然后变为浊蓝色而消失,北柴胡的显色部位是在木栓层以内到达次生韧皮部之间(检查柴胡皂苷)。
 
 
性状鉴别 1.阳春砂仁果实椭圆形、卵圆形或卵形,具不明显的3钝棱,长1.2-2.5cm,直径0.8-1.8cm,表面红棕色或褐棕色,密被弯曲的刺状突起,纵走棱线状的维管束隐约可见,先端具突起的花被残基,基部具果柄痕或果柄;果皮较薄,易纵向开裂,内表面淡棕色,可见明显纵行的维管束及菲薄的隔膜,中轴胎座,3室,每室含种子6-20颗,种子集结成团。种子不规则多角形,长2-5mm,直径1.5-4mm,表面红棕色至黑褐色,具不规则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较小一端有凹陷的种脐,合点在较大一端,种脊凹陷成一纵沟。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 2.绿壳砂仁,果实卵形、卵圆形或椭圆形,隐约呈现3钝棱,长1.2-2.2cm,直径1-1.6cm,表面棕色、黄棕色或褐棕色,密被略扁平的刺状突起;果皮内表面淡黄色或褐黄色;每室含种子8-22颗;种子不规则多角形,长2-4m ,直径2-4mm,表面淡棕色或棕色,具较规则的皱纹。气芳香,味辛凉、微苦。 3.海南砂仁果实卵圆形、椭圆形、梭状椭圆形或梨形,具有明显的3钝棱,长1-2cm,直径0.7-1.7cm,表成灰褐色或灰棕色,被片状、分枝的短刺;果皮厚而硬,内表面多红棕色;每室含种子4-24颗,种子多角形,长2.5-4mm,直径1.5-2mm,表面红棕色或深棕色,具不规则的皱纹。气味稍淡。以个大、坚实、仁饱满、气香浓者为佳。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 1.阳春砂仁横切面类方形或 类菱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多列,细胞壁稍弯曲。种皮表应细胞1列长至50μm,直径至3μm,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1列。含亩棕色色素;油细胞1 列。切向延长.内含油液;色案层细胞4-5列.切向延长。会黄棕色或红棕色色麦。内种在厚壁细胞1列径向延长,圆柱形,长至35μm,直径至25μm,外壁薄,内壁极厚,非木化,胞腔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淀粉粒,近内胚乳的细胞多乳含草酸钙方晶;内胚乳细胞皮含糊粉粒。胚细胞内含糊粉粒及油滴。 2.绿壳砂仁类卵圆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壁皱缩弯曲。种皮表皮细胞径向延长,长圆形或楔状卵圆形,长至50μm,直径至35μm;下皮细胞含红棕色色素;色素层细胞3-4列,含红棕色或黄棕色色素;内种皮厚壁细胞圆柱形,长至32μm,直径至23μm,胞腔含硅质块。 3.海南砂仁类梯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多列,细胞壁皱缩弯曲。种皮表皮细胞径向延长,长椭圆形或长圆形,含红棕色内含物,长至63μm,直径至44μm;下皮细胞含红棕色或棕色色素;色素细胞2-4列,含黄棕色或红棕色色素;内种皮厚壁细胞圆柱形,长至28μm,直径至20μm,胞腔内含硅质块。粉末特征 1.阳春砂仁红灰色或灰棕色。 ① 种皮表皮细胞表面现长条形,末端渐尖或钝圆,长至346μm,直径9-54μm,外具角质层。 ② 下皮细胞长方形或类长圆形,长40-100μm,直径11-34μm,常与表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胞腔含棕色或红棕色物,易破碎成色素块。 ③ 油细胞切面现类长方形,有的胞腔可见油滴。 ④ 内种皮厚壁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大小(13-23)μm ×(20-31)μm,壁厚约2μm,非木化,胞腔含类圆形硅质块,大小(10-19)μm ×(18-29)μm;切面观细胞排成栅状,胞腔位于上端,内含硅质块。此外,有假种皮细胞、色素细胞、外胚乳细胞、内胚乳细胞及草酸钙方晶、簇晶等。 2.绿壳砂仁红灰色或暗灰色。 ① 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长至307μm,直径17-38μm。 ② 下皮细胞表面观长圆形,长 39-110μm,直径9-44μm。 ③ 内种皮厚壁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大小(9-18)μm×(10-24)μm,壁厚约3μm,胞腔内硅质块大小( 5-13)μm×( 6-19)μm。 3.海南砂仁灰棕色。 ① 种皮表皮细胞表面现长条形,长至405μm,直径34-54μm。 ② 下皮细胞长圆形或类长方形,长38-132μm,直径13-38μm,壁较弯曲,常与表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内含红棕色或黄色色素。 ③ 内种皮厚壁细胞表面观多角形,大小(9-23)μm ×(10-26)μm,壁厚约1.5m,胞腔含硅质块,大小( 8-20)μm×(9-25)μm;切面观排成栅状。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该品挥发油,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0μ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醋酸龙脑酯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0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一醋酸乙酯(2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热风吹数分钟后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品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阳春砂、绿壳砂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3.0%(ml/g);海南砂种子团含挥发油不得少于 1.0%( ml/g)。该品含水分不得过15.0%。商品规格商品有国产砂仁和进口砂仁两类。 1.国产砂仁①阳春砂:不分等级,因加工不同分壳砂仁和砂仁两种。②绿壳砂仁:不分等级。③海南砂仁:分统货和一、二等货,也因加工不同分壳砂仁和净砂仁两种。净砂一等:种子团呈三棱状的椭圆形或卵圆形,分成三瓣,每辩约有种子10数粒,子粒饱满,每50g 150粒以内;二等:种子团较小而瘪瘦,每50g 150粒以外。 2.进口砂仁习称“缩砂”,分壳砂和原砂仁。主产于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地。除上述商品外,尚有红壳砂仁,其果实圆球形,具明显或不甚明显的3钝棱,长0.9-1.8cm,直径0.7-1.4cm,表面棕褐色或红棕色,被刺状突起;每室含种子5-18颗,种子不规则多角形,长2-4mm,直径1-2.5mm。气香,味辛凉,微苦。主产于云南。少内使用,部分销外省。本方用砂仁温中化湿、健胃止呕,以鲫鱼补脾开胃、利湿。用于脾虚湿滞,呕逆少食或妊娠恶阻。真伪辨别砂仁为常用中药,原名缩砂蜜,药用分为阳春砂仁、缩砂仁和海南砂仁几大类,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文火焙干,即为壳砂仁,剥去果皮,将种子团晒干,即为砂仁。阳春砂主产两广,亦有部分从东南亚等国进口。砂仁性温,味辛,具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呕吐泻泄,妊娠恶阻,胎动不安等症。目前市场上常有用艳山姜冒充砂仁。砂仁与艳山姜虽都为姜科植物,但不同属,且性味、归经、所含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功能主治均有所不同,当从以下三方面明辨之。第一,从形状上看,正品砂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棱,外表棕褐色,有密生刺状突起,果皮薄而软;而伪品艳山姜多呈球形或长倒卵形,外观为橙黄色或棕红色,无密生刺状突起,而是有一层短柔毛或扁形柔刺,纵棱线突起。第二,正品砂仁种子集结成团,分成3室,每室有种子近30粒,而且分2~3行排列紧密,呈不规则的多面体,有棱角;而伪品艳山姜种子每室仅5~15粒,外形一端平截,一端稍窄。第三,嗅其气味,正品砂仁有一股浓烈的芳香气味,用口尝之味辛凉微苦;而伪品气微香,味微苦辛而涩。[